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现如今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忽略孩子的感受,忽视掉孩子的隐私。在父母们看来,孩子是他们生出来的,养育大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不应该有什么隐私可言。但实际上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任何人都有隐私权,没有人可以用任何形式去伤害他人的隐私。

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王女士家中有一个8岁的儿子,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王女士和丈夫都会尽可能的满足儿子的各种需求,时不时的还经常给孩子零花钱。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更是如此,对宝贝孙子更是有求必应,孩子的零花钱从来没有缺过。

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由于王女士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能乱花钱,所以孩子从小有知道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不买,对没有花完的钱还会放在存钱罐里存起来。但是考虑到孩子年纪还小,长期保存那么多的钱未免让王女士和丈夫担心,生怕孩子拿钱学坏。

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王女士和丈夫趁着孩子不在家偷摸地砸开了孩子的存钱罐。虽然知道孩子平时攒下的钱不少,但砸开存钱罐后王女士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从一百到一块,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钱盛了满满一罐子。

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孩子回家后看见自己的存钱罐被砸开,自然很不高兴,仿佛自己的小秘密被人偷看了一样。对于王女士的这种行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知道后也是极不赞成,被长辈们好好的教训了一顿。

隐私权是公民对以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的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权。

显然王女士和丈夫的行为属于侵犯孩子隐私权的行为,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像王女士一样不分是非,侵犯孩子因此。优秀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先学会尊重孩子隐私。

伤害孩子的隐私权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危害呢?

1、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就是自信心。孩子希望有一定的独立性,希望自己的某一领域不受干预,这正是有自信心的表现。做错了事,想偷偷改;学习落后了,想暗自追上去,这也正是不丧失自信心的表现。轻易地破坏他们的这种希望,侵犯他们这方面的隐私,就会无意中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

2、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隐私常常包含个人的缺陷(包括生理、行为等方面)、错误、失算,是孩子自尊心遭到打击的记录。如果把自尊心比喻为花瓶,隐私就是瓶上的细小裂纹,所以做父母的更应细心保护好这个花瓶。随便暴露孩子的隐私,甚至当众宣扬,这无异于敲打这个有裂纹的花瓶,让孩子无地自容,把孩子的自尊心敲碎。

3、麻痹孩子的羞耻心

宝妈擅自做主砸开儿子存钱罐,孩子“身家”让父母震惊

孩子因知羞耻才把某些过失、缺陷看作隐私,随便被揭开、公布、宣扬,孩子起初还会觉得难堪、痛苦,以后便会麻木了。俗话说破罐子破摔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