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歷史湮沒的親情 文

未被歷史湮沒的親情


我祖父輩兄弟共十五人,分別是諱井田、公田、立傑、立英、立彥、立價、立健、立倫、立保、立安、立俊、立仁、立佐、立偉、立侃。

過去偶聽老人們說,我四祖父王立彥兩口民國時期帶著年幼的兩個兒子王永恕、王虎恕因逃荒流落到興平渭河南岸一帶。不久立彥公去世,虎恕伯支壯丁。孺人王氏改嫁張姓,我永恕伯隨之改姓張。多年來,我根據這些少有的信息,週末往返西安與天度,順途找遍了興平轄區渭河南岸幾乎所有村莊的張姓人家,雖無結果,但總是不甘心。

未被歷史湮沒的親情    文/王寧波

4月18日,從家父處得知四婆娘家在召公凹裡,孃家侄子就是他的同事同齡好友王志義,昔日曾經提及過此事。我急切的請父親立即與王志義老叔通了電話,得到較為詳細的信息是,我四婆和永恕伯多年前相繼去世,王永恕在當地叫張光明,有一個兒子也不知道名字,具體地方在興平西吳端南,渭河以北的候村。次日下午,回西安途中,我便開啟導航,直奔候村。驚喜的是,中斷九十年的親情得以接續,家族近百年不被人知的故事由此揭開。

民國十八年,關陝大年饉。四爺、四婆帶著年僅九歲的永恕伯和六歲的虎恕伯為了活命,不得已離別親人,離開家鄉,南下絳帳,順著渭河一路向東,沿門乞討,一年後流落在興平的候村。不料四爺為了養活妻子,忍飢挨餓,一病不起,死在了候村。善良的候村人,十分同情四爺的不幸,更是憐憫一雙孤幼的兒子和其寡母王孺人,捐來一張蘆蓆,埋葬了不足30歲的四爺。收容四婆母子住在了破廟裡,但仍過著乞討的生活。

由於四爺埋在了候村,孤兒寡母白天乞討,晚上還是要回到破廟裡安息,幾年間不曾離開候村。漸長中,永恕、虎恕兄弟靠出力流汗與母親相依為命。1940年左右,十六七歲的虎恕被國民黨抓了壯丁,至今音信全無。永恕和母親也在候村廟旁憑著自己的雙手安下了家。為了生存、為了生活,四婆無奈嫁給了當地的張姓之人。這時,四婆給永恕說,咱天度是大家族,家裡有私塾,媽把你送回去,如果情況允許,你就留在老家。

四婆改嫁到張家後,陸續為張家生了兩個女兒,但永恕還姓王。臨近解放時候的一天,四婆母子回到了天度老家。但出乎意料的是,四爺當年住的房子不見了,家裡已是面目全非,自己在何處容身呢?永恕哭了,四婆也哭了!四婆領著永恕去祖墳上了個墳,頭也不回的去了凹裡的孃家住了幾天。永恕總還不甘心,第二天又回到了天度老家,免不了還是一回絕望的痛哭。此後永遠離開了生他的天度鎮,回到了興平候村。四婆在候村也沒有生下個兒子,和張家人商議,由永恕給張家頂了門戶,由此改姓張,名叫光明。

未被歷史湮沒的親情    文/王寧波

永恕母子回家的消息,後來才傳到我七爺立仁公和十二爺立偉公耳朵裡,兄弟倆決定去趟興平,看望他們的四嫂和侄子,去後知悉其四嫂和侄子均已成為張家人,也便作了罷。

四婆人很剛強,1986年去世。她生前數次交待過永恕,死後最好和四爺立彥公,還有小兒子虎恕葬在一起。孝順的永恕未違遵母命,安葬母親時,請先生在兩塊磚頭上寫下了先父王立彥、胞弟王虎恕的名字,同穴並葬。

永恕伯人很厚道,盡到張家的人子之道,但念念不忘天度,常給兒女交待說他的根在天度,他是大家出身。

永恕伯生於1921年,1995年去世,享壽75歲。在他二十七八歲時,與一位由河南逃荒來到候村的女人結了婚,婚後不久生下了女兒張鳳娃,張鳳娃後來嫁給同村解姓人,兒子叫解小生。鳳娃姐十多年前因病去世,如果在世,正好70歲了。永恕伯在生下女兒12年以後的1963年,才生下了兒子張西會。

候村的規模不亞於天度村,村容村貌顯得十分乾淨整潔,住戶也很集中。到了候村,我開車慢行,見一老翁倚門而坐,下車走近,先是自我介紹。老人得知我來自扶風天度,在異鄉少遇的熱情使我打消了原有的顧慮。原來老人的舅家也在扶風黃堆的閣老村。我問及張光明,老人沉思片刻,一聲哀嘆便站了起來,說張光明去世多年,我帶你去找他兒子家。

西會堂兄向我訴說這些故事時,竟是淚如雨滴,也不由得我湧出傷感的淚水。

堂兄張西會育有兩子,分別叫張飛龍、張新輝。孫男張雨豪,孫女張時妤。

我向西會兄說明了來意,作為同宗同祖的兄弟,我找你找了十多年,這隻緣於親情的牽掛。你若富貴我不攀,你若貧賤我不棄。我代表天度王氏族人問候你。西會兄表示,我的到來,是他作夢也想不到的。如果父親在,那不知該有多高興!

從堂兄家出來,他拉著我的手久久不肯鬆開,似乎有好多話還要向我訴說,我也是意猶未盡,但是天色已晚,我要急著趕路,只得戀戀不捨地告別。坐在車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多年尋親的願望得以實現,斷了九十年的親情終於接續。我們今天的團聚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2020年4月21日於西安

未被歷史湮沒的親情    文/王寧波

作 者 簡 介

未被歷史湮沒的親情    文/王寧波

王寧波,陝西扶風人,生於1966年,高中文化程度。佛教居士。愛讀書,喜詩文,常自吟。習作見於《扶風文史資料、》《扶風報》、《佛教文化》、《陝西市政網》、《扶風百姓網》、《扶風微傳媒》等報刊和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