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拿什麼奉獻給你?當我聽到那些關於人生的熱切追問

一段有關哲學與人生的談話

當我們開始這段談話時,首先要問:

哲學是什麼?

有人諷刺說,哲學是“整天在黑屋子裡,找一隻黑貓”。結果當然找不到,則哲學近似無解之謎。

也有人抱怨說,哲學是“把簡單的說成複雜,把大家懂的說成大家不懂”。則哲學似乎玄之又玄,使人望而生畏。

實際上,“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被稱為“愛智”,即愛好智慧。

接著要問的是:人生有何意義?

我的答案是:“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可以不斷地詢問‘人生有何意義?’”

人生無異於一個詢問的過程。

因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釋,於是每一個人在生命的某一階段,總會浮現一種深刻的願望,想要了解“與自己有關的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傅佩榮:拿什麼奉獻給你?當我聽到那些關於人生的熱切追問

我的人生與我的哲學

我自十八歲開始研習哲學,至今已五十年。

先由西方哲學入手,知道哲學家必須具備“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的功力,否則難以形成一貫的見解,更談不上引領時代的思潮。

而後致力於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解讀儒家與道家的經典,發現其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可以與西方哲學家的最高境界並駕齊驅,而相融互攝。

經由合宜的詮釋,我們可以同時品味及享用中西雙方的思想成果,進而在回答自己“人生有何意義”這個問題時,會覺得充實、圓滿而喜悅。

由以上背景,才有了我在臺灣大學“哲學與人生”的通識課。

這門課於1986年開始講授,十餘年間選課學生將近一萬人;後又被臺大“終身學習網站”票選為全校最佳通識課第一名。

我在教學時“樂在其中”,而無意以此自滿。

而歷年來每次上課之後的“問與答”,更提升了我表達、答問與論辯的能力,使我可以更好地與人分享心得。

30年後,我受邀把“哲學與人生”錄製為音頻課程,每集10分鐘,共260集。

我珍惜這樣的機緣,於是認真備課,在原有內容基礎上增加了近些年的學習心得,希望能夠回應當今年輕一代對於人生的關懷與對智慧的嚮往。

來自哲學與人生的回答


關於哲學:

哲學脫離人生,將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

方東美先生說:哲學不能烘焙麵包,但是能使麵包增加甜味。換言之,哲學不能當飯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


關於人性的真相:

理智讓人可以活下去,但一個人真正的生命卻要靠直觀來表現。

直觀和理智不同,理智一定要通過概念,而通過概念所掌握的都是抽象之後的結果,並沒有碰觸到真實。


關於科學精神:

科學的出現,並不能否定人類生命的其他要求,有些人以為了解科學之後,就不再需要宗教、哲學以及一些心靈上虛構幻想的東西。

事實上,這些人忽略了一點:科學是非常謹慎、非常有分寸的,它絕對不會去批評不在它研究領域的東西。


關於神話與悲劇:

在理解人生時,神話和悲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神話是民族用來說明自身源起的方式,人即使是面對著無窮的宇宙或各種人生的無奈,還是要堅定地活下去。

這是因為人的內在有一種尊嚴,這種尊嚴無法用言語清楚表達,但可以藉由戲劇來感受。


關於宗教:

由某一意義來說,每個人的心靈都難免是貧乏而脆弱的,在面對超越界的時候,人間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虛幻的假象而已。

人的生命既然處於變化之中,當然會希望找到一個真正的定點,因此宗教是一個永恆的題材。


傅佩榮:拿什麼奉獻給你?當我聽到那些關於人生的熱切追問


關於儒家:

價值觀是人在自由抉擇時所呈現的,環繞著“自我的生命”而展開,自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會選擇不同的價值。

所謂不同階段,大致有三:一是以自我為中心,順著本能的需要,表現為生存與發展;二是注意自我與他人的互動,講究禮法與情義;三是超越自我,走向無私與至善。


關於道家:

人活在世界上,如果能用超越的心靈看這個世界,也就是從“道”的眼光來欣賞一切,就會覺得萬物無一不美。

從這種“超脫”的概念出發,道家開發出一種藝術的靈感和審美的世界。


關於易經:

天地之間惟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變化提醒我們,今日異於昨日,明日又將不同,甚至沒有任何一剎那不在變動之中。

《周易》這本書,就是有關“變化”的著作。


關於藝術與審美:

哲學強調理性思維的能力,但是不會忽略審美經驗的調節功能。

在審美時,一個人可以體會短暫的忘我狀態,化解世間的壓力與煩惱,感覺人生一切勞苦,原來是為了放下擔子時的那種愜意與自在。

審美經驗猶如生命樂章的節奏,雖然平淡卻富含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