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人们常说“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的人心”。

这句话告诉我们,套路比真情更得人心,在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更能够给我们提供战略性指导,更加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我们一般认为,套路多少有点贬义的意思,给人多少有点不是很舒服的感觉,但不可否认,很多人靠套路做成了很多事,套路很得他们的喜欢。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我们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别人可能不了解情况,还愿意让你套路,可长此以往,当别人知道你的套路后,别人将不再继续相信你。尤其是当别人把你当朋友的时候,你却套路人家,这是不可取的,也会让人留下无情的诟病。

你失去了别人的帮助,这自然加大了你做成一件事的难度,也给你的人品蒙上了一层阴影,自然对你做人做事都是没有益处的。

相反,真情付出能够收获长久友谊,即使暂时不能帮你做成某一件事,但长期积累,自然会有收获的一天。套路可以得到暂时的人心,但真情却可以永葆长久。

因此,与其套路得人心,我们更加相信真情永流传。

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的心;真情是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真情,一个独特的词,它既不华丽,也不优美,却珍藏了人心底最宝贵的东西——情感。一个人可以没有爱情、亲情,但一定会有情感,有一份真情,但真正的真情应该既包括爱情、亲情,也包括战友情、主仆情、主宠情、同僚情等等各种情谊。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那么,我们怎么去分辨真情呢?

有句话说的好:“患难见真情”!

共患难,共同面对生死,对于很多人来说,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感情是刻骨铭心的,也是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我们并不是说平常就看不到真情,我们想说的只是人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谁是真心,谁是表面奉迎,谁才是虚情假意,这时候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也是最纯粹的。

因为在面对困难时,就算是仇人,也能“做到一笑泯恩仇”同仇敌忾,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困难。

《拯救列宁格勒》就是这样一部讲述患难见真情的电影。

最初看到《拯救列宁格勒》这个电影名字,还以为像《血战钢锯岭》、《中途岛之站》、《斯大林格勒》等之类的战争鸿篇巨制,结果发现只是以二战苏德之战为背景,德军围困列宁格勒,企图将列宁格勒的两百万军民困死,为了生存,组织人们逐步撤退的故事,是一个打擦边球的故事。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该电影选取的是德军围困列宁格勒时,作为首批乘坐驳船752从拉多加湖撤退的1500名军民的故事,有点像《拯救大兵瑞恩》的感觉,不过其场面要相对大点,其重点是刻画人物情感多过刻画战争残酷。

电影来源于真实故事,但历史上的这次撤退是一次失败的撤退,如影片的片尾所说:“驳船752号遇难沉没,1200多人丧生,获救200多人。”

从专业角度出发,观看的时候,发现了很多诟病,这导致了豆瓣评分只有5.8分,但这部电影体现出来的那些真情感人故事,还是值得我们称赞的。毕竟这是一次患难见真情的故事,其中具体真情故事有如下四种: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真情一:夫妻爱人之间的真情(格列洛夫与纳斯提亚的患难恋情,纳斯提亚父亲涅夫斯基与母亲玛丽亚之间的相守之情)

格列洛夫与纳斯提亚患难恋情:电影以老年纳斯提亚回忆开篇,有点模仿《泰坦尼克号》的感觉,讲述自己与丈夫格列洛夫年轻时候,面对德军围困,撤退列宁格勒的故事。

格列洛夫对纳斯提亚的感情做到了无时无刻不曾忘记,时刻惦记。从最初格列洛夫背着被等待的战友说辞,去接纳斯提亚,一起乘船从拉多加湖撤退。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再到登船的时候,按顺序应该先是学生跟科学家登船,考虑到自己部队要集合登船,怕照顾不到纳斯提亚,怕纳斯提亚不能及时登船,就主动请假,找借口附送纳斯提亚走绿色通道成功登船。

再到在面对调查官骚扰纳斯提亚,质询她包庇她父亲罪行,格列洛夫主动出来为纳斯提亚解围。即使在面对纳斯提亚质疑自己为啥离开部队,换上海军服时,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一如既往的陪伴。

最后,当驳船快沉没的时候,考虑到安全问题,船长组织妇女跟儿童登船顶,保证他们的安全。这时,格列洛夫恳请船长给自己女朋友留点时间,还是自己女朋友苗条,让她进入其中,以及后来当他将飞机击落后,第一时间是去找纳斯提亚,与纳斯提亚一起逃离沉没的驳船,这种相守精神,是出于对爱人的爱的本能选择。

凡此种种,我们能够看出,危险中格列洛夫最先想到的是纳斯提亚的安全,这是一种对爱人的深情。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除了格列洛夫萨拉与玛丽亚之间的真切爱情外,本片还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爱人之情,那就是萨拉与玛丽亚之间的夫妻相守之情。

