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去冬今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讓“地球人”始料未及,防不勝防!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疫情形勢的倒逼,憾動了“地球人”的很多衛生習慣,催生了人們傳統認知思維的轉變,也促進了衛生習慣自覺性的提升。

一、衛生習慣養成,在疫情形勢倒逼中改變認知

1、防接觸傳播,讓人們保持“距離”!

疫情期間,專家聲稱,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要保持一米以上。這個距離,當初還有點不適應,一般不出門,確需出門,儘量遠離人,遇上熟人,揮個手,打個招呼,儘管有些彆扭,但感覺心裡踏實。

①劃重點:“一米距離”的由來?

專家建議人與人間應保持1到2米的距離。英國首相約翰遜,先前要求民眾從事購物或其他行動時,應與人保持兩米以上距離。新加坡採取嚴格防疫措施,制定違反社交距離1米的懲罰規定。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2月21日晚,央視白巖松特邀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研究員向妮娟,解讀最新疫情時,向妮娟建議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家庭內可以採用分居、分餐的方式,減少與家庭成員的密切接觸,對於已確診的家庭成員,要進行集中隔離。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2月23日,海滄官方微信公眾號“今日海滄”推送了《因為愛你,離你一米!》一文刷屏,這是當時廈門海滄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正式發佈《牢記一米距離,守護你我健康》倡議書,倡導人與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讓“一米線”成為城市文明新風尚、守護人民健康安全的“生命線”。同一天,河南省濮陽市委宣傳部特向全市發出《一米距離,文明你我》的倡議,倡議民眾“文明生活、文明辦公、文明用餐、文明排隊、文明生產,保持一米”。

②硬核:“一米距離”的理論依據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認為,人與人之間存在或遠或近的距離,他提出了四種距離:一是公眾距離,3.7米~7.6米,這是演說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指無關係或許不認識的人之間的距離;二是社交距離,1.2米~3.7米,是體現出一種公事上或禮節上的正式關係;

三是個人距離,46釐米~122釐米,這是指熟人之間距離。四是親密距離,15釐米~44釐米以內,這種親密的關係,如戀人或是親密無間、無話不談的好友。

美國心理學碩士鄧肯說過:1.2米是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除非是你特別信任、熟悉或者親近的人,否則無論是說話還是其他的交往,逾越了這個距離,都會讓你產生不安全的感覺。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2、社交禮節,為了防疫統統不講 “禮”!

中國是有著燦爛文化和優秀歷史傳統的文明古國,國人的社交禮儀,通常是握手,既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明,又方便、大方、得體、安全,但疫情期間,也不得不“喊停”。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國外許多國家、許多民族,奉行“擁抱禮、碰鼻禮、貼面禮、親吻禮、吻手禮”!這些禮,在歐美許多國家廣為盛行。美國人尤其受行此禮,法國人在男女間、男子間也多行此禮,而且法國男子親吻時,常常行兩次(左右臉頰各吻一次)。而比利時的這種親吻,更為熱烈,往往反覆多次。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害怕新冠病毒傳染,這種延續N年的傳統禮節,也顯得非常尷尬,而且,行此禮之後,心理可能老是嘀咕,讓人心裡不踏實!

3、戴口罩,再難受也要憋著!

戴口罩,在人們的心目中,一般多是醫務工作者、身處有害環境的工作人員,有時明星、大碗等,也會偶爾因不方便露面而臨時戴口罩!近幾年,冬季,在霧霾比較嚴重的地區和城市,也有少數人戴上PM2.5防霾口罩。大凡正常人,一般都很少戴,沒戴過口罩的人,偶爾戴一次,總感覺呼吸不暢,心裡憋得慌。可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戴口罩是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的關鍵措施,讓人不得不戴。但是,這次疫情肆虐時,正值春節,口罩緊缺,市場斷貨,一罩難求。在這個關鍵時期,平時沒戴過口罩的、不想戴口罩的、戴口罩不習慣的,只要有口罩,不論大人小孩,男女老幼,全都戴上了!出門戴口罩,成了一種自覺習慣;若不戴口罩出門,別人害怕,小區會管,防疫人員不放行,若不聽招呼,態度蠻橫,警察會強制管控。所以,為了你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請外出自覺戴上口罩吧!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4、慎揉眼,千萬不要太隨意!

