唐建偉、劉學智:疫情全球蔓延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二季度體現


今天

唐建偉、劉學智:疫情全球蔓延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二季度體現

文 | 唐建偉、劉學智

觀點摘要

1、3月份出口跌幅收窄,出口增速好於預期,主因是復工復產推動前期積壓訂單陸續交付。一季度出口數據主要受國內疫情影響,3月份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於中國出口的影響還未在一季度進出口數據中體現。根據目前出口企業反映新訂單比較缺乏的現實,二季度出口可能面臨較大壓力。

2、對外貿易格局逐漸轉變,東盟超過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未來一段時間東盟都有望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

3、生活消費和企業生產有所恢復,內需逐漸修復推動進口增速回升。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逐步落地,自美國進口農產品大量增長。

4、一季度貿易順差收窄,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顯著下降。在外需走弱的預期下,今年全年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為負。

5、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對中國出口造成衝擊,全年出口負增長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國內穩增長政策帶動內需改善以及履行中美貿易協議要求加大美國商品進口,預計全年進口表現相對出口可能要好一些。謹防疫情可能導致全球產業鏈斷裂和脫鉤的風險,在保護國內製造產業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應對措施。

正 文

據海關統計,按美元計價,今年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504億美元,同比-4%,降幅比前兩個月收窄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851.5億美元,同比-6.6%,降幅比前兩個月收窄10.6個百分點;進口1652.5億美元,同比-0.9%,降幅比前兩個月收窄3.1個百分點;貿易順差199億美元。

一季度進出口總額9432.2億美元,同比-8.4%;其中出口4782.1億美元,同比-13.3%;進口4650.1億美元,同比-2.9%。貿易順差1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97億美元。

唐建偉、劉學智:疫情全球蔓延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二季度體現


3月份出口跌幅收窄,出口增速好於預期,主因是復工復產推動前期積壓訂單陸續交付。1-2月份因疫情導致大量出口訂單積壓,出口大幅下降。3月份以來,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穩定供應鏈、產業鏈的外貿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促進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進度明顯加快。生產復甦促進外貿訂單陸續交付,出口增長明顯改善。3月份出口增長-4%,降幅比前兩個月收窄7個百分點。一季度出口數據主要受國內疫情影響,3月份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於中國出口的影響還未在一季度進出口數據中體現。根據目前出口企業反映新訂單比較缺乏的現實,二季度出口可能面臨較大壓力。

對外貿易格局逐漸轉變,東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在整體進出口負增長的情況下,一季度中國對東盟的進出口實現逆勢增長3.9%,其中出口增長0.4%,進口增長8.4%。一季度對東盟的進出口總額達到1423.7億美元,對歐盟的進出口總額為1257.5億美元,東盟替代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區域內經貿合作增強,

未來一段時間東盟都有望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歐盟、美國等受到疫情衝擊較大,中國對這些地區的貿易明顯萎縮,一季度對歐盟、美國的出口同比分別為-16%、-25.2%,降幅都比較大。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也受到疫情影響,對日本、韓國出口同比增速低至-16%、-11.3%。

唐建偉、劉學智:疫情全球蔓延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二季度體現


內需逐漸修復,推動進口增速回升。3月份進口同比-0.9%,增速比前兩個月回升3.1個百分點。生活消費和企業生產逐漸恢復,帶動內需有所改善,促進進口增長。疫情得到控制以來,全國各地交通管制逐漸取消,4月8日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武漢市也解除了封城。全國多地景區開放、商場開業,雖然很多景區遊客較少,商場客流量也偏少,但是需求狀況已較前兩個月有明顯改觀,生活類需求低迷狀況正在修復。一季度消費品進口增長13%,特別是肉類、食用糖類進口增長較快。3月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提高到90%以上,中小企業的復工率也超過80%,企業復工復產帶動生產類需求增長。主要生產原料進口增長較快,原油、鐵礦砂、集成電路進口增速分別為8.3%、6.8%、13.1%。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逐步落地,自美國進口農產品大量增長。一方面,內需逐漸恢復帶來農產品進口需求;另一方面,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正在逐步落地。一季度從美國進口農產品355.6億元,增長了1.1倍。自美國進口大豆、豬肉、棉花等商品增長迅速,一季度進口量分別為781.4萬噸、16.8萬噸、12.4萬噸,分別同比增長了2.1倍、6.4倍和43.5%。

唐建偉、劉學智:疫情全球蔓延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二季度體現


一季度貿易順差收窄,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顯著下降。雖然3月份對外貿易出現盈餘,但順差額度偏小,單月順差199億美元,比去年3月低了115.6億美元。從一季度來看,年初以來累計貿易順差1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97億美元。按照人民幣計價來看,一季度貿易順差983.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084.7億元,同比為-80.6%。去年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1%,去年一季度高達22.8%,順差大幅收窄導致今年一季度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顯著下降。

在外需走弱的預期下,今年全年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為負。

唐建偉、劉學智:疫情全球蔓延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二季度體現


未來出口存在壓力,進口表現相對好一些。當前全球疫情還在蔓延,全球經濟放緩已成為必然,3月份全球製造業PMI降到39.4%,訂單指數降到39.2%,處於較低的收縮區間。IMF等國際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發生衰退,WTO預測全球貨物貿易大幅下滑。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對中國出口造成衝擊,外貿新訂單已經減少,全年出口負增長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國內穩增長政策帶動內需改善,無論是消費刺激政策還是基建投資計劃,都將帶來消費品和初級原材料進口需求。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要求加大美國農產品進口,全年進口表現可能明顯好於出口。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可能導致全球產業鏈斷裂和脫鉤的風險,在保護國內製造產業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應對措施。

唐建偉、劉學智:疫情全球蔓延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二季度體現


唐建偉、劉學智:疫情全球蔓延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二季度體現


本報告由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撰寫發佈。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交通銀行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何保證。

本報告僅為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預測。該觀點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在不同時期,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可能會發布與本報告觀點和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