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客观、真实地描述一个人是很难的。每个作者按照自己直接或间接的认识来解读艺术家,从而把他塑造成一个多面而复杂的形象,可能使后来者无法辨别究竟哪种评论更接近艺术家本人。同样,有关丁昆老师的作品介绍、美术评论也已有很多,每个评论者按照自己与丁昆的交往、和参阅相关艺术文献,得到一个他认为的“真实形象”。我和丁昆老师相识经由吴斌引见,缘自禾社成立之初的活动,以及此后的交集,使我有机会接触丁老师、并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文仅从个人视角谈谈对丁老师的一些认知。

一、丁昆的乡土写实油画中的诗意与诗境

丁昆老师早期的作品来源异常充沛,他有他的艺术"粮仓"——中牟“北大荒”,那是一个在黄河泛区有沼泽、沙丘,有成片的芦苇、蒲草,也有各种水鸟、野鱼的乐园;那里是丁昆童年、少年假期尽情玩乐的地方。从“北大荒”到《沙风》、《大草》等作品,他逐渐被中国油画界所知道和认可。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大草—1》 1999年

丁昆出身军人家庭,童年、少年的假期基本上都是在农村度过,特别是姥姥家中牟县东漳乡,给他的童年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位于中牟县北部的东漳,北隔黄河与原阳相望,是当地有名的古镇之一,地势西高东低,中部低洼,黄河大堤横贯东西;堤北是滩区,堤南是黄河泛区。在黄河水的多次冲刷和漫侵之下形成断断续续的沼泽地带,积水成片,沼泽连绵;芦苇、蒲草一望无际。沼泽边缘是盐碱荒滩,杂草丛生,鸟兽出没,一片荒凉景象,中牟人称这里为“北大荒”。

《沙窝— 7 》 2007 年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然而,在少年的丁昆眼里和成年的记忆里,这个“北大荒”是另外的样子,就像鲁迅的“百草园”,并不是真正的现实图景,而是他的艺术情感来源,是他无论走多远在夜深人静时都会频频回望的精神故园。在丁昆看来,他的童年、少年假期度过的东漳村,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北大荒”那成片的湖水和沼泽,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和蒲草,苇荡里欢腾着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虫子和鸟类,湖里经常有野鸭嬉戏出没;他熟悉地记得黄河涨水的时候,黄色的泥浆冲刷着岸边的水草,河水里游弋着虾蟹鱼螺,芦苇周围是浅浅的沙丘和高高低低的沙岗;一片片的沙土地上也长不了特别高大的树木,种类倒是极丰富;白蜡条、荆条、杞柳、紫穗、槐条……稀稀疏疏地穿插在芦苇边上、田间地头;土地贫瘠,庄稼也长得歪歪扭扭、稀稀拉拉,大豆、玉米、花生、红薯、一柞多高的小麦结着不太饱满的麦粒……满漫滩地;田间地头的狗牙根、紫云英、聚合草、矛叶、蒲公英、苜蓿、苟苟以及不知名的野草、浅淡的野花,点缀在黄漫滩和沙土地,偶见野兔草狐倏忽一闪而过——所有这些,在少年丁昆的眼里都具有别样的美感,这片土地与河流上的四季轮回展示了生命图景的多样丰富,沁漫滋养着少年丁昆的艺术情感;从此生根发芽,假以漫长的时间,糅合着人生阅历、情怀与敏感思考,幻化成丁昆早期大量的作品。可以说,是丁昆"百草园"的和谐、含蓄、平淡、自然使他早期的作品自然而然弥漫着一种诗性的光华。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晚秋》 1999年

丁昆年少从军,前期创作自然都是围绕军旅题材的主体性创作。在这一点上,丁昆没有排斥、逃避,他坦然接受了眼前的道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现实,相反,现实是一个画家所能脚踏实地采集原料,进而艺匠加工创作作品的开始。那个时期,丁昆的关注点一直在努力让作品更加贴近现实、表达充沛的情感。

《鸽声》就是一幅主体性创作,也是丁昆的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油画创作。这幅作品是为参加“南疆前线全国美展”而创作的,题材限定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丁昆尝试了数张构图和表现形式,但都达不到他想表达的意图。他不想正面描绘血淋林的战场,也不想借用激动人心、雄浑壮阔的场景来表现宏大气势,这些都与他性格不太相符。最后他决定构思一个在后方的公园里,一个平常的周末,青草满地、阳光温暖,画面正中一条长凳,右边坐着一个受了伤蒙着双眼的战士,左边是一个穿粉红裙子的小女孩,她背对观众,眺望着远方,憧憬着希望;画面下方草地上,一群白色的鸽子自由自在地觅食,烘托着和平和安详。在这幅主题性创作中,没有战争的直面的残酷硝烟,也没有壮阔喧腾的军队,而是从人性的角度表现曾经的战争。这样的表现方式使他的作品既关注现实,又升华于生活原型,努力追求一种更有可叙述空间的艺术性,跳开常规正面的平铺直叙,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别致。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鸽声》 1986年

