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鐵錘”擊碎“勇敢的心”(中)

1297年7月17日,蘇格蘭財務官休·格雷辛翰獲悉,威廉·華萊士大軍在賽柯克森林集結。格雷辛翰同諾森伯蘭郡的貴族們決定出兵征討華萊士,他們的軍隊以亨利·珀西和羅伯特·克利夫德所部為主力,他們在羅克斯堡紮營等待內的到來。在英軍等待之時,華萊士迅速移師北方和安德魯·莫里會師,幷包圍了鄧迪和斯特靈兩城堡。得知兩地被圍之後,約翰·德·沃勒內率兵從羅克斯堡出兵斯特靈,其後休·格雷辛翰、亨利·珀西和羅伯特·克利夫德率領的後續部隊跟隨。9月9日,包括詹姆斯·斯圖亞特和倫諾克斯伯爵馬爾科姆等,蘇格蘭親英貴族趕到了沃勒內軍中,他們是被格雷辛漢招來給英格蘭人充當嚮導的。

“蘇格蘭鐵錘”擊碎“勇敢的心”(中)

而華萊士義軍先趕到福斯河北岸,佔據了奧奇爾山上的有利地形,以山頂的克雷格修道院作為大本營。此時,蘇格蘭正規軍已經不復存在,在斯特靈迎擊英軍的這支隊伍,只是烏合之眾。莫雷的六千北方部隊裝備較好,有部分正規軍,還有百餘名裝甲騎兵。不過華萊士的一萬人,則全部由平民組成,加上一些貴族的小勢力,裝備參差,也沒有受過軍事訓練,他們僅有著狂熱的愛國之心。

再看另一邊由蘇格蘭總督約翰·德·沃勒率領的英軍也趕到了福斯河南岸,與斯特靈守軍會合。這時英聯軍已有一千重裝騎兵、三萬步兵、三百威爾士長弓手。英軍不僅在數量和裝備上有絕對優勢,並且經驗豐富、士氣高昂。


“蘇格蘭鐵錘”擊碎“勇敢的心”(中)

斯特靈城堡


兩軍就隔著蜿蜒的福斯河兩岸對峙,這是一個宜守不宜攻的戰場。鬆軟的溼地令英格蘭的重裝甲部隊無法展開戰鬥隊列,而北岸雖有一段人工砌築的堤道但非常狹窄。福斯河上,的一座木橋只能容納兩名騎手並行,附近的河口淺灘只有低潮時才可以勉強涉渡。雙方,都有不少困難,加上即使到了對岸還要背水仰攻山上的敵人。因此,兩軍皆不敢貿然進攻。華萊士和莫雷嚴格約束著躍躍欲試的部隊,在距橋頭半英里外的山坡上列陣靜候,保持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英軍統帥沃勒也看到了這一點,其實他也並不想蠻幹,因為愛德華一世已經批准了他的退役申請,不過繼任這費茨—艾倫(Brian Fitz-Alan)還在趕赴戰場的路上。

拖時間的沃勒派了兩個修道士過河勸降,聲稱可以既往不咎。華萊士回答到“我們來不是求和的,而是為自由而戰。”

在英軍召開的會議上,得到這樣的英格蘭騎士們紛紛請戰。其中一名在伊文投靠英軍的蘇格蘭貴族理查·倫迪爵士,謹慎地提議分給他500騎兵和一些步兵,從淺灘繞到蘇軍背後發起衝擊,然後主力再從正面過橋夾擊。不過可能是出於對變節者的不信任,多數英軍將領對倫迪的計劃不屑一顧,以不宜分散兵力為藉口拒絕。軍團中地位僅次於沃勒的休·克萊辛翰更站出來責怪拖延戰事是“浪費俸祿的行為”,這番言論讓瓦倫等主張穩妥的將領無言以對,畢竟只是面對一群烏合之眾,再堅持謹慎就有點示弱的感覺了,所以進攻的事宜就這樣在吵鬧中作出決定。


“蘇格蘭鐵錘”擊碎“勇敢的心”(中)

斯特靈橋


9月11日上午,英軍身穿華麗鎧甲與戰袍,高舉各色旗幡,排成雙列縱隊,小心翼翼地走上福斯河的木橋。華萊士和莫雷則站在克雷格修道院的最高處,觀察著敵人,等待恰當的時機發起衝鋒。山坡上戰意沸騰的一萬六千名蘇格蘭義軍等待首領的命令。

首先過橋的英軍密密麻麻擠滿了狹窄、泥濘的橋頭。沒等英軍全部過河,11點鐘,蘇格蘭人吹響進攻號角。狂暴的蘇格蘭士兵如山洪爆發一般湧向山下英軍。同時,一支精銳分隊直奔橋頭繞後從後續英軍中殺出血路,封閉了包圍圈。

