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醫患矛盾少?看完醫生的收入和就診管理,我也想學醫了

醫療重要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但在我國,醫患矛盾經常會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而結果呢,爭吵讓雙方都吃力不討好;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在學醫與否的選擇上了產生了遲疑

而日本呢,作為老齡化的社會,醫療的需求量肯定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日本的醫患環境卻遠沒有國內緊張,甚至很少聽說醫患矛盾在日本發生。為什麼呢?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日本在醫生的福利制度以及就診管理方法兩大方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的醫療環境。

為何日本醫患矛盾少?看完醫生的收入和就診管理,我也想學醫了

----2019年41期----

日本的醫療體制很靈活,為什麼?引入私有制診所,極大地解放的國有醫院的就診壓力。

當然,這也是日本製度的允許,回到國內,受環境限制,私人診所無法落地或鋪開,所以公立醫院才會面臨這麼大的病患就診壓力。

在日本,這種方式稱為"分診"

如果小診所或私人診所無法解決的問題,醫生會開具專門推薦診涵,到大醫院進行進一步的預約診斷治療。

為何日本醫患矛盾少?看完醫生的收入和就診管理,我也想學醫了

另一個釋除醫患矛盾的細節,就是職能分工明確,醫、藥分離

在日本,醫生負責診斷、手術和開處方,而購藥則需要到醫院以外的藥房,拿著開具的處方購置處方藥。而一般的非處方藥,在一些藥妝店就能購買,這些藥妝店也是中國遊客經常光顧的商店之一。

為何日本醫患矛盾少?看完醫生的收入和就診管理,我也想學醫了

所以說,這種制度下,就堵住了醫藥回扣的漏洞,醫生只顧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為何日本醫患矛盾少?看完醫生的收入和就診管理,我也想學醫了

就診流程,也是提升就醫體驗的一環

在日本的大醫院看病,基本都是預約制

,你可以到休息室等待叫號,護士會詢問你的身體狀況,並給你做基本的檢查,如血壓、驗血驗尿等,再把檢查報告送到預約醫生案上。

而所有的費用,都是最後一次性結清,只需一次,並不會像國內的掛號、專家號、藥費、檢查費等分次收取。所以,日本醫療的就診效率非常高

再者,就是日本醫療保障體系的成熟完善

日本有兩個特點:老齡化嚴重,老人要重點保護;日本的出生率低,要制度傾斜,鼓勵生育。

所以,日本對於人的醫療福利上,做得非常到位。

為何日本醫患矛盾少?看完醫生的收入和就診管理,我也想學醫了

在日本,國民一般都會買健康保險,個體可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購買不同額值的險種和額度,甚至連外國留學生都可以購買。一般看病,個人只需要承擔30%的費用,報銷7成。

為何日本醫患矛盾少?看完醫生的收入和就診管理,我也想學醫了

而生育上,政府也有一個孩子40萬日元的補貼;讓那些決定好生育的家庭減輕一部分負擔。

最後一點,也就是醫生的福利待遇

據統計,日本每千人口數的醫生僅為2.21人,在國際中處於較低的水平,厚生勞動省(俗稱日本衛計委)估算缺少醫生14萬人。

所以,醫生是個稀缺行業,又是個必須行業。日本政府也努力提高年輕醫生的待遇水平。

為了平衡各地的醫療水平,防止醫生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扎堆,鼓勵年輕醫生到鄉村地區執業,厚生勞動省提高了一些邊遠縣的研修醫收入標準,像在北海道、青森、福島和長野這些縣,研修醫的年收入一般在700萬日元(約合39萬人民幣)以上。

為何日本醫患矛盾少?看完醫生的收入和就診管理,我也想學醫了

網上留傳了一張招聘通知,招聘的是位於山形縣一傢俬立醫院的研修醫,年收入第一年是770萬日元(約合43萬人民幣),以後逐年遞增,值班費、交通補貼、住房補貼等補貼另外支付,每天工作時間從8:30~17:30,週末雙休,有保險和年金,每年由醫院提供至少兩次參加學會的機會,享受10~20天的帶薪年假。

你認為,日本的醫療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嗎?

我國的醫療水平與日本的差距在哪? (多選)
0人
0%
就診流程亂
0人
0%
醫生水平參差不齊
0人
0%
醫藥利益綁定,醫生責任心被削弱
0人
0%
醫生福利待遇差
0人
0%
私人醫療沒放開,公共醫療配套不足
0人
0%
醫患矛盾情況各異,不覺得有差距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