所以,《鸽声》在展出的时候,吸引了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先生的目光,他在这幅作品前停了下来,询问陪同参观的尚丁老师:“这幅作品构思有点意思,这幅画是谁画的?”前辈这样的反馈,对一个年轻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并具有指导意义的。所以丁昆后来的《婆姨们》、《发黄的云》等作品也是这样的表现方式:题材是主题性的,但是没有从正面去表达,而是从一个诗意的角度来表现,立足于自然现实,提炼并抽离自然,赋予作品诗情画意。这些作品中的精神气质,正是少年丁昆在黄河滩边、芦苇荡里、沙丘边上种下的闪亮的种子,在艺术创作的年月里酝酿萌芽、涌动勃发。

丁昆在部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真正为他赢得声誉、被艺术界认可,是他创作于1989年的作品《沙风》。这幅油画是丁昆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第一件创作,他从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受出发,敏感地抓住“风沙”这个素材,采用具象写实主义语言呈现,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使得丁昆跻身于新中国第三代代表性画家的行列。那一年,丁昆26岁。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沙风》 1989年

《沙风》在风格上属于乡土写实绘画。这种题材以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览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全国青年美展上罗中立的《父亲》为开始,他们以诚恳的态度表现大地上质朴的美和他们近乎原始的生活。这些不加粉饰的作品,作为一种清醒、健康的思考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看到在艰辛、艰苦环境里生活的人,仍然保持着人的温情和尊严,使得乡土写实绘画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具象语言、乡土现实主义题材就成为中国那个时期的绘画主流。《沙风》的创作背景是豫东地区,中牟东漳乡一带。在丁昆童年记忆里,东漳乡一方面是他的“百草园”,一方面是当地人眼中的“北大荒”。四季常见的沙风,刮大了天都变成了红色;一到大风天气,床上、地上、灶台上到处都是一层厚厚的沙土。土地太过于贫瘠,加上水患、风灾,虽然辛苦劳作,但能从土地上获得的并不多。中国农民身上最感人的品质就是坚韧,虽然生活如此艰辛,他们平静接受。农民身上这些朴实、真诚、内敛、忍耐的品质深深打动着丁昆,农民在土地上年复一年近乎仪式感的艰辛劳作生活,经常使得这个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汉子动情感染。“他们” 中,就有画家丁昆的姥姥、母亲、舅舅们,所以他并不是从一个局外人、旁观者角度描绘、不是从俯视的角度观看,他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作品中“老嫂子”就是他的嫂子,他作品中的“人物”就是他的叔叔、舅舅、表哥侄女们。他描绘农民的心态是纯洁的、坦然的,状态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刻意设计“爱”、“尊敬”、“歌颂”等意识形态的正确需要,他更像是通过画笔和他的亲人们亲密对话、交流。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乡村姑娘》 2010年

东漳村农历月逢三、六、九为集贸日。1989年春节前,丁昆去姥姥家,正赶上赶集,在东漳的集市上,看到了一个盲女。集市很热闹,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一面土墙的架子车上,两手抄在袖头里,低着头,身边有头黑色的小毛驴,它似乎也知道主人是盲人,低头温顺地挨着她。在创作《沙风》的时候丁昆就想到了这个盲女,考虑以她为主题,以沙风为背景,表现画家自小就所熟知的农村、农民,同时像在创作油画《鸽声》这幅主题性作品一样,在构图的时候,有意、或者无意避开热火朝天的农村劳作场面。但是盲女的形象又让他觉得画面过于沉重,和他内心想表达的意境不相符……直到有一天,他忽然眼前豁然一亮,如果把盲女换成在土墙下背风的女孩,画面中的所需的意境一下子就有了。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风》 1990年

丁昆在创作《沙风》的时候一直告诫自己不要画成农村风俗画。他清醒地知道他的创作道路是乡土写实主义的现实关照,是根植于画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深刻观察,是一个在绘画精神、主题和风格上都紧贴时代脉搏的艺术家。在处理《沙风》背景的时候,为了避免画面有老旧的感觉,他在老墙的后面从构图的角度又接了一段红砖墙,更符合社会时代发生变革的情境逻辑;老杞柳发着新枝,表现未来和希望,秋草表示着生生不息;黄沙漫天但还是透出一小块蓝天,象征永恒——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但还是有希望和憧憬。也许这就是丁昆在当时很多乡土写实绘画中的与众不同吧。他在看似主题性的作品中,实际上更着重去讲求韵味意会,更重视艺术创作中的诗性、诗境、诗意的美;有意或者无意避开热烈、雄浑、壮阔、险峻的外表;更讲究隐藏在作品中的人文情怀;这种诗境的表达呈现来自于他少年时期的的经历,是有感而发的陈述、思索和感叹,是以自身的切身体验为基础的肺腑之言,所以才显得真实、真切。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两位大嫂》 2010年

