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鵲華秋色圖

前言:

“貳臣”趙孟頫的別樣人生,另闢蹊徑,打開中國千年文人畫的大門。1296年,42歲的趙孟頫辭官南歸,應家鄉吳興的書畫摯友周密的要求,畫一幅濟南地區的鵲山與華不注山的景色,以解周密的思鄉之愁,趙孟頫曾在這裡當過地方官,所以對當地的景色十分熟悉。便以畫的形式把景物表現出來,畫出這兩個山周圍秋高氣爽的迷人景色。並命名《鵲華秋色圖》,時間飛逝,估計趙孟頫自己都沒有想到,當年自己畫給好友周密畫的濟南的這兩座平常的山,如今畫作身價堪比國寶,也成了無價之寶。

元朝的建立,結束唐末以來幾個政權對峙的局面,政治上實現了空前的統一,外族的統治,被壓制的文人士大夫,由於仕途無望,元代知識分子把全部精力投身書畫,由於這一特殊的社會環境,元朝的山水畫走向又一個輝煌。


元代士大夫文人繪畫在兩宋基礎上有明顯的發展,成為令人矚目的現象。元代前期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館閣士大夫畫家,如趙孟頫,高克恭等,有很大的影響。宋朝遺民錢選,鄭所南等,在繪畫中寄託對先朝的懷念。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八花圖


元代中後期在畫壇上顯露才華的多是遭遇落魄,經歷坎坷的文人,創作上以山水花鳥及墨竹,墨梅最為盛行,在動盪的時代,用畫筆表現隱逸遁世或遊樂閒適的生活態度,在藝術上受趙孟頫影響,多強調文人的藝術趣味,重視筆墨性能的發揮,詩文題畫成為了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使書法,文學與繪畫合為一體,對刻意寫實和追求工緻豔麗不感興趣,而著重主觀的抒發,標榜“不求形似”,作畫是“聊以自娛”,“寫胸中逸氣”不言“畫”而名“寫”,表現他們特殊的追求,江浙一帶是活躍地區,對明清文人畫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山水畫是元代繪畫的主流,文人畫家多以山水自適,董巨畫派得到發揚光大,趙孟頫在繪畫中提倡“古意”。摒棄南宋畫風而託古改制,以五代,北宋山水畫風為基礎,以簡率的筆墨,寫出江南景色和士大夫文人理想的生活環境,排遣胸中之抑鬱之氣。

宋畫重寫實,明清畫重寫意,元代繪畫成為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時期。

元初遺民畫家,以鄭思肖,錢選為代表。

鄭思肖,字所南,福建人,坐臥必向南,表示不忘宋朝,他擅畫蘭竹。常藉此表示對宋朝的忠心和懷念。寫蘭時,疏花簡葉,根不著土。鄭所南畫蘭純是借物言志,所畫蘭花,不求工甚,自由揮灑,更覺天真爛漫,清氣襲人。畫家在詩畫中表現耿介的個性和潔身自好的態度。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錢選,字舜舉。吳興地區著名畫家。“隱於繪事而終其身”,靠賣畫維持生計,是一位遺民畫家,不激進,“不管六朝興廢事,一樽且向畫面開“。其生活理想是“煙雲出沒有無間,半在虛空半在山。我亦閒中消日月,幽林深處聽潺湲”,對世事表達出一種超然的態度,于山水,花鳥,人物無所不能,常題詩其上。山水師趙伯駒,雖工而雅,花卉精緻工細而帶生拙之感,尤擅畫折枝花,人物中愛畫高士像及歷史故事,錢選作為名流,與趙孟頫同列為“吳興八俊”,錢選主張的“無求於世”,不要介意社會的贊毀,以保持自己獨特的面貌,這在人品卓越,藝術超越的畫家追求獨立的藝術風格探求是可取,但後世很多文人常把此做為脫離社會欣賞趣味,隨意塗抹藏拙欺人的藉口,則是錯誤的。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山居圖


錢選的山水畫基本上取法於宋趙伯駒的青綠山水,但去其富麗而為清雅的格調,常以表現湖上隱居的景色。錢選人物畫多取材古代高士逸事,也表現歷史故事,尤喜作陶淵明像。錢選花鳥師法趙昌,傳世作品極為精麗者,如《八花圖》《桃枝松鼠圖》,山水畫傳世有《山居圖》《浮玉山居圖》等。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八花圖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八花圖


趙孟頫等館閣士大夫畫家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人,宋代宗室。元代畫壇最燦爛的一顆明珠。

畫壇領袖。能詩文,通音律,善書法,擅畫山水,鞍馬,人物,竹石,翰林學士承旨,魏國公,謚文敏。“榮際五朝,名滿四海”,由於詩文書畫的才華,在藝術上影響深遠。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鵲華秋色圖


文人畫的觀念由王維,蘇東坡提出,趙孟頫是文人畫的真正踐行者。趙孟頫取法唐及北宋,工,意,重彩,水墨無所不能。人物,山水,鞍馬,花鳥,竹石無所不精。在繪畫上,他主張“古意”和”書畫同源“。“古意”指筆墨風格和藝術趣味。趙孟頫主張書畫用筆同法,追求筆墨的形式美感。借鑑書法用筆以豐富繪畫的表現方法。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重江疊嶂圖


