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妻鶴子"林逋:一生多名句,卻在最巔峰的梅花詩中陷入抄襲疑雲


梅妻鶴子林逋


北宋初期,赫赫有名的"梅妻鶴子"林逋,終身不仕不娶,梅花詩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他贏得了生前身後名。


然而,這兩句詩並非林逋原創,南唐詩人江為有詩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逋改動兩字,遂成名句,千古稱頌。蘇軾、梅堯臣、辛棄疾、王十朋都為之傾倒,多有讚譽。


然而,爭議同樣存在,與蘇軾同時期的王居卿就曾評說林逋這二句詩用來詠杏、桃、李皆可,暗諷其偷詩江為,偷詩一說是否成立,需要我們立體還原林逋。


一、終身不仕不娶,不問世事,一門深掩得閒權


林逋出生於公元967年,彼時距離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才7年,政局仍舊不穩定,少年的林逋酷愛讀書,熟讀諸子百家,讀的書多,看得也透,性格孤僻,不喜與人交流,雖然貧困,但也無意追求仕途榮華。


林逋稍長,開始於江南一帶遊歷,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期間寫了很多詩文,但他向來不留稿,寫完就算過了,很多詩文因此不傳,相傳有好事者專門抄錄他的詩作,後人才得以窺見林逋詩文三百餘篇。


世人多不解,認為林逋才華橫溢,詩文又好,何不精心流傳後世,林逋笑答:"我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我愛山水,生前尚且無意用詩文換取功名,更何況死後名聲呢?


與鶴為伍


隱逸之心聞名於世,後人為其列傳,歸入隱逸。成年時林逋所處乃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宋太宗由於對遼作戰失敗,採取了守勢,將重心放在加強中央集權上,尤其改變了唐末以來的重武輕文格局,著重提升文官地位和權利。


可以說,此時若是林逋有意功名,憑藉其文才名氣,可以取得很高的權勢地位,《宋史》記載,"大中祥符五年,真宗聞其名,賜粟帛,並詔告府縣存恤之。"宋真宗聽聞林逋,曾派人賞賜了米糧和布匹,還讓州府官員多加關照。


但林逋選擇終身不仕,遊歷山水才是他的所愛,成年後曾長時間在外遊歷。四十歲之後,林逋歸隱於西湖之畔,孤山之上,結廬於此,每日對碧波萬里,孤帆遠影,落日斜照,不亦樂乎。


歸隱後的林逋,很少外出,只是常常泛舟湖中,一直到去世,少有去往繁華都市裡,二十多年不曾走遍杭州城。一旦到湖中泛舟,林逋讓門童守家,若遇到友人來訪,便於門前放鶴,鶴飛,林逋便知有人來訪,即歸。在那個年代,算是十分有意趣的傳送信息方式。


終身不仕,終身亦不娶,林逋所好者,不過是看山看水,植梅養鶴。一旦對貧困不以為意,隱居的生活就十分愜意,林逋在《小隱自題》中寫到,"竹樹繞吾廬,清深趣有餘。鶴閒臨水久,蜂懶採花疏。酒病妨開卷,春陰入荷鋤。嘗憐古圖畫,多半寫樵漁。"


此詩中,林逋寫到了他的廬舍邊種滿了竹子,竹林深處有房屋,頗有意境,屋前水塘有白鶴在四處閒走,水邊還有諸多花草,此時正開放,吸引了眾多蜜蜂前來。飲酒甚多,不適合開卷讀書,林逋想要帶上鋤頭到屋後種樹去,種的或許就是梅樹。半醉半醒的林逋想起了一些古人山水畫作,多半畫的是山中砍樵,湖中打漁。


這也正是林逋的隱居生活寫照。此番心境,在林逋的詩文中多有流露,最為著名的一句詩是"一門深掩得閒權",隱居山中,不問世事,我便是自己的主人,世俗又能奈我何?


孤山廬舍


林逋少問世事,但並非完全不問,這在他晚年的一首詩中略有暗示。詩為《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是林逋在廬舍旁自建墳墓的時候所寫,詩中直諷宋真宗熱衷於封禪之事,"湖上青山對結廬,墳頭秋色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


公元1004年,遼國大舉攻宋,宋廷震動,宋真宗無意抵抗,意欲難逃,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才不情不願地趕到前線澶州(河南濮陽),鼓舞士氣,然而,在遼國與宋廷大臣暗通下,宋真宗最終還是接受了議和條件。


次年,遼宋議和,遼、宋兩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向遼輸送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兩國以白溝河為邊界。史稱"澶淵之盟"。此後北宋積貧積弱愈發明顯,對遼國、西夏始終保持守勢。


宋真宗經此一役,便開始一蹶不振,據傳,大中祥符年間(1008年-1016年)宋真宗夢見神賜天書於泰山,召入臣子欲解夢,擅於鑽營的大臣王欽若抓住時機,私下寫就天書,順從宋真宗的內心,力勸封禪泰山。


聽聞此事的林逋,寫下了這首詩。詩中前兩句寫到了自己建造廬舍,在青山之中隱居,死後墳墓上應該會秋色蕭條了吧,後二句用典,典出司馬相如遺稿《封禪書》,司馬相如死後,漢武帝曾派人去他家中搜尋書稿,得到這篇尸諫文《封禪書》,文中所寫,乃是司馬相如力勸漢武帝封禪。


