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家族墓出土墓志整理之一:明故义士汤公子高墓志铭

日前有幸在“江西地名研究”公众号上拜读了王上海等研究者对汤显祖家族墓出图墓志考释的文章,文章中还配有墓志拓片的图片,受益匪浅。当然文章也难免有些瑕疵,兹断以己意,作为资料收藏。


汤显祖家族墓出土墓志整理之一:明故义士汤公子高墓志铭

墓志拓片 来自江西地名研究公众号文章

赐进士、中顺大夫、湖广襄阳府知府、东乡吴华撰文

乡进士、奉训大夫、山东莱州府胶州知州、崇仁吴徹书丹

乡进士、文林郎、湖广黄州府罗田县知县、白城章式篆额

公讳子高,字汝昇,耕读轩其号也。世居临川文昌堰之左。宣德癸丑岁正月二十六日,寔其生辰也。曾祖讳文德,祖讳友信,父讳伯清,俱有隐德。母艾氏。妻艾氏,贤而且寿,先公四年卒。公资禀深厚,夙遵庭训,敦尚孝友,不事表襮,以敬谨孚于人,而远近咸仰之。休休有容,不言人过失。富甲于乡邑,而无骄心;泽及于邻里,而无德色。不嗜酒,不偷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其自奉澹如也。既而延师友,课子姓,资讲论为事。各乡膏腴之产,乃分命诸子以掌之。盖为储蓄之具也。负郭有田百余亩,则躬督僮仆以耕之,盖为祀饷之具也。此所以有耕读之号云。弘治甲子,岁方不登,而民多怨咨,爰输粟若干石,备以赈之。时郡守吕公杰嘉其义,而请与以旌表其门焉。子男三:长曰莹,娶周氏;次曰玉,娶魏氏,继娶汪氏,而俱卒焉;幼曰瑄,娶郑氏,继娶傅氏。子女二:长适北隅饶孟柔,次适郡城潘珊,皆先后公而卒。孙男六:曰懋昭,娶瑶坪李;曰懋敬,娶沙湖郑,继娶罗溪章;曰懋功,聘官畬吴太守哲之孙;曰懋德,聘城北潘瑄出也;曰懋赏,聘孔庄吴莹出也;曰懋官,聘城南许挥使誉之孙玉出也。玉之子父不幸俱卒,而瑄之中子懋敬立祀之,服其丧三年。孙女五:一适瑶坪李灿;一适城南陈廷相;一适王溪赵嘉仁;一适金溪徐员,太保公琼之子也;一适郡城陈同广,亦卒。曾孙男一,曰长弟,幼未聘。而曾孙女一,曰救英.亦聘城北潘焉。公终于正德乙亥七月初五日,享年八十有三。呜呼!亦可谓五福兼有者矣。越六岁,庚辰冬十二月十有八日,其子莹等谨奉枢葬于先陇之次,去家居百步许,而与厥配孺人艾氏同墎,首庚趾甲,从卜兆也。其孙懋昭先期捧状来丐予铭,予与公有贫贱好,义不容辞,遂为铭。铭曰:

不爵而荣,不禄而富;寿且令终,食天之祜。郁郁佳城,夫妻同处;庆衍后人,腰金衣紫。

正德十五年岁次庚辰冬十二月十八日,孤哀子莹、瑄泣血立石。

吴徹,公众号文章原作“吴微”,误。《崇仁县志》作“吴澈”,“徹”“澈”字形相近,用于人名常通用,如同样是崇仁乡贤的欧阳徹(简体作彻),也作欧阳澈。

从这看,文昌堰即使不是指文昌桥,也是在文昌桥一起,而不是在千金陂一带。对于文昌堰,各种地方文献记载语焉不详,而且相互矛盾之处很多,位置难以确定。个人认为文昌堰应该就是在今文昌桥一起。中唐时,汝水在瑶湖那决口,大水走干港,正派反而没什么水流,人们筑简单的挡水堰就足以通行汝水两岸,此堰被唐人称为文昌桥。宋乾道年间在堰位置上建桥,初名通济,嘉定年间始名文昌。建桥后是否同时还有堰在?不得而知。如果没有,则文昌堰可能是文人对文昌桥的雅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