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縣:“非遺+直播”激活民族文化產業鏈

“非遺+直播”激活民族文化產業鏈

——織金縣探索文化產業扶貧新模式

□ 貴州民族報記者 羅元濤

“我是來自貴州畢節織金的苗族姑娘,瞭解苗族蠟染刺繡文化,走進苗家人生活,請關注我們的直播間”。

疫情期間,苗族繡娘楊君依然像往常一樣定點出現在直播間。而她的搭檔苗族繡娘楊林先,因疫情,為避免串門,沒有參與最近的直播。

去年11月29日,在貴州省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工作推進會上,楊君和楊林先進行了直播首秀,以直播的方式向全國各地網友們介紹織金蠟染、售賣蠟染非遺產品。

據統計,2019年11月,織金縣婦聯開始著手探索“網絡直播+”精準扶貧的路子。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僅在蠟染刺繡方面,諮詢產品工藝、價格、質量等方面1500餘次,意向簽訂600餘件訂單,網上成功簽訂訂單10餘萬元,總銷售額在原來的基礎上同比增加了2倍。


讓苗族蠟染刺繡

“火”起來

說起用網絡直播來傳承非遺,銷售非遺產品。織金縣婦聯主席黃英告訴記者,“非遺+直播”的設想源於廣州對口扶貧畢節,織金縣婦聯在與廣州企業歡聚集團對接時,設想苗族繡娘通過歡聚集團旗下的YY直播平臺,進行文化傳承及手工藝製作內容的直播,以喚醒公眾對非遺手工藝的共鳴。再通過歡聚集團旗下“一件”電商平臺,手把手教導商家將當地特色產品,通過直播這種更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變現。解決非遺產品銷售難題,帶動當地婦女就業和增收。

這種設想得到兩家相關負責人的一致認可。隨後,織金縣婦聯與歡聚集團開展深度合作,全面推進“內容+電商”雙結合模式,由歡聚集團到織金縣,向苗族繡娘普及直播知識,並指導日常直播。

黃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直播織金非遺只是一個嘗試階段,今後將不斷完善,選擇大眾關心的非遺項目,提前做好準備,加深研究性以及文化影響力,只有這樣才能讓苗族蠟染刺繡“活”在大眾身邊。一方面,藉助YY直播傳播與傳承織金非遺。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走近大眾,吸引大眾,感染大眾,讓織金苗族蠟染、刺繡“火”起來。另一方面,讓這些“身懷絕技”的苗族繡娘跨入直播行業,豐富和提升直播平臺的內容和品質。讓網絡直播更具有社會價值,通過直播講好織金非遺故事,開發更多高質量的非遺產品。


幫助織金

建立直播中心

“YY直播平臺在全球擁有註冊會員七億人,我們結合‘YY直播’與旗下‘一件’電商,結合平臺特性,針對織金少數民族,打造‘非遺傳承+平臺賦能+A.I創新’的扶貧模式。重點在於幫助織金建立起自己的直播中心,發揮當地人的主動性,培養當地主播力量,激發內生髮展力。幫助織金建立直播中心,讓更多織金的蠟染、刺繡作品能通過互聯網走入千家萬戶,用真實的內容場景傳播非遺,並部分幫助實現就業乃至脫貧致富。”歡聚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據瞭解,自去年9月份以來,由織金縣婦聯、織金縣商務局主辦,貴州電商雲運營的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協助組織開展了多期YY電商直播培訓。通過專業培訓,引導當地繡娘入駐國內知名直播平臺YY直播。通過共同打造“非遺+電商”的電商直播新模式,深入有效挖掘優秀苗族傳統文化,幫助“指尖上的芭蕾”織金蠟染刺繡走出貴州,走向全國。

歡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培訓教會繡娘們熟悉直播平臺,用現代化的互聯網工具去傳播非遺,再進行非遺產業的營銷,幫助更多繡娘們脫貧致富。開播的時間會因為直播內容和商業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目前已經有一小批種子主播開始嘗試每天定期開播2個小時,未來我們希望有更多繡娘加入YY直播,讓網民通過織金繡娘直播,瞭解當


民族文化傳播的新趨勢

織金創新“非遺+直播”,傳播民族文化,受到業界專家的關注。

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龍佑銘表示,“見人、見物、見生活”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新發展理念,讓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讓現代設計走進傳統工藝,是傳統工藝振興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直播形式傳播非遺,特別是傳統技藝類非遺,確實為一好手段。通過與傳承人或傳承人群的互動,對講好非遺故事,傳遞貴州好聲音十分有效。通過文化背景的瞭解,知曉其背後的故事,可以增加對項目和作品(產品)的認識,提升體驗感,滿足客戶的求知慾和購買慾。

“通過直播分享自己的故事,改變了叫賣吆喝的方式,更多側重於直播的內容,分享的是文化,傳播的是知識,這要求我們對本民族文化要有更深的情感,有更多的瞭解,要知曉非遺保護知識,與粉絲互動,讓其真正的瞭解我們的文化及價值,要更接地氣,提高傳播效率,把粉絲轉變成客戶。”龍佑銘說。

貴州民族大學教授陳梅也支持織金創新“非遺+直播”的方式。她認為,直播作為一種民族文化傳播的手段已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它比傳統的民族文化傳播方式更直觀、更具參與性和互動性,降低了大眾接觸非遺文化的門檻,特別是這種將傳統變得時尚的新媒體技術能讓非遺文化走進大眾,吸引大眾,更獲得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直播延展了民族文化的空間,推動了非遺產業的商業化進程,對於傳承民族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然而,令陳梅擔心的是直播門檻低,如何保證直播內容的正確性?對此,陳梅給出的建議是,完善直播平臺,提高傳播者素質,專家和相關機構幫助傳播者提高傳播質量,讓非遺直播健康平穩發展。

同樣,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麻勇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出了他的建議。麻勇斌認為,直播在受眾的認知裡存在一些誤解。在“非遺+直播”過程中,希望直播者和內容,是真實、真誠的分享,而不是表演,是可信、可靠的供給,而不是取悅。

麻勇斌點贊這種傳播方式。他認為,“非遺+直播”顯然是一種很有新意的方式。民族文化作為一種寶貴資源,價值認知、價值保全、價值再生、價值聯動,是所有視之為寶的人們的共同願景。文化持有人更是迫切希望把資源變資本、把資本變資金。一切有利於、有助於、有益於此願達成的方式,都應為之點贊。


織金縣:“非遺+直播”激活民族文化產業鏈


織金縣:“非遺+直播”激活民族文化產業鏈


織金縣:“非遺+直播”激活民族文化產業鏈


織金縣:“非遺+直播”激活民族文化產業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