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李淵用7年統一天下,曹操打了34年只得到“三分之一”?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平民皇帝,他出生卑微,生活在亂世秦末,最高的職位是一個小小的亭長,生逢亂世,原本只是想做好一個小小的亭長,可是當時的時代卻不會去允許他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小亭長,劉邦在負責押送勞役的途中因為天氣原因,眼看不能準時到達目的地,根據秦時的法律,是要處死的,這有點類似陳勝和吳廣的遭遇,所不同的是劉邦沒有和陳勝吳廣那樣帶領囚徒起義,而是把勞役全都放掉,自己則跑去深山躲了起來,這可以看出劉邦當時並不想揭竿而起,還是害怕秦朝的暴力統治。只是後來各地紛紛起義後,劉邦才加入了當地的一隻義軍,開始了他偉大而驚險的一生,其實劉邦這時已經不年輕了,已經是一箇中年人了,但是劉邦後來逐漸成為了一隻義軍的首領,由於他善於用人,重用了軍事天才韓信,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不斷進取,最後終於建立了大漢王朝。

劉邦和李淵用7年統一天下,曹操打了34年只得到“三分之一”?


而李淵作為唐朝的開國皇帝,實際上主要是他的兒子李世民帶領著軍隊東征西討,消滅了各地割據軍閥,逐漸地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王朝唐朝,開始了中國人最為驕傲的時代。

曹操也稱得上是一代梟雄,身邊的人才也是不少,但是最後還是沒有統一了全國,主要是由於曹操自己能力超群,雖然也聽取身邊謀士的意見,但是主要是自己做出決斷,而不是完全尊重謀士的意見,再說曹操喜怒無常,手下的謀士為了保命,也不敢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所以曹操靠一己之力想統一全國那是不太可能的。

劉邦和李淵用7年統一天下,曹操打了34年只得到“三分之一”?


劉邦和李淵用7年統一天下,曹操打了34年只得到“三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