結合形象特點運用書法的行筆規律,使其達到更美更生動的效果,趙孟頫的主張對文人畫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對元代後期文人畫的發展予以理論上的指導,對明清繪畫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趙孟頫繪畫有工整和寫意兩種風格。工整者主要繼承晉唐古雅的畫風及李公麟白描技巧而又自出新意,在人物畫和山水畫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建樹。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秋郊飲馬圖


趙氏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他所作枯筆水墨一體的山水畫。代表作有《水村圖》最著名的是《鵲華秋色圖》《雙松平遠圖》《重江疊嶂圖》。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水村圖


趙孟頫還以畫鞍馬著稱,《秋郊飲馬圖》《浴馬圖》,造型準確,畫風精密不苟,帶有很強的寫實水平,又有追求儒雅的韻致,充分顯示出他的藝術特色和功力。

趙孟頫畫過不少墨竹,著力融入書法筆墨,將造型特點和書法運筆規律完美地結合起來,在藝術造型中加強了筆墨審美的因素,對後世有重大影響。趙孟頫還畫了不少工緻的佛像,經史故事等作品,其中也有白描人物畫卷傳世。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趙孟頫在元代文壇上亦佔一席之地,平生作詩詞最多,他一生處於時官時隱的狀態之中,不少詩歌流露出矛盾的心情,他的題畫詩筆調清新,情景交融,在其繪畫作品中構成詩,書,畫渾然一體,相得益彰的效果。

趙孟頫的書法有相當高的造詣和功力。在書法史上佔極高的地位。他的書法超唐越宋直追晉人,晚年作大字兼取李北海,柳公權,形成圓活醇雅典麗的行楷書風,世稱“趙體”。世間將他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列為古代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書法上力倡平正通達,書風雅俗共賞,開創一代新風,在當時頗負盛名,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日寫萬字,精進不已,能融匯諸家之長,雖簡率而嚴謹。趙孟頫作畫注意學習古人,也不忽視觀察生活。“久知書畫非兒戲,到處雲山是吾師”。特別是工整一體的繪畫中可見他對法度造型的重視。趙孟頫在開拓文人畫風格有所貢獻,對山水竹石頗有創造。

高克恭,李衎等館閣士大夫畫家

高克恭,27歲步入仕途,官至刑部尚書,能書善畫,元初與趙孟頫齊名。高克恭專長於山水與墨竹,其山水融合董源二米而為雲山之景,在米氏山水傳派中頗有創造性。傳世作品有《春山晴雨圖》《雲橫秀嶺圖》《春山欲雨圖》,高克恭是繼米芾父子後,畫水墨雲山的另一位重要畫家。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李衎,官至吏部尚書。畫風平淡恬靜。他的繪畫得到帝王的賞識。李衎獨以畫竹著名,初學王庭筠,後上追文同,又深入南方竹鄉進行觀察,善畫墨竹,筆法精謹,意態生動,筆墨瀟灑清潤,抒寫出高雅的情懷,他畫竹注重寫實,早期畫風精謹,帶有鮮明的文人畫意薀,充分顯示出畫家的功力。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李衎致力於畫竹,強調畫竹需深入觀察,初學必守法度,久之可達於規矩繩墨之外,切忌信筆塗抹。他畫出的竹既符合生活形象真實,又要具有藝術美,既畫出竹的老嫩榮枯,又能畫出風雨明晦。李衎之子李士行,能得家傳,除畫古木竹石外,兼畫山水,也是元代卓有成就的畫竹名家。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商琦,擅畫山水,以李成為法,足跡歷及四川江南諸地,有豐富的閱歷,又有很好的文化修養,所作山水意境優美,韻致高雅,筆下既有巴山蜀水與江南景物,又有北方雄峻的山川。他也能畫水墨竹石。傳世作品《春山圖》,既看到李成,郭熙的影響,又帶有儒雅的氣質,應是收到趙孟頫藝術趣味的薰染和影響。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春山圖


仼仁發,一位卓有貢獻的水利專家。繪畫上他有全面的才能,尤擅畫鞍馬,力追唐代韓幹及李公麟,與趙孟頫齊名,以工筆設色畫人物亦得傳神之妙,兼善畫馬,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畫家,傳世作品有《二馬圖》《張果見眀皇圖》等。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二馬圖


兩座山成無價之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何會價值連城呢?

張果見眀皇圖


結語:

終身揹負“貳臣”罵名的趙孟頫,雖實現功成名就的人生夢想,但一生沒有機會施展抱負。就只能寄情於書畫中去,上帝關了一扇門,同時也打開了另一扇門,趙孟頫另闢蹊徑,以簡約為上,以神似為基,形成了一種適合文人研習的“文人畫”,這也是元代山水畫,“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人生的“無奈”和“莫測”使繪畫書法成了他人生的最後救贖和寄情。依託墨色的濃淡轉換,巨匠趙孟頫也許才真正獲得一絲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