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年度風雲人物(185年)

時間來到公元185年,黃巾起義的硝煙剛剛散去,各地起義卻依然風起雲湧,大有燎原之勢。中央政府無力鎮壓,卻還在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不顧民間疾苦,漢末局勢日趨緊張。那麼到底誰會進入185年年度風雲人物的候選人名單呢?


候選人1:邊章

涼州金城人,漢末涼州起義軍領袖。

邊章與同郡韓遂等人原本仕官於東漢朝廷,因184年11月的羌人反叛,邊章被劫入反叛軍中,不久便入夥涼州叛軍。因其在涼州地區有較高聲望,被反叛軍推舉為首領。185年3月,邊章等率領數萬西羌騎兵,打著誅殺“十常侍”的口號,浩浩蕩蕩殺奔三輔而來,侵逼園陵。朝廷急忙派遣皇甫嵩及董卓進行鎮壓,但是都無法取勝,反叛軍實力和控制範圍也進一步擴大,號稱擁十萬之眾,天下為之騷動。

三國年度風雲人物(185年)

涼州羌亂-邊章

185年8月,朝廷任命司空張溫進討邊章等叛軍,屯紮在美陽,拱衛皇家園陵。初期交戰,邊章叛軍優勢明顯,漢軍作戰不利。11月,漢軍發動突然襲擊,在美陽大破邊章諸軍,但邊章等人治軍嚴整,並未有明顯潰敗,反而成功截斷漢軍追擊軍隊的糧道,並大破之。涼州羌叛勢力愈發壯大,中央朝廷打擊一年仍然無法殲滅,邊章等人正在不停敲打著東漢王朝毀滅的喪鐘。

候選人2:崔烈

冀州安平人,東漢末年名士,世家大族博陵崔氏的先祖。

當時漢靈帝鼓勵官場賣官鬻爵,公開宣佈可花錢買到相應的官位,而且就算你是因功封官,也要繳納相應錢財才能登上官位。而時任廷尉的崔烈也想做三公,當時三公明碼標價一千萬錢,崔烈卻以“走後門”的方式,通過漢靈帝的保姆的關係,只花了五百萬錢就當上了司徒一職。結果最後被漢靈帝發現,如此醜聞立即公之於眾,崔烈的聲望漸漸衰退,這一事件也成為了當時熱議的話題,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頂上了熱搜,還持續了很長時間。

三國年度風雲人物(185年)

東漢司徒-崔烈

當時涼州地區邊章、韓遂等人領導的羌人叛亂愈演愈烈,朝廷多次派遣軍隊也是無功而返。時任司徒的崔烈居然提出放棄涼州的建議,漢靈帝也居然將這個建議交於公卿大臣討論,時任議郎的傅燮大聲駁斥,表示涼州為天下要衝,國家藩衛,一旦落入異族之手,他們會發起更強大的攻勢,怎麼能夠輕易捨棄,駁得崔烈啞口無言。一時間對崔烈愚昧與不忠的議論也是甚囂塵上。

候選人3:劉宏

漢靈帝,東漢第十一位皇帝,與他爹合稱“桓靈”的稱號成為昏君代名詞。

185年2月,京師洛陽發生火災,燒了南宮,十常侍慫恿漢靈帝重新修建宮室。漢靈帝同意,於是向天下百姓加徵賦稅,又詔發州郡材木運送京師,各級官吏與宦官中飽私囊,百姓不堪重壓,怨聲四起,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起義軍攻打各郡諸縣,誅殺官吏,聲勢浩大,此起彼伏。

三國年度風雲人物(185年)

同年,漢靈帝不顧各地爆發的農民起義,又命令在皇家西園造萬金堂,將國家所藏的財務金錢,居然全部遷移到堂中,以此作為靈帝的私房錢。據推測,漢靈帝年輕的時候家裡很貧窮,因此做了皇帝以後,便做盡斂財之能事,包括賣官鬻爵、強納進貢財物、賤賣土地、大興土木以搜刮錢財等。漢靈帝如此的倒行逆施、胡作非為,不斷加速著人民的憤怒和朝廷的滅亡。


各位您心目中的185年年度風雲人物是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