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就是你看电视我玩手机?不!清华插画师1册绘本全搞定

说实话,入手《寻找美猴王》,只为给孩子讲讲《西游记》故事,普普通通一册绘本,并没让我有太多期待。

谁知,收到书后,却带给我和孩子无限惊喜。

01 超级买家秀:厚重结实,可以长久阅读。

首先,它特别大。小伙伴儿们来感受一下。4岁半的宝贝,抱着近半人高的书。书册打开,几乎相当于孩子双臂伸展的长度。

还有,就是令人震撼的全景图形式。每页纸上,都构建了一个西游世界。

陪伴孩子就是你看电视我玩手机?不!清华插画师1册绘本全搞定

也看过不少童书,有的有插图就感觉赚到了。而现在坐在客厅一角翻开这本书,一张张精彩画面目不暇接,一个个神话故事纷至沓来,无限乐趣先就俘获了我。

再有,就是书册既大且厚,纸质和装订都格外豪华,每次光翻书光都会觉得超过瘾。

日本国宝级童书作家中川李枝子老师凭借17年保育工作的经验,在她的力作《当孩子遇见书》中,提出了评价绘本的标准:“这本书是否能够长久地被孩子们阅读”。

要问这本《寻找美猴王》能读多长久?

朋友带着8个月的儿子来我家,小家伙一眼就看中了它!

不过,光拿起来,就是一个挺费劲儿的体力活儿。宝贝小脸通红,坐在地板上边使劲边哼哼,成功地把这本书从矮书架上抽出来,然后长出一口气,像大人一样释放着疲劳、舒适、又充实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笑。

当然,这么小的孩子,比起看绘本,注视他的眼睛,和他说活互动才更重要一些。不过,把这本书当做发散能量的身体活动,让孩子尽情把玩,早早和绘本结缘,又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在于,这本书完全不怕被弄坏!

中川李枝子老师说,优秀的出版社会把书做的结实耐用,看上去也很有品位,孩子看到这样的书,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小心地使用。这样的书就算书角有磨损,装订线断裂,书页也不会散乱掉落。

好的绘本能长久阅读,所以一点儿也不贵,完全值得。当然,评价一本书贵与不贵,更多取决于内容,与其购买内容一般却便宜的书,不如把钱攒起来去买本好的。

陪伴孩子就是你看电视我玩手机?不!清华插画师1册绘本全搞定

《寻找美猴王》封面

孩子大一点儿,有了一定理解力,爸妈可以用书中的“故事解读”小册子,给孩子讲西游。像我家4岁半这位,他抱着大书翻,我拿着小册念,内容共通,简直不要太和谐。讲累了,还能扫描腰封上的二维码,直达喜马拉雅APP,畅听完整故事。

听我念过几次,他就抱着书去找爸爸,让爸爸听他讲书上的故事。刚开始,真把爸爸吓了一跳,居然能讲西游记了?书上也没有字,这是啥时练就的表达力啊?!简直太有意思。

此外,中川李枝子老师,在十几年前受邀参加某地召开的幼儿教育研究会,针对幼儿文学世界就做出发言。她认为,幼儿和文学的关联是因为背后有着玩耍的世界。

《寻找美猴王》这本书好就好在,不仅可以看,可以读,可以听,更可以让孩子充分享受玩耍的乐趣。

02 尽情玩耍:玩的同时,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

“妈妈,猴子也吃牛油果吗?”

“妈妈,奶奶怎么是黄头发?”

“妈妈,螃蟹和乌龟谁厉害?”

“妈妈,这个老爷爷光溜溜……”

这都是什么鬼?我明明是要给他讲西游记故事啊!

陪伴孩子就是你看电视我玩手机?不!清华插画师1册绘本全搞定

《寻找美猴王》书内一角,超多细节~

原来,牛油果,就在花果山上,孙悟空脚下,这么小都能发现。

龟兵蟹将,比悟空进龙宫夺宝更吸引他。

“老奶奶”居然是如来佛祖,还把弥勒佛当成了“老爷爷”~

比起听我大段大段地读故事,我家4岁半的“小坏蛋”,更喜欢从书中寻找小宝藏,自己来解读。

仔细研究发现,原来,“寻宝”正是这本书的亮点!

整个绘本,有超过400个西游群像,近100个寻物游戏。

“数一数,这一页上有多少人物?”

“孙悟空变身而成的庙宇,又藏在哪里?”

一只蝙蝠、一盘苹果、一个笔筒、一架宝瓶,孩子玩起“寻宝”游戏,简直乐此不疲。

陪伴孩子就是你看电视我玩手机?不!清华插画师1册绘本全搞定

原来可以这样玩儿?!

