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名好校長代表了一所好學校,一名好班主任成就了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主要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校教育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的中堅力量,在學校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因此也顯得至關重要,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談一下粗淺的認識:

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是無窮的,道路也是漫長的。只有經過努力並吸取同行們的寶貴經驗,才能將工作做得更好。

(一)要全面瞭解學生

作為班主任,要善於洞察學生的心靈,體會他們的內心要求。剛接手一個新班時,如果能在很短時間內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對學生來說,是一件很高興的事。這樣,既能證明他們在老師心目中的位置,又能說明老師在工作上、對學生的態度上是認真負責的,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努力學習的信心。此外瞭解全班同學主要的優缺點並分析其原因所在,瞭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還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徵(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這對班主任的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二)要創新班級管理理念

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文化的交融不斷增加,社會信息環境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除了教師和書本是信息來源外,電影、電視、網絡、報刊雜誌都是學生易接觸到的信息源。這些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野,也使學生的思想更雜。初中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自制力薄弱,模仿力極強,他們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班主任要加強常規管理,為中考打好基礎。(1)嚴格考勤,加強管理。堅持每天早上提前到校監督學生的到校情況、配合各科老師檢查家作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2)加大對學生自制力的培養力度,指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讓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進取心。(3)有效利用好每節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各方面教育,如:信心教育、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學習經驗交流會、感恩教育等,促進良好的學風、班風的建設。

(三)要善於架起與家長溝通的橋樑

現在農村中學生的家長文化層次相對比較低,對教育的意義認識得比較淡薄,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對孩子的智力投資更是寥寥無幾。有些家長雖然望子成龍,但不懂得科學的教育方法,如:孩子的學習出現困難時,他們束手無策,而當孩子們的成績不理想時,他們又打又罵,孩子們難以接受,從而產生了厭學情緒;有些家長忙於掙錢,放鬆了對子女的教育,對孩子們的行為不聞不問,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們生活紀律不嚴謹,比較散漫。針對這些現象,班主任不僅要管理班級學生,還要做好家長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家訪或微信等多種方式和家長溝通,既要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又要了解家長的思想動態,對觀念落後的家長應及時溝通,從而讓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與班主任互相配合。

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一朵花雖然渺小,但也是一個世界。我們要用足夠的愛來關懷,使他們更燦爛。

(一)要用愛心喚真情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品質。成功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我認為培養孩子的自信,關鍵是讓他們擁有一個團結、活潑、友愛、向上的集體,到處充滿了熱情與真摯。當學生處於這樣的集體中,就會體會到溫暖與熱情,對生活充滿信心。

我認為我所帶的不僅僅是一個班集體,更是一個家。班上每位學生都與我有一份親情、一份牽掛,愛是老師人格力量的核心。“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因此,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應集社會責任感與人間美好感情於一身,有獨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不竭的創新意識,也就是說不僅要用情,還要至深,才能無堅不摧。情感教育實在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沒有對學生真正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

(二)要注重人文關懷

馬克思說:“只有用愛才能交換愛,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換信任。”一個班主任老師要得到學生的信任、理解和愛戴,應在學生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要真誠、平等地與學生建立師生情誼。班主任不僅對他們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關愛,更 重視他們的感受,傾聽他們的意見,真誠地與他們交往,做他們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作為初中班主任應該轉變“角色”,和學生談心時,不要總以長者和老師自居,而是把自己當作是學生的朋友,做到與學生談心時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後進生或有特殊問題的學生談心時態度更要誠懇和悅、耐心啟發,用感情來引發學生的共鳴。這樣,才能把自己和學生的心談到一起。與此同時班主任要遵循平等原則,把自己置身於學生當中,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以及生活、學習上的困難。

“歷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只有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嘗試,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堅守教育初心使命,才能打造出一個團結奮進的班集體,成為一名思考型、發展型的班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