玛丽亚与涅夫斯基的相守之情:玛丽亚在面对从监狱中放出的丈夫时候,表现得又惊又喜。从开门看到,到萨拉不能停留太久,给他包裹土豆,离开还不忘给他一串钥匙,说可以请几天假休息。

再到后来读涅夫斯基写给自己的那些信件,眼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感情,再到后来听到邻居说自己丈夫回来了,急促的爬楼,开门找涅夫斯基,那种急切见到自己丈夫的心情,以及打开门寻找后,并没有看到丈夫的那种失落感。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再到当听到码头区域高低被轰炸后,身体一颤,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于自己丈夫的担忧。即使最后自己被冻死了,也没有离开自己的公寓,就是在等待自己丈夫的回来,生怕丈夫回来找不到自己。凡此种种,我们看出,玛丽亚对于丈夫的相守真情真爱。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格列洛夫与纳斯提亚、涅夫斯基与玛丽亚之间在危机关头,并没有抛弃各自,而是选择常相思守,不离不弃。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世界最珍贵的真情之一是爱情,尤其是患难爱情。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真情二:父母子女的家国情怀(格列洛夫与父亲之间的父子家国情怀)

电影除了浓墨重彩讲述上述爱情故事外,还向我们展示了格列洛夫与大尉父亲的父子家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面对危难时,格列罗夫与父亲并没有因为个人感情而不顾家国安危,而是投入到这场危难的战斗中。

电影中最开始我们大家以为大尉父亲让自己儿子换上海军服,登上驳船,是想利用自己的特权去帮儿子撤离,直到后来格列洛夫对于那次谈话的回忆才道出原委。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作为大尉的父亲对格列洛夫说:“752号驳船不适合载人,存在风险。但如果驳船不开航,我明天就会被枪毙,就是这样。我没有其它交通工具,客船也不能进入拉多加湖了。但我们需要疏散人们,所以我坚持要把驳船装到满员,我说我儿子会在船上。我不能取消我的决定。

在面对危险面前,大尉父亲虽然也关心儿子安危,但考虑到给全船人安心,给长官吃定心丸,将自己的儿子放到一艘本不可以载人的驳船,以自己的儿子做人质。

这时格列洛夫的父亲只能侧身迎敌,一面勇敢的承担起责任,细致安排撤退事宜,一面说服儿子留在船上,充当“人质”给上面看,其中的良苦用心只有格列洛夫能够理解。

格列洛夫当然理解父亲,也尽力去保护父亲,哪怕引起纳斯提亚的误会,哪怕面对调查员的刁难,也丝毫没有说出一丁点儿,这是一种责任,这是一种担当。

格列洛夫在每次出现危难时,都是挺身而出,直到最后时刻,即使只有一个人了,也站出来毫不畏惧去迎击德军的轰炸,并成功击落德军轰炸机。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这就是格列洛夫与父亲的家国情怀,在家国面前,没有国,哪来的家。

当最后听说驳船752沉没的消息后,作为大尉的父亲立马亲自驾着小船,不惧风雨去现场查看,当看到铺在水面的杂物,手上捧着那条小狗,眼中流露出的是伤心难过与不知所措,这其中看出对于儿子及其他船上人员的关心。

从这些我们能够看出,作为大尉的父亲与作为儿子的格列洛夫之间的家国之情。面对战争,面对一船的人,面为危险,勇敢站出来,毫不畏惧,体现了那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大无畏的精神。

面对即将沦陷的家国,父子同心,爱国之情涌现,共赴前线,这是一种崇高的真情。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真情三:主宠之情(钢琴家与钢琴之间的不舍之情、米娅夫妇与宠物狗图克之间的主宠之情)

米娅夫妇与宠物狗图克之情:除了爱情、亲情、家国情怀外,电影中还提到了主宠之情。

对于宠物来说,与自己呆的时间长了,自然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了。剧中的米娅夫妇在撤退时,其他东西都没带,唯独带上了自己的爱犬,并且一直带在身边。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即使在最后船即将沉没,要疏散到船面时,面对船员不准带宠物上去时,放弃回到甲板的机会,毅然决然选择留下,陪伴小狗,直到最终沉没海底,保护小狗,直到最后,心爱的小狗图克被格列洛夫付清所救,活下来了。但中年夫妇却因此丧失自己的生命,主宠之情,历历在目,感人至深。

这让我想到了钱钟书为了保护自己家的猫不受伤,用竹竿追赶与自己家猫打架的邻居林徽因家的猫的故事。

钱钟书追赶猫的故事与电影中米娅夫妇护小狗的故事,同样都是主宠之间的深切感情的体现。

电影除了人与宠物之间的真切感情外,还有音乐家与钢琴之间的真情故事。

音乐家与钢琴之人物情:都说万物皆有灵气,动物一样,其他物件也一样,钢琴之于音乐家,就犹如自己的孩子。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音乐家为了保护钢琴,用乐团的命令来保护钢琴,让钢琴能够顺利登船。他精心爱护着钢琴,不让任何人碰触损坏钢琴,即使一丁点儿的破坏,他都不允许。

