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當中,看到皇帝臨朝的時候,官員們手拿長條形的板子,奏事應對。那麼,這個板子是用來做什麼的?歷史演變如何?為何到了清代就沒有了呢?

這個板子叫“笏”,也叫“笏板”,後代也稱之為手板、玉板或朝板,其誕生的年代久遠,最遲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存在,並且在當時就對笏板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禮記》是對先秦典章制度的記載,其中《禮記·玉藻》中,關於笏板的功效、使用和規範,有著多處記錄。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笏板最早並不是大臣專用,而是從天子到官員,都使用的隨身配飾。其功效有三個方面:第一主要是作為身份的象徵,第二奏事應對和記錄君主言行,第三是起到遮擋作用,以顯示恭敬。


《禮記·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古代文本沒有標點符號,因而經常引起歧義,此為筆者斷句,以前資料標點為“士竹本,象可也。”),這段話說明,笏板從天子到諸侯以及士大夫都有笏,並且天子(周天子)用的材料是美玉,諸侯王用的是象牙,大夫(世襲貴族)用的是鯊魚紋飾(魚須文)的竹子,士(依附於世襲貴族的下層貴族)用沒有紋飾的竹子,並且大夫和士的笏板,下部可以用象牙板。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關於笏的長度,同樣有規定,《禮記·玉藻》:“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殺六分而去一。”,商周時期的度量衡和如今不同,商代一尺合今16.95釐米,周代一尺合今23.1釐米,因而,按照《禮記》規定的形制,那時笏板的長度大約45釐米到60釐米,中間寬5釐米到7釐米,然後按照諸侯、大夫、士的層級,依次減少1/6。

那麼笏的形狀是什麼樣子呢?《禮記·玉藻》:“天子搢挺,方正於天下也,諸侯荼,前詘後直,讓於天子也,大夫前詘後詘,無所不讓也。”,意思就是,周天子插在腰間的是正方形的玉挺,諸侯王用的是“荼”,形狀是上端兩角呈圓形,下端兩角呈方形,這是表示諸侯降於天子;大夫用的笏板,其上下四角都是圓的,這表示大夫既要比周天子規格低,又要比諸侯王稍降。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由上可以看到,笏板的第一種功效,主要是身份的象徵。而第二個功效,則是作為奏事應對《禮記·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造”的意思是“到,上前”,可以看出,由於在君主面前應對籌劃,指指畫畫,為了顯示禮節,奏事先用笏,便用雙手執笏,表示尊敬。並且聽到君主頒佈命令後,記錄在笏板上

而第三個功效就是遮擋作用《禮記·玉藻》:“笏畢用也,因飾焉。”,這裡的“畢用”解釋有點難度,很多人認為是“完畢”的意思,筆者認為不當,應該是“畢”通“蔽”,表示“遮擋”的意思,這樣翻譯通順,大意為:因為笏板是用來遮擋(朝見君主)的,因而在背面進行雕飾以顯示美好,(正面則是為了記錄,因而空白或者寫字)。由此看到,笏板還起到遮擋作用,以顯示對天子的崇拜尊敬。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而關於笏板的適用場合,《禮記·玉藻》也有說明:“見於天子與射,無說笏,入大廟說笏,非古也。小功不說笏,當事免則說之。”,這段話最難理解的是“說”,筆者理解為:朝見天子和參加射禮,不需要插笏板,因為不是奏事;進入太廟祭祀場合,攜帶笏板也不符合古禮;小功以上的服喪期,官員可以不插笏板(因為有精美的紋飾),如果免於服喪則可以插笏。

然後是笏板的使用《禮記·玉藻》:“既搢必盥,雖有執於朝,弗有盥矣。”,將要使用笏板前,必須先盥洗,然後將笏板插在腰帶上。笏板插在腰帶上後,即便是上朝朝見,也不需要再次盥洗。這裡表明,笏板是隨身配飾,在佩戴以前要盥洗,佩戴上以後就不需要重複盥洗了。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永元十年執笏圖畫像石

以上是關於笏板的形制、材質和功效,以及使用場合和程序的先秦禮法。關於“笏”的詞義,東漢末年劉熙(字成國)的《釋名》解釋∶“笏,忽也,備忽忘也。”,其實這只是指出了其中一種功效。而鄭玄(字康成)則解釋:“曶者,臣見君所秉,書思對命者也。君亦有焉。”,則指出了另外一種功效,並且指出“笏”也為“曶”,然而最重要的身份象徵均未提及。