起義軍兇猛而迅速衝擊,英軍先頭部隊立時被打亂了陣形驚慌失措,遍地的沼澤和泥塘令重裝的他們難以施展反擊。瞬間潰退到了堤道和橋頭東南的河曲,無法奔跑衝擊的騎兵只能笨拙地原地掙扎,被敵人的長矛刺成蜂窩。正在此時,蘇格蘭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河堤衝來,指揮重裝騎兵的馬默杜克爵士羅伯特·德·茨溫格立刻穩住陣腳,把自己的矛頭指向了迎面而來的蘇格蘭騎兵。

“蘇格蘭鐵錘”擊碎“勇敢的心”(中)


英軍裝備精良的重裝騎兵輕而易舉地擊潰了輕裝的蘇格蘭騎兵,經驗老道的茨溫格並沒有對潰退的蘇格蘭騎兵窮追不捨,因為他已經覺察覺敗局已定,愛德華國王和薩里伯爵的旗幟全都沒了蹤影,四周堆滿了英格蘭士兵的屍體,蘇格蘭人佔領了橋頭切斷了自己的退路。頃刻間,他的外甥也在他的鞍前倒了下去,憤怒的茨溫格率領他的部下衝擊據守的橋頭的蘇格蘭人,終於在蘇格蘭人包圍中殺開了一條血路。當茨溫格返回南岸之後,他立刻下達了拆毀斯特林橋的命令。斯特靈橋被拆毀之後,滯留在北岸的英軍將士們陷入了絕境,還有一些士兵脫去盔甲由水路逃脫,但是直接跳下去或在擠撞中落水的則被本來保命的鎧甲拖下河底而失去性命。

站在南岸的沃勒望著這血肉橫飛的戰場,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部下像牛羊一般被驅趕和屠戮,也已無力迴天。在僅有的渡河木橋被拆斷,潮水淹沒了涉渡過河的機會,南岸的英軍無法解救對岸身陷絕境的同袍。本有的三百名威爾士精英弓箭手,如果不冒險過河,應該還可以用箭雨來滯遲和殺傷密集衝鋒的蘇軍,給同伴一些支援吧。只可惜他們也同樣被困在北岸的泥潭中苦苦掙扎,自身難保。

到中午時分,戰鬥基本結束,沃勒留下親信威廉·費茲·沃裡內和少數人馬繼續防守斯特靈,自己則率殘部狼狽逃走。雖然他曾經許諾十個星期內帶援兵回來,但最後連頭也沒回過。得勝的起義軍等潮水退去,從淺灘涉水掩殺過來,追擊英軍,直到鄧巴附近才收兵,沿路上還有大批的蘇格蘭人聞風而至,四處搜索截殺戰敗的英兵。

“蘇格蘭鐵錘”擊碎“勇敢的心”(中)


最終“斯特靈之戰”擊殺英軍5千餘人,蘇格蘭人照例不抓俘虜,英軍無一生還。不想浪費俸祿的休·克萊辛翰如願以償再沒有浪費過王國的俸祿,他為自己魯莽的發言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在此次戰役中,蘇軍也有不少損失,華萊士的好友,起義軍另一位領袖莫里在斯特靈戰役中身負重傷,不久後去世了。自此威廉華萊士成為了整支軍隊的唯一領袖,蘇格蘭人將他冊封為騎士併成為蘇格蘭的護國主,地位僅次於蘇格蘭國王巴里奧爾,加上巴里奧爾當時已成階下囚不在國內,威廉.華萊士就這樣初涉政壇。

《蓋斯巴勒的沃爾特編年史》記載了斯特靈橋慘敗在諾森伯蘭郡的百姓當中造成的恐慌:“諾森伯蘭的人們都嚇壞了,一家老小揹著自己的全部傢俬,驅趕著自己的牲畜背井離鄉。逃難的人群在紐卡斯爾以及其他北方城市隨處可見。”(《蓋斯巴勒的沃爾特編年史》304頁)。

蘇格蘭局勢的迅速惡化完全超出了愛德華的想象,愛德華決定讓約翰·德·沃勒堅守蘇格蘭,同時命令約克郡長羅伯特·克利夫德和十三名北方領主前往增援。又命令那些已經臣服自己的蘇格蘭貴族協助英格蘭駐軍平定“叛亂”,親英蘇格蘭貴族的勢力很大,加上鄧巴的帕特里克在達勒姆主教安東尼·德·貝克的支持下向華萊士宣戰,結果都被打得一敗塗地,華萊士乘勝奪取了鄧巴,接連勝利令華萊士軍隊到了最頂峰的階段,蘇格蘭境內再也無人敢挑戰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