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三角關係,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中美俄三角關係,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這幾天,美俄之間發表了一項貌似無關痛癢的聲明。

4月25日,是美蘇兩軍士兵在德國易北河畔一座橋上握手並歷史性會師75週年紀念日,美國和俄羅斯領導人發表聲明表示,“易北河精神”是俄美摒棄分歧、開展合作的典範。

普京和特朗普總結說:“如今,在應對21世紀最嚴峻的挑戰之際,我們向所有共同努力打擊法西斯主義的人致敬,他們的英勇事蹟永遠不會被忘記。”

第一層,美俄之間要合作不要分歧。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遺產,葉利欽時期以及普京早期,都是親西方的政策,美國反恐的時候普京也是鼎力支持。

然而,美國確實步步緊逼,導彈安到了波蘭,北約擴到烏克蘭,俄羅斯忍無可忍,開始反擊。從烏克蘭的政局,到拿下克里米亞;從敘利亞戰場上的代理人之戰,到支持伊朗。美俄之間互不信任。

就連美國大選結果,美國的精英也一直認為背後有俄羅斯的黑手。

俄羅斯遭受的,是美國的制裁;俄羅斯要的,就是和美國以及歐洲國家恢復友好關係。

儘管精英們討厭甚至憎惡俄羅斯,但對於當下的美國而言,爭取俄羅斯,符合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由於特朗普對普京謎一般的喜愛,總統本人對美俄友好更是有所期待。

對於普京而言,家底沒那麼厚實,劍走偏鋒撈到了面子,只是短暫的,它無力長期和美國抗衡,還不如見好就收,尋求友好合作。

對普京,德國的默克爾、法國的馬克龍也都或明或暗的支持。

問題是,美國的精英階層,尤其是保守派,對俄羅斯成見太深,充滿不信任。對於普京和特朗普而言,如何取得美國鷹派的信任,才是關鍵。

這是技術問題,有難度,但不是原則問題。

中美俄三角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第二層面,應對共同的敵人。

易北河會師,是二戰時美蘇共同打擊德國取得勝利的前奏。當時他們共同的敵人是德國法西斯。

如今,撫今追昔,他們共同的敵人是誰?是困擾世界的疫情?還是其他因素,不得而知。

值此特殊時刻,兩國領導人的聲明,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別忘了,就在毛衣之戰最為敏感的時刻,普京還說過,我是坐在山上看猴子打架。

中美俄三角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外媒還報道說,特朗普和普京在疫情危機中又加強了聯繫,兩人多次通電話。

從特朗普看普京那曖昧的眼神,可以感受多次通話肯定不是隻說說疫情那麼簡單。

甚至,本身並不富裕的俄羅斯,還給美國運送了抗擊疫情的援助物資。

據報道,負責執行支援美國運輸任務的是安-124-100型軍用運輸機,運載的醫療物資包括醫用口罩和醫療設備等,為美國送來防控疫情醫療援助物資。

這種特殊情況下的互相示好,並不能表明美俄關係好轉,至少展現了美俄關係可能從“特別差”提升到“一般”,至少是從谷底反彈。

我們看國際關係,看的就是這種趨勢。從美俄關係曲線看,它已經從、克里米亞、敘利亞戰爭、制裁的谷底走上來了。

這並不奇怪,普京的真實目的就是要和美國為首的西方搞好關係。和美國為敵,對他沒有什麼好處。

對美國而言,俄羅斯是個出爾反爾、靠不住的對手,因為俄羅斯經濟體量的變化,它也不是美國最大的對手。因此,

打壓和拉攏結合,符合美國的利益。

比地緣政治、大國關係更重要的,是文明的衝突。

無論俄羅斯多麼特立獨行,它始終是西方的一部分,是西方的遠親,他自詡為東正教的繼承者,和西方文明出自一系。

因此,無論歐洲還是美國,無論拿破崙還是希特勒,都把和俄羅斯的競爭或者戰爭看做“內部矛盾”。他們不喜歡俄羅斯,是因為俄羅斯沾染了蒙古人狡詐的基因,不好對付而已。

如今,世界現存的文明體系裡,歐洲文明、東亞文明、阿拉伯文明是三大塊,印度文明也很悠久,也將參與到競爭中來。西方實力下降之際,拉一拉俄羅斯,是現實而又合理的選擇。

俄羅斯,也正等著一個臺階下。

如果說,疫情會改變大國關係,改變地緣格局,那麼,俄羅斯和西方關係能否緩和、美俄關係是否進行調整,將是很關鍵是因素。

對於俄羅斯來說,一切皆有可能,他們的調整,一向靈活,而且迅速。

中美俄三角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有人說,美國人窮的吃不起飯了

普京大帝:向天再借五百年

切爾諾貝利: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關於俄羅斯,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中美俄三角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