平常時期,遇上眼睛不適,揉一揉,是一個普遍的習慣。但揉眼,須多加註意,不僅會劃傷角膜,還會引起感染,如手上的細菌汙染了眼睛,還會引起發炎,比如結膜炎(紅眼病)、角膜炎等眼病。在疫情期間,根據病毒傳播的規律,黏膜外露的器官,如眼睛,也具有潛在的傳染風險。如果你剛和一個病毒攜帶者握過手,或者摸過佈滿細菌的門把手,再用手揉眼睛,就可能把病毒帶到眼結膜,導致眼睛感染。據人民網發文提醒,迄今已發現的多個“不典型”病例,其中有少數患者,可能是通過眼部感染,而後再到全身的。所以一線的醫務人員,都戴護目鏡,目的是減少被感染的風險。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5、少出門,憋得心慌也要宅在家!

1月24日(大年三十),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提醒大家,春節期間,要注意防護,“儘量減少走親訪友,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出門戴口罩,在室內注意通風,勤洗手,多運動,少熬夜。”後來,又多次提醒大家,“儘量不出門,團結一致,定能戰勝病毒!”各級地方政府,加強宣傳,發出倡議。這期間,全國人民,面對大疫,為了健康,非常團結,非常自覺,說不出門,就不出門,不像歐美國家,不管政府專家怎麼講,不聽不從,到處亂竄,結果現在悲劇啦!

2月11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是比較強的,15秒接觸造成傳播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沒有防護,局部病毒量又很高,不在於多長時間,一句話工夫飛沫就可能到了,你就被感染了。別說15秒,2秒也會造成傳染,所以防護很重要。這些消息讓不少人繃緊了弦,促進了少出門、多宅家的耐心和毅力。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6、少聚集,春節團圓飯也“擔心”!

因防疫情傳播,專家呼籲,國家號召,春節期間,不拜年、不串門、不聚餐、抱拳拜年,不給國家添麻煩。這個春節,聚餐傳播疫情的病例,教訓十分深刻。如:南京一次聚餐,7人相繼發病;哈爾濱參加聚餐的9人確診;安徽一場同學會6人確診;寧波一次聚會25人感染;臨沂家人同事聚餐,1人傳染6人;貴州多次聚會7人傳染;蚌埠一次家庭聚會,10人確診……。這些教訓,經過媒體報道後,全國人民,非常重視,今年春節,真的很少會客聚餐,有的連團圓飯都省去了,取而代之是電話拜年、微信問候。

4月12日上午,廣州舉行新聞通氣會,宣佈了一起美食店隱瞞客人堂食,導致多人確診的案例。這個案例,教訓十分深刻,它再次告誡大家,疫情未散,千萬莫鬆懈,不聚集、不聚餐!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7、勤洗手,“七步洗手法”教你怎麼做!

很多專家一再呼籲,要勤洗手。為什麼?主要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比如飛沫。因為該致病菌的核酸為單鏈RNA,可以在人腎、腸、肺的原代細胞中生長,經過盲目傳代後,能增強冠狀病毒的致病性。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細菌、病毒的世界裡。生活中,如果有感染了病毒、細菌的患者通過打噴嚏、咳嗽等方式,將飛沫吸附到門把手、傢俱家電、日常用品、公交車欄杆、電梯按鈕等物體上,其他人無意間觸碰這些物體,就可能導致傳染。所以平時,尤其是外出回家、飯前便後、拿食物前、準備食物過程中、接觸垃圾後,要運用“七步洗手法”,把手背、指縫、指尖、手腕等部位清洗乾淨,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8、打噴嚏,防止飛沫傳播捂口嘴!

