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川渝贵高铁”,贵阳迈向“西南三足鼎立”

  今日,川渝贵环线高铁正式开通,进一步拉近了三地的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为疫情之中的大西南复苏按下了“快进键”,也让重庆、成都、贵阳三大城市的未来紧密相连。

  在持续向好的外部环境中,贵阳一直积极布局复工复产,争取能在“后疫情时代”西南诸城比拼中赢得更多主动权。论西南现状,成渝是近邻,是西南天花板,川渝贵环线高铁打开了“西南金三角”模式的通道;论西南未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国第四级启航,贵阳将享受近邻红利。成渝筑能否形成“西南三足鼎立”格局?夜郎自大不可取,但相提并论也需要机会和底气,这种前瞻式的“对标”是对既有成绩的审视,是对自我前行的激励,更是对再攀高峰的展望。

搭上“川渝贵高铁”,贵阳迈向“西南三足鼎立”

  贵阳市的东南西北

  最近,在全国疫情尚未结束的非常时期,在多地感叹复工复产难的特殊阶段,贵阳市的若干发展举动引起广泛关注。

  4月8日,贵阳举行了恒大·温泉小镇文化旅游项目签约仪式。恒大集团将在乌当区东风镇洛湾打造集休闲、商务、养生为一体的温泉文化目的地,囊括中式、日式、泰式、意式、荷式等各类温泉馆,还配有商业街、美食街等,预计两年后完工......

  4月7日,乌当区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景云山)搬迁有关事宜。在这次会议上,乌当区民政局汇报了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景云山)搬迁事宜,市规划设计院、中信国安介绍了搬迁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贵阳地铁3号线建设已经复工复产,随着2023年预期通车时间的临近,乌当的“郊区命运”正在改写。东风镇只会越来越好,景云山只会越搬越远,新添寨及相邻片区很快将成为城市商业气息浓厚的消费新去处。

  由此推开,最近一段时间,贵阳的东南西北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影响深远。

  在东面,随着贵阳地铁2号线年内开通的计划实施,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南面,含金量极高的“贵安八条”,让贵阳贵安融合迈上新展台阶;在西面,连接老城和观山湖区的三马片区正在全面开发,多个重大项目已经上马;在北面,一直不温不火的乌当区也即将蜕变。

搭上“川渝贵高铁”,贵阳迈向“西南三足鼎立”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贵阳积极开启了大城之路,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影响,贵阳市在做表率走前列的发展道路上“伸展四肢”“大展拳脚”,不断做强做大,拓展城市空间。

  到“十四五”开局之年,贵阳地铁2号线预计已经开通,白云、双龙到老城区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紧随其后,连接花溪、老城、乌当的贵阳地铁3号线,连接贵阳、贵安的S1号线预计将陆续开通,其他线路也在建设或规划中......

  可以期待的是,在未来几年,贵阳市规划的、多方智库研究的、广大市民期盼的大城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疫情尚未结束,有人说大城市疫情比小乡村严重,应该维持现有城市格局。客观分析,疫情只是一时之“困”,而非大城结构之错,消除人口密度之弊,城市发展依旧向前。多年来,贵阳市“疏老城建新城”,已经大大降低了老城的人口密度,沿着新的城市密度继续发展,之前的“城市病”和当下的“城市病”都会减少。

  

搭上“川渝贵高铁”,贵阳迈向“西南三足鼎立”


  贵阳市的大城之路

  多年前,有国家领导人到贵州视察时表示,跟全国多数省份相比,贵州城市的发展问题,不是城市太大,而是城市太小,承载能力弱,规模效应差。

  这些话,放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国内区分大小城市的标准非常多,其中,城市人口是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有100万以下、100-500万、500-1000万、1000万以上等几个等级。

  放眼全国,目前已经进入“强省会”时代。成都之于四川、武汉之于湖北、郑州之于河南、西安之于陕西等等,莫不如此。这些“强省会”城市都已进入千万人口的大城之列,跃居国内城市顶层圈。

  贵阳作为贵州省会,城区人口依然没有突破500万人,在全国“强省会”的竞争格局中,贵阳的体量只是中下水平,经济规模小,承载能力弱,物价水平高......

  在第三方的数据分析中,当重庆、成都等老大哥般的城市“升格”为新一线城市后,贵阳、昆明等省会“晋级”为新二线城市,外部排名在城市信誉、招商引资、吸引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依然不能改变贵阳城市的实际体量。

  近几年来,贵阳市加倍努力,让新二线城市的称号更加名副其实。2017年,贵阳市按照千万级人口城市来规划未来,2018年,贵阳地铁1号线全通,开启了贵阳地铁时代,千万级大城梦更近一步。截至2019年底,贵阳市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7万,加上流动人口达到645万。

搭上“川渝贵高铁”,贵阳迈向“西南三足鼎立”

  在飞速发展过程中,贵阳地理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曾经在龙里、惠水等贵阳周边建立了“经济飞地”。

  “贵安八条”力推贵阳贵安融合,将两地同城化发展向纵深推进,为贵阳贵安做大城市规模、做强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如今,云岩等地的“经济飞地”飞到贵安,3月18日,贵安云岩产业园首家入驻企业开工生产。