《沙风》获得认可之后,丁昆又连续创作了《暖冬》、《剁草》、《季风》、《沙窝》等反映中原农民生活为创作背景的作品。数年间,他用脚测量遍了这片土地与河流,这里的阳光、风雨、乡村、田野、草木和劳动人民,都是他创作的题材,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和源泉。2000年,丁昆这批描绘中原乡土的作品在上海举办了“中国乡村---丁昆油画展”,受到了一致赞赏。这些乡土写实绘画不是以时髦的形式魅力吸引观众,而在于通过最为虔诚、质朴地描绘对象,创造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气氛和精神价值。同时我们注意到,丁昆虽然一直在画乡土题材,但是他并没有画成风俗画;他认为乡土绘画还是要有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而不仅仅是农民现实生活的表象;他认为绘画应讲求画面背后的诗意,不在景色之美,亦不在语言词藻之美,而在于画者自家的胸臆。他的观点和徐悲鸿先生所引入和提倡的法国现实主义学派风格要求一致:作品既要如实反映生活,又要充满含蓄优雅的调性。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沙窝—2》 1999年

自2001年开始, 丁昆开始创作以自己为模特的大尺幅肖像画《人像》系列。肖像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题材,从古埃及到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庞贝壁画出现的肖像画,到15世纪初新兴的贵族阶层、富商以及他们的家人的肖像画,以及美术史上很多优秀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自画像。显然,肖像画、自画像在美术史上是一个很老的题材、很旧的话题,但这些都不是丁昆创作《人像》系列的根本原因。当时丁昆以《沙风》引起关注后,又连续以此风格创作了一系列作品,然而怎样避免把乡土写实主义画成农村风俗油画、怎样和别人拉开差别,这些都是丁昆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求变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的本性,而肖像也是丁昆感兴趣的题材,在这样创作过程的需求下,他以自画像为切入点,希望借此走出《沙风》、《大草》的既成,突破自我。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人像—10》 2000年

丁昆的《人像》系列显然是从另外的角度对自己的生存、生活的现实性表达,和上世纪90年代众多以大头像为创作载体的外向型作品不同,他选择回到内心和自我,表达自我内心与现实生存环境的自我反思和追问。丁昆的人像系列和他以前作品在表现形式上都有所不同,整个画面基本笼罩在灰褐色调子里,有意减弱了人像的结构,借题发挥,强化绘画性;这些人像营造出一种晦涩的多义性,以各种角度直视观众、或带入冥想。透过这些尺幅巨大的朦胧的人像,我们看到丁昆作为艺术家的一面:敏感、自我,同时带着思考的忧伤,使得这些作品附着了一种朦胧的诗意。我们看到了少年丁昆站在东漳乡的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边、河漫滩地头、风沙掠过,惊起三两水鸟。这种诗性包含着深厚的“北大荒”的情愫,也隐约透着宋画里的细洁净润、单纯典雅,同时也和他面临的生活、艺术困境等等一切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人像—1》 2000年

然而,丁昆最想表达的还是乡土写实题材,这与他的情感来源、艺术观念、审美理想最为契合。因而在他的多个作品系列里,乡土写实主义这些作品在艺术力量和表现深度上,比画家其他的艺术探索更为深刻。2017年12月29日,“乡村记”丁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品汇报展(2016----2017)在河南省美术馆隆重开幕,展出丁昆两年来写生和创作的140余幅作品,分为风景和人物两种类型。这些作品在构图构思上更为单纯和简练,色彩更为清晰和明净,他有意淡化暗部和阴影,注重画面装饰性和平面性。这批严肃的绘画艺术作品《乡村记.人物一》、《农家耕牛图》、《农家雪》等,构图简洁有力,色彩明快清晰……除了钦佩画家作品数量的丰厚、艺术本体语言的锐度之外,重要的是我们从作品的背后,感受到丁昆作为艺术家对时代、社会、农村、农民的深厚情感和严肃深刻的人文关怀,这在眼花缭乱的当代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尊敬的。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农家雪—6》 2017年

丁昆对乡土写实油画的前途有过长久思考,对于他而言,土壤决定所生长的植物,时代决定所呈现的艺术。他在表现乡土艺术时有自己的独特心境--诗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诗意。随着时代的发展,歌唱往昔的、即将逝去的生活情调要慢慢淡去,我们应该以更高的热情去表现历史浪潮中的精神属性。在中国乡土写实绘画还是有生命力的,乡土写实绘画也有足够的条件在当代艺术生态上占据它应有的一页。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乡村记—人物1》 2016年