当有人不小心踩到钢琴时,他立刻训斥他们;当海浪来袭时,他不顾生命安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为钢琴盖上雨布。

即使到最后驳船要沉没了,需要减轻重量时,这位音乐家并没有像调查员一样拿出政府的命令,不准丢弃汽车,心中纵使有千万种不舍,还是毫不犹豫和大家一起将钢琴推入大海。

在那一刻,我们听到了他心疼的说:“小心点,同志们,它其中的一个脚轮不稳了。”他的这一举动,似乎再告诉大家,我们并不是要毁弃钢琴,而只是将它挪动到另一个地方,存放起来。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这一刻让我想到了《海上钢琴师》里面1900独自留在废弃,即将沉没的邮轮上,弹奏钢琴的场景。

钢琴家与1900一样,对钢琴已经产生了深刻感情,对待钢琴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百般呵护,万般疼爱,这是人与物之间的感情。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真情四:战友同僚、敌我战友之情(格列洛夫与中士、德国飞行员与指挥官之间的战友之情、格列罗夫与调查员敌友关系)

既然电影题目是《拯救列宁格勒》,怎么可以少了战争叙述呢?

这其中包括格列洛夫与中士、调查员之间亦敌亦友之情,以及德国飞行员与指挥官之间的战友之情。

格列洛夫与中士战斗之情:格列洛夫与中士相交于沙滩排球,由于格列洛夫一句无意的言语“中士,你是近视吧”,让中士介怀,并不断为难格列洛夫,给他穿小鞋。先是胖揍格列洛夫一顿,并羞辱格列洛夫是靠父亲裙带关系,而自己当上中士,靠的是自己的实力,最后还不忘没收了他的手表。在占据高地时,错把牺牲的其他人认成格列洛夫,并将手表拿出来,提到了格列洛夫,说要大尉儿子,还要带他回家。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他们在运送伤员撤离时,看到格列洛夫将飞机击落后,中士眼中充满了喜悦,营救他们时,并相拥一抱,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一笑泯恩仇”的感情,以前的一切不愉快都在这时化为感动,化为双方都承认对方,都欣赏对方的感情。

调查员之间亦敌亦友之情:调查员在骚扰纳斯提亚,被格列罗夫阻止的时候,决定调查格列洛夫,认为格列洛夫是靠父亲的裙带关系登船,而当逃兵,还想着要调查格列洛夫父子并对格勒洛夫百般刁难。

还用排除法将格列洛夫留在甲板上,亲自审理,并捆绑起来,以防格列洛夫逃离。但格列洛夫并没有脱离,而是在暴风雨到来时,与船员一起面对风雨,清除船上重量,最后,挺身而出,用步枪击落德军飞机,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这一切调查员看在眼里,让调查员对格列罗夫的态度大为改观,我们可以通过最后的对话,让纳斯提亚好好照顾格列洛夫,看出这是莫大的欣赏。

中士、调查员都在危险中,重新认识格列洛夫,这种亦敌亦友的感情,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受得到。

德国飞行员与指挥官之间的战友之情:除了上面提到的战友情外,还有另外一个敌友之情,算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小插曲。

那就是德国飞行员在面对自己的飞机被格列洛夫等人射击,出现故障时,向指挥官汇报,需要返航时,指挥官同意了。

一起返航,在面对飞行员的马上将要坠毁时,指挥官不断安慰飞行员,让他安心。直到看到飞行员那架轰炸机坠毁,指挥官那个动作,我们可以看出,指挥官内心的那种伤心。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电影场景

但军令就是军令,在看到飞行员飞机坠毁后,并没有留给他过多伤心时间,他马上回复心情,毅然决然的返航,继续完成任务,为飞行员报仇。虽然,最后指挥官驾驶的飞机也被击落了,没能完成人物,但指挥官与飞行员之间的战友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让我想起了早段时间上映的《陆战之王》。

大结局时,在面对牛努力被哈维子弹打中受伤后,张能量也只有短暂的伤痛,为了完成人物,立马选择驾驶坦克去追逐哈维。最终,抓获哈维,为国增光,也是为牛努力报仇。

指挥官与飞行员的战友情跟张能量与老班长牛努力之间的战友情非常类似,都是国家情怀下的战友真情流露,既要照顾个人感情,更要服从命令,完成任务。

以上大概就是这部电影危险面前的各种真情,包括恋人之情、父子家国情、主宠之情、战友同僚、敌友之情等感情,感人至深。同时,也告诉我们唯有真情才能永流传。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只要你愿意付出真情,自然你也收获真情!

《拯救列宁格勒》:只有在患难中,你收获的感情才最真,才最难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