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東山再起”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退隱後 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得勢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 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 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為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淝水之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的 戰例,其中一方的指揮就是當時晉朝的宰相謝 安。當時前秦軍隊由苻堅率領,其步兵、騎 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足有千里 長,這使得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百官都慌了 神兒,但謝安指揮若定,最後取得了勝利。

謝安是陳郡陽夏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 候,跟王羲之等人關係很好,經常在會稽東山 遊樂,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封建士大夫階層 中名望很高,大家都認為他是個非常有才能的 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出來做官。 有人曾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辭職 回家了。於是士大夫中開始流傳:“ 謝安不出 來做官,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又重新出來做官。由於其長期隱居在 東山,所以後人就把他重新出來做官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為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東山再起”指的是宋 代宰相李綱。李綱是北宋的主戰派,曾力薦嶽 飛擔任抗金的統帥。岳飛為秦檜陷害後,他自 己也被貶到離京城最遠的海南島崖州。由於路 途遙遠和水土不服,李綱到海南東山嶺時大病 一場,無法繼續前行,於是就暫時住在那裡。 有一次,他去廟裡上香算卦,遇高僧指點,便 上山修行。後來宋孝宗繼位,秦檜被殺,李綱 得到赦免並官復原職,一直做到宰 相。

為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這兩個故事都是開始時隱居或被罷官, 後來再次有所成就。“ 東山”是他們再起的地點,故有“東山再起”之說。今天常用這個詞語表達失敗後再次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