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誰能真正做到"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

古代,文武雙全的有很多,尤其是宋代更是不少文人具有武將的本領,如范成大、趙匡胤、辛棄疾等等。真正能做到"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馬上定乾坤"的英雄,第一個想到的是曹操,其次辛棄疾,另一個是王陽明。當然還有很多能人輩出者,這裡就說這三位英雄。

古代誰能真正做到

曹操一代梟雄,大文豪一個,文章詩歌可見其雄心萬丈,如他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其遠大抱負不言而喻。小時候最討厭的人物之一就是曹操,隨著越來越大,反而是最佩服的一個人。真膽色之人,就如他自己所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古代誰能真正做到

曹操,一個小小的郎尉出身,在平定黃巾之亂中嶄露頭角。東漢末年,董卓亂華,刺殺董卓失敗後,開啟了梟雄之路。前期拜居在袁家,後來自己拉起旗號,最終"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內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割據勢力。對外降伏南匈奴、烏桓、鮮卑等族,統一了中國北方。三國之中最大勢力,劉備和孫權需要結盟才能抗衡。有名仕許邵評價:"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古代誰能真正做到

南宋將領辛棄疾,估計大家對這位大文豪一點都不會否定。辛棄疾的千里"鋤奸"更是一絕。

古代誰能真正做到

當年,辛棄疾在河北義軍首領耿京手下任職,其引薦的義端,後來投靠了金人。此人可不像其姓名,辛棄疾得知此事,沒少吹鬍子瞪眼,聽完立馬穿上鎧甲,帶上佩劍,整裝人馬。千里奔襲而來,三天後提著義端等人頭而歸。和其壯舉,領五十位騎兵,就敢在五萬人的精銳中,策馬奔騰,取上將首級,聞名於關內外,當今皇帝聽了都一連三聲驚歎!辛棄疾果然名不虛傳。

古代誰能真正做到

王守仁,陽明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是追尋到孟子。他的"龍場悟道"的結論一直被當事和後世之人討論,其文學能力在儒學中顯而易見,對日本和東陽影響特別大。

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其父輩幫助朱棣謀反,並且雙方約定平分天下。如今自己偏於一方,最終兒子還是反了,經營多年,有十萬兵馬,結果被一個個小小的縣丞用了疑兵之計打敗,一個縣城的兵力除了衙役鋪頭和守城的幾千將士,哪有什麼人?

古代誰能真正做到

四處散播消息稱朝廷派兵八萬,加上兩廣兵馬號稱十六萬,準備進攻寧王老巢,還故意洩露情報。結果朝廷並未派什麼兵馬過來,僅僅歷時35天的寧王叛亂就宣告結束。

據說,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只有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參考資料:《宋史》,《金史》,《明史》,《後漢書》,《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