目前認為,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有三種:直接傳播、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而飛沫是冠狀病毒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據研究,人在打噴嚏時,一次可以噴出10萬個唾液飛沫,這些飛沫以150公里/小時左右的速度,在空氣中傳播,即是41.7米/秒,可以把飛沫瞬間噴到數米之外。除非打噴嚏的人用紙巾或手帕捂著嘴,否則唾液中所含的細菌和病毒,可以在2秒之內附著到扶手、座位、傢俱家電、日常生活用品等,因而導致傳播。由此看來,一個噴嚏,多可怕,所以疫情期間,少外出,確須外出,戴上口罩才是“王道”。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二、疫情PK衛生習慣,催生認知思維和行為方式轉變

1、衛生習慣的慣性思維,隨疫情倒逼悄然發生轉變

民間,通常聽到這句話:“不乾不淨、吃了不生病”!真是這樣嗎?未必!平常時期,食物中毒、胃腸炎、痢疾、甲肝、乙肝等,多種病菌,從口而入,導致疾病傳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考慮新冠病毒傳染性很強,專家反覆呼籲,不要聚集,不要聚餐,是有道理的。

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個人和公眾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和多通風等三大好習慣。4月上旬,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4002人進行了一項調查,受疫情影響,有98.0%的受訪者表示,更加註重個人衛生了;有 77.6%的受訪者,表示疫情結束後,戴口罩、勤洗手和多通風等好習慣,仍會繼續保持。

這次疫情,形勢倒逼,使大家真正意識到了講衛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使大家的衛生習慣,受到強化性的惡補,但以後的堅持、習慣養成是關鍵!按照心理學上的21天習慣養成定律,從春節大年初一至今,兩個多月了,傳統的思維方式已經改變,新的思維觀念應該形成,後續關鍵在於保持、經常自我暗示、個人自覺落實,不為別人,就為自己、為家人身體安康!

衛生習慣,被疫情倒逼,催生人們的認知思維和自覺行動轉變


2、衛生習慣養成,隨疫情倒逼自覺性不斷提升

轉變之一:出門物件的改變。以前出門,只帶手機、鑰匙,現在出門增加了戴口罩、衛生紙巾、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溼巾等。

轉變之二:個人衛生細節習慣改變。勤洗手,而且採用“七步洗手法”更放心;“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按電梯、用手機,注意衛生;不揉眼、不摳鼻,防止傳染病。

轉變之三:進門衛生習慣的轉變。以前,進門脫鞋、掛衣、做家務或幹其他事。現在,進門增加了四個步驟,即:一洗手、二摘口罩、三洗臉、四脫衣。

轉變之四:外出或家庭用餐習慣的轉變。在外就餐,共同用餐時儘量分餐;圓桌用餐時,使用公勺公筷;家庭用餐時,專家也建議使用分餐,統一使用公勺公筷。這樣,既乾淨,又得體,大大降低了傳染疾病的風險。

轉變之五:室內衛生秩序的轉變。經常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電視搖控板、電腦鍵盤、鼠標、茶几等接觸多的常用傢俱家電,經常用酒精搽試消毒;經常清理下水道、汙水管,嚴防氣溶膠。

轉變之六:經常除“四害”,消滅蚊、蠅、蚤、蟲、鼠,減少疾病傳播途徑。

轉變之七:飼養寵物,也須注意衛生,嚴防“寵物”成為疾病傳播的寄生或中間宿主,帶來不必須的麻煩。

轉變之八:兒童的衛生習慣,在家庭教育和幼兒園的網課教育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習慣培養,多數小孩學會了“七步洗手法”,勤洗手、戴口罩、不揉眼、打噴嚏掩口鼻等,在小朋友中也基本形成了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