  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后,规划区面积达到945平方公里,具备1000万人口的承载能力,如果包含贵安新区1795平方公里规划区,那就具备了2500万以上人口承载能力,将更能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在贵州地图上,贵阳先行融合了贵安,距离贵阳安顺一体化发展就更近一步,黔中城市群才算有了更坚实的内核。

  在“贵安八条”等省内政策持续给力之际,贵阳贵安城市融合发展迎来新的国家政策利好。

  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等。

  新一轮的“抢人大战”即将开始,几年前,一线和二线城市落户尚有学历、年龄等门槛限制,这一轮户籍放宽更彻底,竞争更激烈。

  作为新二线城市,贵阳市必须要有新的紧迫感和新的执行力。近几年来,贵阳积极推行“零门槛落户”,已经取得不错效果。按照上述《意见》要求,贵阳及时试行多项新制度,对城市规模上台阶无疑将大有裨益。

搭上“川渝贵高铁”,贵阳迈向“西南三足鼎立”

  贵阳市的竞合之路

  事实上,贵阳市的大城之路,除了自身发展、带动全省的需要,还必须面对来自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合作与竞争。

  2020年1月3日,中央定调,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2月24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贵安八条”,支持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两者相差仅仅一多个月时间,目标都是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是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最有可能成型的中国第四级。一方面,贵州与成渝地区同在3小时高铁圈内,三地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另一方面,由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虹吸效应,在外溢效应到来之前,成渝地区的人口吸引力、招商吸引力等比较优势客观存在,贵州城市的发展无疑将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实现“三赢”乃至“多赢”。

  川渝贵,地相近,民相亲,疫情挡不住合作机遇。4月10日,连接四川、贵州、重庆三地城市群的国内首条跨省环线高铁正式开通,8小时即可走完川渝贵,这对三地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对大西南的融合更具深远影响。而早在渝贵铁路、成贵高铁开通之际,贵州和川渝的合作对接会已经多次召开,成效显著。

  看未来,成渝要带西南飞!按国家公布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范围,贵阳、遵义、毕节等城市没有被纳入,但与昆明等相比,贵阳等地已经“近水楼台先得月”,进入“泛成渝双城经济圈”,开始迎来合作机遇。

  看当下,贵阳复工复产,正在积极“大展拳脚”,增强和成渝老大哥一起飞的“体魄”和底气。成渝优势自不待言,经过未来几年发展,成渝筑能否形成“西南三足鼎立”?

  论常住人口,2019年底,贵阳市497万人,加上流动人口645万人,如果考虑安顺和贵安人口,那么贵阳、贵安、安顺一条线的城市群活跃人口已经接近千万,这与重庆、成都城区人口超千万的差距不算太大。

  论城市面积,2019年底,成都建成区面积931平方公里,重庆建成区面积1379平方公里。成都一马平川,胜在城区集中连片面积大;重庆隔山隔水不连片,实际建成区面积没那么大,但胜在辖区多。而贵阳市建成区475平方公里,贵阳贵安融合后,规划区面积达到945平方公里,单从城市建成区面积上来看,三者差距也不大。

  论生态资源,贵州资源富集,贵阳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著名的森林之城和避暑之都,而成渝是全国知名的夏日“火炉城市”,近几年来,最早来到贵阳的“避暑客”多是“成渝客”,成渝也成为贵阳推销“避暑经济”的首选地;而秋冬季,成都盆地风滞,重庆临江雾多,从平均海拔不足500米的成渝到海拔千米的贵阳,秋冬可享受登高之乐和呼吸之快。

搭上“川渝贵高铁”,贵阳迈向“西南三足鼎立”

  论区位协同,贵阳是成渝南下两广的桥头堡,成渝是贵阳西进和北上的优选项。随着机场航线加密,高铁频次增多,三地往来将更加频繁。而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成渝贵三地皆是重要节点,在未来几年中,三地发展内通外连,契入国家和国际大局,区域协同资源更多,成渝筑“西南金三角”的特征将更明显。

  成渝贵三地,历史渊源深,现实关联强,优势互补多。从时空距离、地区人口、建成面积、生态资源、区位协同等方面来看,“西南三足鼎立”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渝贵铁路、成贵高铁、成渝贵环铁等将加速这一趋势形成。

  贵阳市“十四五”规划尚未公布,但从当下形势判断,未来五年,是贵阳做强做大上台阶的关键五年,也是黔中城市群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五年,更是西南同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大建设背景下的关键五年。

  贵阳市将围绕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和制造之城。“十四五”期间的贵阳,将绽放怎样的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

  欲达远方,重回当下,先做好复工复产,贵阳市的举措立足当前,更着眼未来,瞄准收官“十三五”,积极铺垫“十四五”。

  到了“十四五”末、“十五五”末.....面对更大的发展成绩,当老百姓问起,贵阳与成渝形成了“三足鼎立”吗?此时,人们关心的已不仅仅是城市面积和体量,而更多的是发展质量和趋势。即便成渝依然还是西南天花板,贵阳也能底气十足地与成渝并立西南,与全国其他地区同量级城市一较高下,昂首迈上新台阶。

  记者:方正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