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觀點丨廣發基金劉玉:穩健投資要兼顧向上有彈性、向下風控好

對個人投資者而言,短期較高的回報固然讓人歡喜,但穩健的投資體驗也很重要。長期來看,具有較好風險收益比的基金,有助於促進基金持有人長期持有。


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基金經理劉玉就是一位堅持穩健投資理念的基金經理,她希望通過穩健的回報描繪出相對平滑的曲線,讓持有者的體驗更好;另一方面,長期下來的複合收益也不錯。


大咖觀點丨廣發基金劉玉:穩健投資要兼顧向上有彈性、向下風控好

△ 廣發基金 劉玉

Wind統計顯示,自2018年10月17日劉玉管理廣發新興成長以來,截至2020年3月31日,任職期間回報為48.24%,最大回撤為-13.58%。同期,上證綜指漲幅、最大回撤分別為8.01%和-18.67%。


“穩健投資”可以帶來什麼樣的投資體驗?


劉玉:我認為理想中的穩健投資,應該是向上彈性相對大一些,向下回撤控制比較好。在市場有行情時,基金經理能把握住投資機會,淨值表現跟上市場;但在市場下跌時,則要努力控制風險和回撤,淨值的波動幅度小於市場。


尤其是當市場出現波動時,控制下行風險、降低迴撤是關鍵。如果沒有進攻,就賺不到錢;如果沒有防禦,賺的錢就保不住。控制好下行風險,才能在收益層面實現複利,否則,很可能是在股市中坐過山車,那就不能算是穩健收益。


A股波動較大,要實現穩健回報並非易事,如何才能做到?


劉玉:關鍵在於兩點:一是要在市場上漲時賺勝率最高的那一部分錢二是在市場波動時控制下行風險


約翰鄧普頓有一句著名的話:“牛市在絕望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瘋狂中死亡。”落到投資實踐時,我們通過很多客觀指標對市場趨勢和股票表現進行分析,判斷其所處的大致位置,賺取懷疑和樂觀部分的錢即可。


相對而言,第一階段容易買到左側,第四階段則是泡沫化階段,這兩個階段是風險收益比較好的階段;第二、第三階段是更容易挖掘公司合理價值的階段,也是勝率最高、風險最小的階段。


也許有人會說泡沫階段才是賺錢最容易的階段,但這段也是風險很高的一段,很少人能在泡沫幻滅之前全身而退。


當然,A股市場有其自身的特點,有些板塊適合賺取業績的錢,有些板塊更多是賺取估值的錢,我並不排斥賺取估值的錢,但要知道市場在什麼位置,風險在哪個階段,收益在哪個階段,自己要賺取哪階段,放棄哪階段,賺自己能力範圍內有把握的錢。


廣發新興成長具有較好的風險收益比,您是按照什麼策略管理?


劉玉:廣發新興成長的配置思路是核心+衛星的方式進行配置,其中核心倉位佔比6-7成,衛星倉位佔比3-4成。其中,核心倉位主要是配置穩定增長品種,這類公司的優點是可以帶來相對穩定收益,缺點是股價彈性比較小。


衛星配置選取的是景氣向上的板塊,這類行業的特點是業績和股價彈性很大,缺點是把握難度相對較大,需要管理人對行業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把握能力,還需要在獲取一定收益後及時兌現。兩種配置方式疊加起來,努力使組合保持向上的彈性,又儘可能控制向下的回撤風險。


具體來看,您是如何控制組合回撤風險?


劉玉:控制回撤通過兩個途徑:一是通過擇時模型控制倉位二是通過調整個股的持倉比例控制回撤;操作過程中總倉位的擇時模型優先於個股回撤控制。擇時模型的原理主要是通過對比多空力量的強弱來判斷市場拐點,一年做1-2次關鍵時點的擇時,爭取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大幅回撤。


在個股回撤控制方面,主要通過股票池中不同股票的切換控制回撤,用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去替換價格明顯高於價值的股票,以及將景氣度向上逐漸兌現的股票進行替換。


比如當個股估值接近歷史估值高位時,逐漸清倉,換成同行業估值百分位較低的個股,景氣度向上的個股則在充分反映了未來價值後逐漸兌現收益。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構成本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過往業績和獲獎情況不預示未來表現。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在瞭解產品情況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對基金投資作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