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是項羽身邊唯一的謀士,可惜中了拙劣的“反間計”被趕走

秦朝滅亡之後的楚漢之爭是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的爭霸賽。項羽身邊武有龍且、季布、鍾離昧、英布等武將,這些人各個都勇猛無比,戰功赫赫。文臣方面卻僅僅只有范增一人,而范增雖然跟隨項羽的時候已經70多歲了,但在那個時代的謀臣中也算頂尖。

那麼項羽有這麼厲害是一個謀士輔佐,為何最後敗得這麼慘?

范增是項梁剛開始起兵的時候就去投奔了,那時候他已經70多歲了,那個時候陳勝已經身死。范增於是向項梁分析了陳勝的張楚兵敗的主要原因是陳勝沒有很好的利用楚國人對秦國的仇恨,因此陳勝的兵敗是有道理的。並給項梁提出了立楚王后人為王的建議,這也是范增在楚營初次獻計。

范增是項羽身邊唯一的謀士,可惜中了拙劣的“反間計”被趕走

在項梁被章邯擊殺於定陶後,范增就開始潛心輔佐項羽,一心想幫助項羽完成稱霸天下的偉業。期間幫項羽獻上了無數的計謀,並且很早就預料到劉邦將會是項羽以後最大的敵人。三番五次卻說項羽殺掉劉邦以絕後患。其中“鴻門宴”也是劉邦一生最大的危機,這一切的出謀劃策者不是別人,就是范增。可惜的是最後劉邦陣營成功化解了這場生死攸關的危機,而項羽也失去了一次直接殺死劉邦的機會,給自己的以後培養了一個致命的敵人。

范增是項羽身邊唯一的謀士,可惜中了拙劣的“反間計”被趕走

“鴻門宴”目的未達成的原因不能說范增計劃的失誤,恐怕更多的要歸結到項羽的身上。

范增就相當於項羽身邊一個老道且非常有經驗的舵手,他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可以帶你避開很多暗藏的危機。項羽相當就像一個年輕氣盛的船長,這個船長非常的自信孤傲,他覺得什麼事情自己一個人都可以做,他不太容易聽取別人的意見。項羽身負貴族血統,孤傲無比,講義氣,重情義。這就是西楚霸王的性格,這樣的他才是後人心目中的那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如果項羽的性格不是那麼的孤傲,能謙虛一點,也許之後的歷史就會改寫了。

范增是項羽身邊唯一的謀士,可惜中了拙劣的“反間計”被趕走

至於范增後來為何會被逼無奈離開項羽身邊,其實這時候已經埋下伏筆了。劉邦深知范增的厲害,如果項羽失去范增那麼就相當於西楚陣營失去了最重要的且唯一的智囊,那麼擊敗勇猛的項羽不也只是時間問題嗎?

這一切的實施是在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整整一年之久之後,劉邦採取了謀士陳平的建議利用“反間計”離家楚營,為了實施這件事劉邦撥給了陳平4萬兩黃金用來收買楚營的將士。計劃非常成功,“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古話是不假的。在4萬兩黃金的作用下,項羽成功的懷疑了手下功勞最大的兩個人,武將鍾離昧和謀士范增,慢慢不再信任他們,也不聽取他們的建議。

范增是項羽身邊唯一的謀士,可惜中了拙劣的“反間計”被趕走

范增在提了幾次建議被拒絕後,也聽說了外面關於自己的傳言。於是向項羽請辭,項羽沒有任何挽留就允許范增告老還鄉。可惜70幾歲高齡的他在歸家的途中就病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