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自庄子提出了“醉者神全”的命题后,酒便成了历代文人的精神寄托,成为诗歌的灵魂,注入诗词中。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中国、在西部,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更有着诗酒趁年华洒脱与豪迈。我不知道,那些年留下传世之作的诗人是否曾饮过汉武帝钦赐的“九坛春酒”,却能够确认,如今的滨河九粮液,在甘肃人心中,是继黄河、敦煌莫高窟、《读者》杂志、兰州牛肉面之后的又一代表甘肃的名片。

这一次,来到滨河九粮液的诞生地,在浓郁的酒香中,从神州制曲车间到酿酒车间,从万吨酒库到万亩高粱原材料基地,一步步寻根溯源,走进滨河九粮液的前世今生,探寻这段用时间酿造的陇上传奇。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九粮九轮,传世工艺

地处西北的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这里良好的气候和水土条件,自古就是甘肃的“粮仓”。立足于张掖的滨河九粮液,有着自己的原材料基地,也有着甘肃“粮仓”的底蕴。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九粮酿造,高粱、小麦、沙米、大米、糯米、黄米、黑米、绿豆、豌豆,九种粮食的选择不只是数量的简单添加,更是经年探究,科学配比的结果。高粱主香浓,大米增净爽,小麦主烈性,糯米增绵甜,豌豆、黑米调和口感,绿豆、黄米、沙米增醇厚,九种粮食,各主其味,各呈其香,最大限度释放自己的能量。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九轮发酵,“高温制曲、高温堆积、泥池发酵、轻水入窖、长期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精心勾调”,九个轮次的科学发酵,621道关键工序,399天发酵周期,999天贮存周期,其工艺的复杂程度、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九粮九轮酿造工艺在传承汉代御制九坛春酒法精髓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生物酿造的高新技术,具有“六高、四多、三培、一长”的显著特点。九粮酿造,九轮发酵,数字上的极致与时间上的等待,成就了中国酒坛自成一派的新经典,独特的“九粮香型”白酒风格。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曾经献酒边卒尝,去疾提神忠烈彰。汉武狼毫题御赞,骠骑骁勇军魂香。”滨河九粮液,散发着边塞独有的酒香,恢弘、豪迈、苍凉。进入园区,无论是在室外徘徊,细数路边的酒坛,还是走进制曲车间、酿酒车间,抑或是万吨酒库,都不由自主的沉醉于浓郁的酒香之中。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被牡丹环绕的曲神祠中拜一拜神农氏,然后,走进神州制曲车间,近距离感受滨河九粮液的特殊制曲工艺。虽然在最后,对制曲工艺依旧只是一知半解,却记住了滨河九粮液通过神八、神九飞船将曲料带入太空进行诱变的独特过程。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走进酿酒车间,似乎是从现代回到了从前,传统的酿酒方式,汗水的挥洒,一地的酒香,让我触摸到了原始的温暖,呼吸到了最初的纯粹。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然而,最夺目的,依旧是窖藏酒库。数量惊人的储酒陶坛,是对我们视觉与味觉的双重征服。在酒库中探寻每一坛老酒,虔诚的陶坛诉说着时光,铭刻着每一坛酒的年龄,10年、20年、30年,乃至更为久远。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滨河九粮液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师为我们现场开坛,为我们讲述每一坛酒的故事,带我们品尝10年、20年、30年的原浆酒,喝一杯九粮荟萃的稀贵琼浆。经过岁月沉淀,老酒色渐微黄,厚重浓香,时光不老,酒香不散。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在酝酿了边塞诗的地方,诗酒趁年华

作者简介:觉非行记,自由摄影师,旅游自媒体。

新浪微博:@觉非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