東晉範寧注《春秋榖梁傳集解》,其中《春秋穀梁傳·僖公三年》:“陽穀之會,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範寧注∶"搢,插也。笏,所以記事也。",由於笏板是插在腰帶(紳帶)之間,後來就成為搢紳,東漢鄭玄在注《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時,引用漢代鄭司農(鄭眾)解釋:

“晉讀為搢紳之搢,謂插於紳帶之間,若帶劍也。”,這也是後代“搢紳士大夫”的出處,指插笏板配飾於紳帶,延伸為身份象徵,再後來縉紳和搢紳通用。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雖然隨著東漢造紙工藝的不斷改變,紙張已經成為言行繪畫的主要記錄載體,然而笏板並未消失,由於朝廷官員的頻繁使用和配飾,反而主要成為高級官員的身份象徵,同時,還

延續了商周時期的材質代表身份的高低

南北朝時期,五品以上通用象牙,六品以下,兼用竹木笏板,如《北史·李穆傳》∶"其一門執象笏者百餘人。"是說,一家有百餘人位居高位。到了唐代,笏板以詔令形式成為正式制度,《舊唐書·輿服志下》:“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詔五品已上執象笏,已下執竹木笏。舊制,三品已下,前挫後直,五品已上,前挫後屈。武德已來,一例上圓下方,其日敕。”。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閻立本《步輦圖》

隨後略有改變,“開元八年九月敕”頒佈詔令:“諸笏:三品已上,前屈後直;五品已上,前屈後挫,並用象;九品已上,竹木,上挫下方。男以上聽依品爵執笏,假板官亦依例。”。同時,唐代還對官員的服飾配龜以及服飾顏色進行規定,“職事三品已上龜袋,宜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服飾顏色三品以上紫衣,五品以上朱衣,七品用綠色,九品用青色。


唐代還有個趣聞典故,那就是“笏囊”,《舊唐書·列傳·四十九·張九齡傳》:“故事皆搢笏於帶,而後乘馬,九齡體羸,常使人持之,因設笏囊。笏囊之設,自九齡始也。”,意思是由於前人把笏板插在紳帶上,然後再騎馬,宰相張九齡身體羸弱,不方便,便讓僕人攜帶笏板,後來就因此用布囊攜帶笏板,沒想到竟成時尚。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元代 永樂宮壁畫

宋元明時期沿用唐代服飾規定,官員笏板顏色和服飾相匹配,服朱衣者用象牙笏板,服綠衣者用槐木笏板,《明史·輿服志》記載:“一品至五品,笏俱象牙。……六品至九品,笏俱槐木。”。這樣,在朝廷各種場合,按照服飾和笏板材質,立刻就可以區別出官職大小,也利於禮官安排相應的排序位次。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中寫道:

“大母……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可見,象笏不但是身份的象徵,而且世代傳承保存。

而到了清代,笏板被徹底取消,又是什麼原因呢?筆者看到大部分資料都這樣解釋:“滿族人是以騎馬為主,手要拿鞭子牽馬繩,空不出手來拿笏,於是就不用了。”,筆者感覺到這樣解釋太隨意並且太富於想象。因為笏板是用來上朝用的,您聽說過誰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宮騎馬?豈不是開玩笑?!因而多說一句,現在的不少歷史文章很多都是胡言亂語,沒有一點嚴謹的歷史考據精神。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那麼真實原因何在?以筆者揣摩,主要有四點:

第一是清朝滿洲人統治,因而儘可能摒棄漢人傳統,延續滿族人風俗,而在滿族議政傳統中,從未有過笏板一說,況且清初大臣主要是滿族人,因而並非是廢棄笏板,而是從來就沒有過,並且後來這一禮制就沒有被提出來。

第二,清朝皇帝,大多比較勤政,對大臣的升遷,很注重口才和應對能力,因而用笏板顯得缺乏主見,應對遲緩,很難受到重用,因而漢族大臣也入鄉隨俗,不再使用笏板。

第三,服飾制度的演變,清代官員的朝服,多為袍服,沒有明代以前的那種腰帶,因而插笏無從存在。

第四,紙本奏章成為朝廷議事的主要形式,許多需要討論的話題,大多都以奏章文稿形式上奏給皇帝,因而不需要再用笏板提醒。


以上四點,使得在清代笏板禮制沒有延續,從此,笏板成為歷史,然而搢紳士大夫卻流傳了下來,成為身份的象徵。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2020/4/13榆木齋

《禮記》西漢 戴聖

《史記》漢 司馬遷

《釋名》東漢 劉熙

《說文解字》東漢 許慎

《春秋榖梁傳集解》東晉範寧

《南北史》唐 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 劉昫等撰

《明史》趙繼鼎等纂修

古代官員上朝攜帶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為何廢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