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大家好,我是小高同學,去年剛剛參加完高考,雖然平時喜歡玩,耽誤了自己的英語成績,不過還好最後數學也算滿意,考到了

134分。

其實,這算是一個比較高的分數了,因為選擇題2個壓軸,填空題1個壓軸,這算下來都已經有15分了,這15分是非常難拿的,後面圓錐曲線的4分,導數的5分,和前面的加起來一共是24分,這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去做練習,如果你基礎不好的話,這是相當不划算的一種選擇方式。

那麼,現在只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了,我們普通的學生應該怎麼去逆襲自己的數學呢?我來給大家3點建議,每天去練習,肯定沒有問題的。(如果是學霸的話,看到這裡就可以退出去了,你們應該多花時間攻克難題)。許多的朋友留言,希望我分享一點點學習數學的方法,今天我就把資料都收集好,送給大家滿滿的乾貨。

01 每天做一套選填題綜合訓練

①難熬期

剛開始的第一週,開始做這個綜合訓練,異常難熬,因為做一套下來得50分鐘左右,越做越不會,越寫越難,好不容易做完了,去參考答案,往往是一片飄紅,都是錯號。給大家放2張剛開始做這個訓練的圖片: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選擇題很多是蒙的,填空題幾乎全軍覆沒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填空題依舊是不會

裡面能看出我基礎真的很差,但是沒辦法,高考數學這幾年來,本身就很難,我就硬著頭皮去看著解析,修改答案。

這是一個比做題更辛苦的事情!因為基礎薄弱,裡面看到的知識點,都感覺好像從來沒有遇到過,就在筆記本上修正答案,這個工作,一做就是3個小時。沒錯,就是改錯題,僅僅16個小題,剛開始需要耗費我將近4個小時去完成它。

第一個階段差不多是有一週的時間,會非常的難熬,因為自己會感覺明明別人不到1個小時就做完的事情,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挫敗感很強。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讀到了這裡的話,我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給你們一點點信心,雖然聽起來很雞湯,但是請你無論如何,先堅持一週去試試,不問結果,就做到這個事情就可以了。

②自我滿足期

一週過去了,所有的工作果然沒有白費,自己開始懂得題型的套路了,起碼前10個選擇題錯不了,前三個填空題也差不多了,這已經比我自己給自己的預期要好很多了。大家看一下成果: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能看出來,大部分都是對的

這個時候,80分應該能拿到70分左右,因為選擇題後兩個,自己慢慢會運用排除法了,一般運用了排除法之後,做題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

此時的我,做完這一套選填題已經用不了50分鐘了,大約在35分鐘左右,不要小看這15分鐘,這15分鐘足以給後面的大題多出很多思考思路的時間。

因為後面的大題除了圓錐曲線和導數之外,基本上是不允許你自己去失分的

同時,你們也能看到後面的這幾個選擇題,旁邊也慢慢多了些批註。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因為在一週之前,我的基礎知識非常不牢固,很多的知識點根本不知道,只能參照解析,把它抄在摘抄在筆記本上面做一個彙總,但是知識點固定的考點也就那麼多,在做完一週大約七八套試卷了之後,大部分的知識點在大腦中應該也有一個固有的體系。這也是我為什麼一定讓大家堅持一週的原因。

此時的我已經不需要再去鞏固知識點了,我已經能把知識點熟練的運用在題型之中了。這個時候我要做的就是發掘每一個題的不同思考方式,我把它批註在旁邊,就可以利用每個題中間很小的空間,寫一下我的思路,這樣更方便自己查閱和往後的歸納題型。
這個時期大約能持續10天,我們的效率會非常的高,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飛躍。

③自我懷疑期

這個時期非常的難熬,甚至是比第一個階段還難,因為自己會突然間發現,自己好像還是什麼都不會,做題的錯誤率又開始上升了,甚至前十個選擇題也開始大面積出錯。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前三個選擇題錯2個,會讓心態特別崩

這個時候就會自己想,是不是因為自己粗心了?但是其實和粗心沒什麼關係,因為在未來的幾天裡面,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次數多了,就不能簡單的歸納為粗心了。

這個時期會持續大概半個月,沒錯,聽起來確實是很殘忍,但是沒辦法,如果這半個月你開始不跟著自己的節奏走的話,你前期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費的,你甘心嗎?

我身邊不是沒有這種例子,一個女孩學習還挺好的,一直認認真真的,就是在這個時期,心態崩了,放棄做每天一套選填題的計劃。結果呢,明明數學還可以的一個人,高考只考了101分,這個時候,你們就要問了,為什麼她選擇放棄,她去幹嘛了?

