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其他貨幣升值

最近,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美元兌人民幣的中央和現貨價格均從4月6.2的高點貶值至近期的6.6左右。最近的貶值速度似乎正在加速,這已引起一些市場擔憂。由於擔心人民幣匯率將繼續下跌,也有人懷疑是否要積極降低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並引導人民幣貶值以促進出口增長以應對美國發起的匯率問題。貿易戰。事實上,這種恐懼和猜測是沒有必要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民幣沒有持續大幅貶值的條件。

劉學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兌其他貨幣升值。

圖1最近,人民幣兌美元貶值。

劉學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其他貨幣升值

近期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環境。主要因素是強勢美元指數,導致人民幣被動貶值。美國經濟促進計劃包括減稅和基礎設施逐步生效。經濟復甦導致了就業。 、收入和資產價格增長。自年初以來,各種經濟指標普遍得到加強。在經濟復甦較好的情況下,、就業穩定,通貨膨脹率為、,美聯儲今年兩次加息,預計加息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因此,美元指數繼續走強,美元的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從今年1月的108.77上升至5月下旬的115.37,並繼續上漲。正是由於美元的持續走強,人民幣對美元的被動貶值。

所謂的人民幣貶值僅指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並沒有明顯降低。匯率是不同貨幣之間的轉換比率,不僅是美元,還有歐元、日元、磅、盧布等等。因此,匯率波動的參考不僅僅是一美元,而是一籃子貨幣。實際人民幣匯率應考慮不同的貨幣。從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來看,2017年末為121.57,自年初以來逐步上升至127.26,但實際上是升值。原因很簡單。雖然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兌其他主要貨幣升值。基本上,所有非美元貨幣兌美元均已貶值。今年上半年,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如阿根廷、土耳其、俄羅斯經歷了貨幣大幅貶值。 、市場波動性增加、資金流出加速等。相對而言,人民幣匯率非常穩定。並且有欣賞。

劉學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其他貨幣升值

劉學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兌其他貨幣升值。

圖2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強勁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下跌是考慮到一籃子貨幣波動的結果,而不是強烈的主觀動機。如果我們想依靠匯率貶值來促進出口增長,那麼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只能貶值到6.6 、6.7是不夠的,而且不可能獲得顯著的優勢。出口商品價格下降。而簽訂外貿訂單到貨物出口和支付一段時間後,匯率貶值將對促進出口產生顯著滯後效應,至少在6個月左右。那麼,通過控制匯率來促進出口增長,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大幅貶值,這在目前的國內和國際形勢下是不可取的。如果匯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幅貶值,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資本外流壓力,導致國際收支惡化,甚至引發金融市場波動和經濟危機。從中獲得的出口收入可以忽略不計。

今年下半年,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但不存在劇烈波動。與上半年一樣,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外部因素。預計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將繼續穩步改善,勞動力市場將強勁,特朗普的稅制改革效果將逐步顯現,美聯儲仍將加息兩次左右,美元將維持強勢經濟基礎。美國和歐元區、對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分化,也將形成美元的上行勢頭。此外,在全球貿易衝突升級的背景下,特別是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導致全球資本風險厭惡情緒增加,這將進一步推高美國等避險貨幣。美元、日元。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仍將面臨對美元的貶值壓力。同時,應該指出的是,中國的經濟運行總體穩定,人民幣不會繼續貶值,甚至不會對美元失控。考慮到中國經濟相對於歐洲的相對強勢為、,預計人民幣兌歐元將保持穩定甚至小幅升值,人民幣的實際效率預計將保持基本穩定。

中國不是受外部衝擊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整個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外部衝擊風險正在增加。今年上半年,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歷了匯率大幅波動和金融市場波動。下半年能否承受外部環境影響尚不得而知。部分與美聯儲利率倒掛、資本市場不完善、財務系統漏洞、控制能力較弱、財務狀況趨緊、新興市場國家赤字可能有金融風暴,一些新興國家可能面臨與20世紀90年代非常相似的情況亞洲金融危機。

劉學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其他貨幣升值

如果時間表拉長,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它經歷了連續貶值和雙向波動的連續升值。劉學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兌其他貨幣升值。

圖3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

在第一階段,從2005年到2015年中期,人民幣兌美元繼續升值(2008-2010國際金融危機時期除外),從8.1升至接近6的水平,即匯率修正過程。人民幣持續升值帶來大量資金流入,導致外匯持有量增加,這已成為M2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在第二階段,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底,人民幣繼續對美元貶值。這個階段是長期升值後的回調過程,這是市場預期的一種修復。匯率貶值導致資本外流壓力增加,這對外匯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市場上的阿姨正在討論購買美元)。

在第三階段,從2017年初到現在,人民幣匯率處於波動狀態,波動性增加了、。雖然2017年有一個相對明顯的趨勢升值,但與第一階段的升值存在根本區別,即市場沒有達成共識,也不會帶來鉅額的外匯資本流入。雖然自2018年初以來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增加,但也處於波動狀態。它在2-3個月內略有升值,自4月份以來僅明顯貶值。在第三階段之後,如果沒有類似的金融危機,將難以產生不合理的市場共識升值或貶值預期,表明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已經顯著提高。從2017年初到現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心軸匯率波動,基本上在6.6左右波動。從中長期來看,預計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的某個中軸附近基本穩定,中軸線位置將根據經濟基本面和國際收支情況進行調整。

劉學智: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其他貨幣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