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要說起中國古代的美女化妝藝術,最原始的要追溯到原始人時代,你沒有聽錯,就是那些單獨部落的原始社會,實際上那時候的古代原始人,也並非發現了美妝,而是在臉部以及身上弄一些不同的圖案,用於自我保護以及相同部落之間的共同文化的鑄造。不同時期的妝形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1、秦漢以前,在《戰國策·趙策》就有記載:“鄭國之女,粉白黛黑。”《楚辭·大招》裡也有記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都是記錄了當時美妝的特點。此時可以用“粉白黛黑”來概括當時的美妝。在戰國時期,沒有特定的畫眉毛的物質,一個愛美的女子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但隨後便出現了一種藏青色的礦物,這邊是人們口中的“黛”。畫眉前先要將黛方在石硯上磨成粉狀,加水調和後再使用。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2、秦漢時期,秦代的美妝在傳承夏商周時期的美妝內容之後,並沒有突破性發展。容的再一次大發展是在漢代,先來說妝粉,相比春秋時期的米粉研磨,鉛粉在被吸乾水分後,製成的粉末或者是形成的固體形狀不僅可以質地細膩光滑,色澤潤白,並且易於保存,一時間成為了漢朝婦女爭相使用的產品,在隨後美妝發展和人們使用習慣中也就很自然的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3、唐朝元和年以後,由於受吐蕃服飾、化妝的影響,出現了“啼妝”、“淚妝”。顧名思義,就是把妝化得像哭泣一樣,當時號稱“時世妝”。詩人白居易曾在《時世妝》一詩中詳細形容道:“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近似含悲啼。”這種妝不僅無甚美感,而且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4、宋代與盛唐妝容相比,宋代慣有的淡妝讓人們記住了“三白妝”。何為“三白”?指的是額頭,下巴,鼻樑,這三處著重塗白。其實仔細想來,還是有一些難以想象出來當時的妝容,不過鼻樑的塗白倒更像今天的高光粉。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5、元朝時期,未出嫁的女子都是要以“女扮男裝”。留跟男子一樣的短髮,許多流行的衣服也是男女通穿,那麼妝容上也就不會那麼講究了。 後期元朝女子鍾愛的顏色基本為單一的暗紅色。無論是服飾,還是唇脂的顏色,都採用暗紅色。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6、明朝已有簡單的修眉,或用線絞,或用刀削。在畫眉方面,明代沿用了過去畫眉的產品“黛石”。為了達到更精緻的美妝,用以書寫的油煙墨也被用來畫眉。善於研發製作的明朝人,甚至在後期也製作出一些專門的畫眉墨,例如銅黛,青雀頭黛等。要說到明朝的唇妝,用“櫻桃小嘴”簡直再合適不過了。明代的唇妝主要集中在整個唇部的內側,與魏晉時期的唇妝有相似之處,色彩與形狀沒有很大的差異。如今的咬唇妝與明朝的唇妝極為相似,或許可算是中國咬唇妝的鼻祖吧。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7、清朝女子在妝容上基本沿襲了明朝的風格,簡約質樸。紅妝依然是當時女性的最愛,面妝多為薄施朱粉,清淡雅緻,與宋明兩朝相類似。整體的社會風氣還是崇尚儒家思想,男權為尊,也因此纏足方面在明清時期達到了鼎盛。清朝的貴族女子,多為滿族,與漢族民間女子的髮飾裝扮上也有差異。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8、民國時期的眉妝其實與今天並無太大區別,自然的眉形更受普通人的推崇。在眼妝方面,當時已經引進了眼影和睫毛膏,對普通女子來說,並無太多眼部妝容的需求。名媛、明星的流行風尚亦是效仿好萊塢,她們開始追求捲翹的睫毛,以深色眼影來勾勒出幽深的眼廓。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9、到如今社會,眉妝的發展已經越發精緻前沿,我們在細數歷史美妝的同時,也在真真切切的感受著現代眉妝的不斷髮展變化,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傳承的千年的美妝故事只會更加動人,追求美麗的心,亙古不變!

兩千年的化妝技術,到如今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地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