詩人借古諷今,自言若是自己死後皇帝來求遺稿,幸好自己未曾寫過《封禪書》,諷刺的是宋真宗熱衷封禪一事。


西湖畔的林逋之墓


公元1028年,林逋去世,年六十二,宋仁宗聽聞,賜諡號"和靖",世人多稱林逋為"和靖先生"。終宋一朝,林逋都處於隱逸的頂峰之上,成為不得志之士人心中的嚮往。


二、精於用字,自創詩風,名句頻出無需偷


林逋雖處宋朝,然而其成就之所在,並非詞作,而是詩作。究其原因,或許可以從宋詞的發展來分析。


詞起於南北朝,形成於唐,興盛於宋,由於其民間彈唱的本質,使得詞較為俚俗粗鄙,早期文人參與少,至少到宋朝前期,還未形成氣候,尚未能夠與詩相抗衡,填詞是小道,詩文還是主流。林逋詞作頗少,傳世僅三篇,但詩作有三百多篇。


林逋詩作傳承于山水田園詩,清靜無為,恬淡自得,讀來畫面感強,帶入感也強,例如《宿洞霄宮》,"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雲。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詩中描寫了山中一日秋色,碧綠的山澗落滿了紅葉,青翠的山林上有朵朵白雲,飛鳥在空中時上時下,最終隱入林中,傍晚時分,太陽緩緩落下,林中還能聽到寒蟬的叫聲。入夜,下起了一陣雨,落雨拍打著窗外的芭蕉葉,詩人在屋內輾轉反側,除了雨聲,再無其他聲響,詩人不僅問道,這美好的雨夜,誰在聽雨打芭蕉呢?


全詩一氣呵成,色調、畫面十分和諧,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林逋在景色描寫中透露出自己的意趣。其中"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成為點睛之筆,如此名句,在林逋傳世詩作中比比皆是。


林逋《長相思》


比如"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寫的是雨後秋江景色,詩人看到經過雨水洗禮的蘆花,溼潤欲滴,在微風中搖動,與不遠處漁船升起的裊裊炊煙形成呼應,生活畫面和自然景觀相照應,讀來令人神往。


再比如"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林深喜見寺,岸靜惜移舟","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千里白雲隨野步,一湖明月上秋衣"……


太多太多,林逋的詩作中寫景佔多數,其次為狀物,寫自己廬舍,再次贈友人,多有流露自己的理想,總結起來,林逋詩作精於用字,有賈島"推敲" 之遺風,或許正因如此,在寫梅花時,他化用了江為的詩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改了其中兩個字,"竹"改為"疏","桂"改為"暗"。


林逋《湖上晚歸》


由實入虛,十分傳神,意境頓然提升,將原本較為平常的句子變成了千古名句,折服世人。前文說到王居卿質疑林逋,說此句虛寫,可改成詠杏、桃、李,蘇軾回懟王居卿,"可以是可以,就怕杏、李承受不起這樣的句子。"惹得眾人大笑。


南宋姜夔甚愛林逋改後的詩句,用《疏影》、《暗香》創詞牌,填詞彈唱,後人一見這二字,便知是詠梅。說林逋偷詩,大可不必,我們更應該感嘆於林逋化平常為神奇的用字功力。若非這看似簡單的二字改動,詠梅詩將失去最傳神的兩句。


三、筆記君閒談


讀林逋詩作,初讀之下見畫面聞聲音,再讀,能夠感受到其深遠意境,林逋所寫,大多是其在西湖所見景色,山林四季,漁樵耕讀,一景一物皆能入詩,畫面十分恬淡澄淨,細品,自己也感覺心胸開闊了。


根源在於不為名利所累,仰慕林逋的蘇軾,恰恰仰慕的是林逋不仕的無為境界,畢竟蘇軾積極入仕,幾經宦海浮沉,才最終走向林逋的歸途,而林逋,一開始便是如此,教人如何不羨慕?


不為名利所累不難,難的是滿腹才華仍然不為名利所動,不為所累是結果,不為所動才是考驗,林逋能夠在植梅養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座標,一生不偏不倚,始終堅持自我,這般心境,世人難以描摹。


想必林逋也是孤獨的吧,出世頗多不易,放下才是真正的人生,孔子評價顏回時說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顏回"賢哉"的根源。獨居的日子,林逋也安貧樂道,他在《園廬》一詩中展露心境:


柴關寒井對蕭辰,自愛棲遲近古人。

閒草遍庭終勝俗,好書堆案轉甘貧。

橋邊野水通漁路,籬外青山見寺鄰。

懶為躬耕詠梁甫,吾生已是太平民。


詩較為易懂,我們在這首詩中可以看到林逋的生活狀態,柴門簡陋,庭院長滿了雜草,看似十分貧窮,但屋內的好書堆積,這是無法估量的精神財富啊。山下有橋,河水通往大湖,漁民揚帆往來,此處廬舍的位置十分美好,遠處的青山中藏有座座古寺,林逋常與寺中僧人交往。


詩中最後二句用典,說的是諸葛亮在未出山前,躬耕南陽,常常詠《梁甫吟》,後人評說此為為士之道,隱於世要淡然其心,不可太功利,到了林逋,連這詠歎也不想詠歎了,只想默默躬耕,做一介真正的平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