這其實是一個好問題,這個女孩的英語非常的強,從來沒有下過135分,她本人也引此為傲,所以就選擇在最後幾個月裡面,不學英語了,來一起刷數學題。但是她沒有度過自我懷疑期,轉身又去選擇提升自己擅長的英語去了,最後高考考了多少,我記不清楚了,我覺得再高,應該也高不過145分吧,為了不到10分的成績,把30多分扔掉了,很不划算。

這其實也牽扯到一個心理問題,我們應該迎難而上,還是及時放棄?

我相信親愛的學弟學妹們,讀到這裡應該也已經知道答案了,所以呢,我希望你們可以堅持堅持,這個時期不也就半個月嗎,哭一哭,咬咬牙,就過去了。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看著這些錯誤,就要相信自己可以戰勝它

④自我飛躍期

我們可以算一下前面三個時期得花費多久的時間,7+10+15=32天,也就是四捨五入一個月,如果你從現在開始的話,恭喜你,可以獲得將近兩個月的自我飛躍期,你就可以每天只花40分鐘的時間,也就是一節課的時間,鞏固選填題就好,這個時候做題和總結都可快了,而且每次做完都會有一種成就感!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看著滿卷飄著紅對勾,是不是很開心呀

02 大題每天訓練3個組合

這一塊其實沒什麼可以強調的,但一定記住,要先把上面的小題做完,再去做大題,因為大題知識點相對集中,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去總結一些屬於自己的模板,屬於自己的答題佈局的設計。

而且小題裡面的知識點是服務於大題的,只有你把小題的所有知識點掌握了,你做大題才不會手忙腳亂。所以我的建議是要把上面的小題做到第四個階段了,之後再集中時間去做大題,大題是用來提高速度的,而不是來提高準確率的。

我們在數列和三角函數中會隨機出一道題,然後空間幾何有一道題,概率題會有一道。這三個題是比較基礎的題,它是要求我們一分都不失去的。

但是近幾年,這三個題呈現出來了一種變難的趨勢,裡面的題型慢慢的在創新,而不是像之前我們做一道題,就知道他應該按照什麼步驟走,就像背公式一樣,現在不是的。

只有把把速度提高上去了,我們才會有時間去做大題。我記得小題做到最後,我差不多可以在20分鐘到25分鐘之內把小題給完結掉,因為你學會了非常多的方法,最好用的就是排除法,可以快速的鎖定答案。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每天三道,不佔很多時間的


這三個大題,雖說現在有變難的趨勢,但是12分,你10分總是要拿到的,每天要把這三個題型加上後面的一個選填題,這四個題不停的做三個組合變化,每天做一套(外面的市面上有賣這種題的,所以不用自己浪費時間去找題)。

運算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很多人因為粗心,運算不對,這幾個題有一個特點,如果最後的結果不對的話,我聽說是要扣一半的分的,所以說希望大家把運算這一塊兒要做紮實。

03 用技巧來做圓錐曲線和導數

①圓錐曲線怎麼得8分保底

近幾年來一直考的是橢圓與直線的知識,其實第一問都很簡單,無非是讓求焦點,或者利用abc之間的關係去求某一個的值。

第二問的話,無論問題是什麼,大家做過很多的題之後,都會發現一定會讓橢圓方程和直線方程進行聯立,得到一個方程之後,再用公式得到X之間的關係。

思路很明確,但是太難算,總算錯,而且很浪費時間,那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

大家應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點硬解定理,但是搜索網站上,把這個定理表達的非常的晦澀,以我們的知識就很難看得懂,於是,我給大家送上一張我當時做計算的圖: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是不是超級簡單?

希望大家好好記住這個公式,差不多做六個大題,就能輕輕鬆鬆記住並且運用了,我當時高考確實用上了,節省了我不少時間。

②導數怎麼提升?

求導,大家肯定是要完全練熟的,因為這幾年的求導很難,裡面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果求導求錯的話,後面的作答,閱卷老師是不會看的。

再就是極大值和極小值的判斷,這些其實都是很模板化的,只要運算不出錯,應該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給大家2張我總結的圖吧: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希望大家先去理解這個組合題


我1個女孩3個月把數學從90分提高到134分,淺談如何逆襲高考數學

這4問幾乎涵蓋了所有考法

總結來說,就是求導、單調性、構造函數、轉化與化歸思想。這個展開來說的話,又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涉及的知識面非常的廣,等到剩一個月的時候,會做一個專題來給大家分享,現在大家就是好好完成小題部分,後面大題不要生疏就好。

04 總結

相信我這次的分享,能給很多現階段迷茫的弟弟妹妹們一點方向,一定要相信自己,你看當時的我,數學也不過如此,但是確實用了很短的時間,實現了彎道超越,我可以,你們當然也可以!(為了你們方便收藏,我把我的水印去掉咯)

希望你們高考加油!考出一個自己滿意的成績!

(碼字不易,整理自己去年的素材也不容易,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一下 ,然後希望這些東西是可以幫助到大家的,個別自媒體轉發給更多需要的人可以,要是抄襲,就不太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