二、作为知识分子的退隐与淡泊

文人士大夫阶层,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脊梁,但是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时期,也造就了文人的奋斗、进取与退隐、淡泊的双重矛盾心理。“进”是“居庙堂之高”,“退”为“处江湖之远”,这是自北宋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所形成的矛盾双重生活状态。“居庙堂之高”时,他们更多从“国”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事无巨细且如履薄冰;“处江湖之远”时,他们则寄情山水,著书立说,追求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豫西山乡—14》 2017年

作为当代知识分子、具有文化担当的丁昆身上也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这种矛盾双重心理:身兼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油画艺委会主任,他有奋争进取的一面:自2007年,丁昆当选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迄今已经十余年。他知道这份责任的重大,积极推动全省的油画乃至美术创作的发展,积极搭建省内外美术交流平台;作为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为大量的学术活动做了很多前期筹备、组织艺术家、展览布置、学术研讨、画册出版等琐碎工作,丁昆付出了大量外人看不到的时间和辛劳。以“油画中原”为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写生活动,至今已经举办十余年,先后走进了郑州、安阳、洛阳、许昌、红旗渠、信阳、商丘等地。在近些年的写生互动中,形成比较合理的老中青三代创作队伍,他们通过写生活动相互认识和熟悉,互相汲取经验,客观上为河南油画的整体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河南乃至全国美术界都成为了一张响亮的名片;丁昆着眼河南艺术薪火传承,发现和培养新人。河南油画新人在一次次活动中绽放出力量,背后离不开美协领导的精心策划和指导。这些都是丁昆作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进取和担当。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乡村记—人物16》 2017年

同时,丁昆也有作为艺术家那种退隐和淡泊的一面:他没有奋争仕途,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下求索,三十余年笔耕不辍。1989年丁昆26岁,“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得了铜奖。这对从事油画的艺术家来说是个早慧的年龄,当年那些获奖的年轻的“星星”们,如今都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长成了参天大树。东北的韦尔申,中央美术学院的杨飞云,中国美术学院的杨参军,以及段正渠、王广义、王胜利、刘大明、焦小健.......。从某个角度来看,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类获奖艺术家为后来中国油画的创新、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这些青年油画家在这届国展中得到肯定和鼓励,以此为起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逐步成长为各自部门的中坚力量。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乡村记—人物17》 2017年

改革开放那些年,全国流行人才东南飞,南方也有机构和高校给丁昆抛来橄榄枝,他也曾心动过,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创作和业务方向,他最深情的还是中原这片土地,这里的风景山水、人物和故事是他创作的基地。这里有他的“北大荒”,有他的心灵家园,面对繁华的都市诱惑,他像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一样,内心更向往精神家园。所以,他选择留在河南,坚守自己的创作阵地,坚持自己的创作探索。“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所传达的退隐和淡泊,正是丁昆在面对各种选择时的那种文人态度。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豫西山乡—7》 2017年

丁昆,一个文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美协领导躬耕事业不辞劳苦;作为一个画家,禀赋异常且勤奋过人,笃定地描绘着他一直深爱着的中原大地。除了美协事业的责任担当,丁昆沉醉于自己的创作之中,对名利没有太多追求和野心,对自身的艺术追求,却绝不姑且,他没有因为《沙风》的成功而固守那样的风格和题材。《大草》系列、《人像》系列等都是他突破自我,不断尝试,不断追问的创作心路。最后他选择回到初心、回到乡土,回到他的“北大荒”;而这次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题材的回归,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性的回归:物象更加单纯和统一,人物画删除或者弱化了繁杂的背景,风景画删除人物,甚至是动物,画面更加简洁和纯粹;丁昆坦承他的很多人像创作都是摆拍,但他当然不是对图像的直接挪用,而是主动对图像再造重构,他把画面压在灰色调上,降低了颜色的饱和度,只选取要表达的物象,删除多余的环境,他以一种平视的视角和作品中的人物对话。面对这些作品,我们能想到的是平淡、自然、真诚、质朴、善良......,只有内心足够平静、淡泊,才能够表达的这样真实和深刻。

诗性与淡泊——我眼中的丁昆

《乡村记—人物10》 2017年

关于艺术家:

丁昆:1963年出生。就学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法国克劳德·伊维尔油画材料技法研究班。作品自1986年至今二十余次入选国家重要展览,其中,1989年《沙风》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暨东方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炎黄艺术馆、香港文物展览中心、台湾索卡艺术中心、日本仟代田俱乐部、国际奥委会等收藏。

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油画研究会会长、河南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