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封伊朗石油難達成?人民幣、盧比結算或才是最大底牌

美國本週收緊對伊朗的制裁後,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可能下降一半,至50萬-65萬桶/天,伊朗第一季度石油出口量平均為110萬-130萬桶/日,花旗分析師Ed Morse等人在研報中寫道。

下調後的數字包括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剩餘出口以及主要通過伊拉克的洩漏,伊朗出口縮減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影響市場,由於預期制裁收緊,主要買家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土耳其已經大幅削減或停止購買,5個國家最近進口總量約為65萬桶/日。

美國零封伊朗石油難達成?人民幣、盧比結算或才是最大底牌

伊朗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回應。伊朗最大底氣在於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伊朗已經威脅關閉該海峽。

最新伊朗油長贊加內表態:美國將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的企圖不會得逞,美國將原油政治化,把原油作為武器來使用,這是一個大錯。伊朗將按需向伊拉克出口天然氣。

對此,美國官員呼籲伊朗和其他國家尊重各國在霍爾木茲海峽自由運輸能源和通航的權力。

美國和伊朗的口炮升級已經成為常態,而市場更過關注的是石油的最大買家中國和印度。

美國媒體分析,中國和印度將繼續挑戰的在美國對伊朗石油進口實施制裁。

據CNBC 4月23日報道,中國對伊朗石油的態度很鮮明:合法合理、堅決反對美國此舉,已正式向美國投訴。

中國是伊朗最大的原油客戶,去年的進口總量約為2930萬噸,約為585,400桶/天。這大約佔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6%。很大可能性,中國將繼續購買伊朗原油。

SEB首席商品分析師Bjarne Schieldrop在一項研究中表示,“我們認為中國不會也不會退縮,我們很容易看到中國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數量增加到每天100萬桶左右。”

而其中最大原因是石油還處於在美元霸權時代,但伊朗與中國石油貿易是以人民幣結算,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也將越來越多,這將超出制裁雷達的範圍, Schieldrop補充道。

印度方面,印度會削減進口,但可能維持使用盧比支付系統支付的約10億桶伊朗進口產品。這不是一個能源安全決定,而是一個政治決定。

所以,想要伊朗的原油零出口,美國可能不會如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