“记忆力大师”罗德·布雷默花费近30年时间实践了世界上出版的绝大多数自学记忆类书籍,最终构建了能够强化大脑、帮助学习者建立高效自学系统的“终极学习法”。在新作《如何成为学霸》这本书中,他详细阐述了这套方法,提出专注、记忆、阅读、归纳和速算五大能力,并将专注力排在五大能力之首。

记得牢,首先要专注;而记忆力,其实包含记录、存储、和检索信息三大能力。这些能力,通过以上的“寻宝”小游戏,都可以得到有效锻炼。

类似的专注力绘本,国外早就有。《威利在哪里》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视觉大发现丛书,出版至今,累计销量超过5000万册,被译成30余种语言。

更重要的是,《寻找美猴王》把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炉,让小朋友们在接受耐力、眼力和专注力考验的同时,获得历史、文化、地理、经典等各方面的知识。

孩子的求知欲旺盛,热心钻研,记东西快,这些技能并不是由于爸妈敦促才掌握,而是他们在生活中通过“玩儿”养成的习惯。思考怎样玩儿更充实,怎样玩儿更有意思,这才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对于任何事,孩子们都是先用心灵去接受,然后才慢慢加以理解。玩耍无疑是最容易被心接受的,在游戏中理解的知识,绝对更有意思。

《寻找美猴王》这本书除了用更容易理解的图画,把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场景呈现出来,还非常尊重原著。有些内容,连没看过《西游记》原著的我都是第一次读到。

比如,孙悟空的一身披挂,“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

和悟空结义的六个妖王也有名字,分别“牛魔王、鹏魔王、狮驼王、蛟魔王、猕猴王和禺狨王”。

陪伴孩子就是你看电视我玩手机?不!清华插画师1册绘本全搞定

孙悟空的一身披挂,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孩子在图中找到这些,马上现学现用,用起来方便,立刻就能记住。

从小看过这册书,还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受影视剧和一些不靠谱的童书绘本影响。在上学后阅读量要求越来越大的今天,可以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03 亲密关系法宝:发现孩子,发现自我

很多时候,我是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玩儿的。玩着玩儿着,就变成了他去看电视,我来看手机。

和孩子一起看《寻找美猴王》,除了一起享受快乐,还能够通过绘本再度发现孩子,发现自己,打造前所未有的亲密关系,这真是非常宝贵的附加值。

亲密关系有多重要?有研究人员对身在医院或者收容所中的危重病人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有90%的绝症患者把亲密关系选项放在第一位。

一位50岁,拥有三个孩子却因癌症面临死亡的母亲说:“你不必等到变成我这种状况时,才知道生命中没有任何事物比爱更加重要。”

罗纳德·阿德勒在亲密关系宝典《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提到构建亲密关系的四个向度。除了身体、智力、情感,共享活动是获得亲密关系十分重要的一环。

现在,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就是最好的共享活动方法。

《寻找美猴王》这册绘本,全方位、立体式地提供了和孩子共读的形式。

绘本画册、寻宝游戏、故事解读、玄奘西行路线图、故事阅读app,每一项都可以陪伴孩子,渡过一段美好时光。

陪伴孩子就是你看电视我玩手机?不!清华插画师1册绘本全搞定

孩子从三岁开始,基本就能接受阅读。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有空和孩子待在一起,想尽办法让孩子听到有趣的声音,看到有趣的东西,哪怕是一句话,都要让孩子多讲讲。

绝大多数父母在得知宝贝存在的瞬间,就已经开始准备进行英才教育了。其实,多听、多看、多读、多玩,这种不断捕捉自家孩子感官发育的举动,才是真正的英才教育。

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说:“大多数人,就像脱去一顶旧帽子,早把童年抛之脑后。又如忘记一个没用的电话号码,忘却了自己的童年……学校起劲地要求我们从低班升到中班、升到高班。当我们最终到达上边,刚站稳脚跟,人家就把我们身后“多余”的阶梯锯掉了,让我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地方。”

《寻找美猴王》这册绘本,不仅给童年和成年搭建了自由通行的楼梯,让孩子感受神话魅力,也让爸妈保持一颗童心,还能帮助孩子在童年时就站稳脚跟,自己拓展稳步走到学习的最上层。刚兴趣的小伙伴儿不妨一起来“玩儿”~

《当孩子遇见书》,中川李枝子

《如何成为学霸》,罗德·布雷默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罗纳德·阿德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