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年邁的母親相處,我再一次理解了孔子所說的“色難”

自從父親去世以後,八十多歲的母親身體也越來越不好,我們兄弟姐妹輪流陪她,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下班後再趕公交或開車去母親家,到家就很晚了,然後再做飯和母親一起吃飯,孤獨一天的母親很想讓我們陪她說話,而我們上班都累了一天了,很想歇歇,有時候面對母親的嘮叨,做子女的也就顯出來不耐煩,母親就很難過。

每次聽母親說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我也很想對母親和顏悅色,但工作中的不如意和疲憊也如影隨形,母親會失望地走開,我會抱住她繼續和她說話,此時真的也就理解了孔子所說的那句話:孝順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


和年邁的母親相處,我再一次理解了孔子所說的“色難”

有一年春天的時候,母親收留了一隻別人不要的小狗,我們都不同意,但也沒有辦法,小狗也給孤獨的母親帶來一些歡樂,在我們都上班的日子裡,有小狗陪伴母親。

意外還是發生了,冬天的時候一個鄰居去我們家玩,小狗撲上去就要下口,母親怕咬著別人,用胳膊一擋,結果讓小狗咬傷了手臂,當時傷勢還是很嚴重的,母親卻不敢和我們說,自己偷偷用繃帶包好胳膊,再用破布纏好,直到第二天我才發現,我立即給大姐打電話,讓她開車來帶我們去防疫站。

怒氣衝衝的大姐從一見到母親就沒有一句好話,狠狠教育了母親一通,數落了母親有半個小時,母親就一直哭,到防疫站注射了狂犬病疫苗,醫生說怕感染髮炎,最好再去醫院打點消炎針,於是又去醫院開了一週的吊瓶,我陪母親在醫院裡輸液,母親像是一個做錯的孩子,不再和我們說話。

母親的胳膊好了以後,不管她願意還是不願意,哥哥就把小狗送人了,母親雖然很難過,但這次沒再堅持。


和年邁的母親相處,我再一次理解了孔子所說的“色難”

不管母親身體有多不好,她還是想幫我們幹一些家務,雖然大部分都是幫倒忙,做子女的雖然理解父母愛我們的那顆心,但還是很難對老人和顏悅色。

上次母親在家裡看著廚房的柴禾不多了,她就想把一些木頭劈成木柴,結果一塊木頭正好砸到腳上,把腳砸破了,哥哥又說了她一頓,勸她老老實實的,不要給我們找麻煩。

每一次看著母親小心翼翼手足無措的樣子,很像小時候犯錯誤的我們,我心裡就很難受,難道衰老的母親需要看我們的臉色行事嗎?

人們常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也都為人父母,對待子女我們不厭其煩事無鉅細,想想我們小時候,父母也是這樣對待我們的,如今父母老了我們卻對他們沒有了耐性。

小時候我們覺得父母是傘,可以為我們擋風遮雨,如今我們長大成年變成了年老的父母的傘,能為他們遮風擋雨,但我們卻忽略了,無論我們長多大,即使皺紋爬滿額頭,在父母的眼中,我們永遠是他們的孩子,他們永遠擔心我們吃不好,做不好,永遠想幫助我們多做一點事情。


和年邁的母親相處,我再一次理解了孔子所說的“色難”

我們覺得在物質上滿足父母就是“孝”,這不是真正的孝順,真正的孝順應該是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情感上的安慰。真正的和顏悅色,難在一顆恭敬的心和一個謙和的態度。

每天在我們上班後,孤獨的母親有時候坐在院子裡數螞蟻度日,無人傾聽安靜寂寞,彷彿被世界所拋棄,倘若還要看子女的臉色行事,這是多麼殘忍呀!

每個人都會老去,我們也有不被別人需要的那一天,也有需要孩子照顧的時候,那時我們會怎麼想呢?希望子女怎樣對待我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