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為什麼會做到二品紅頂?

當時的清政府朝內分成主戰主和兩派,爭執不下,因為國庫空虛沿海地區有老毛子進犯,在上西北新疆地區回民發生叛亂。有個叫阿古柏的串通了天山附近幾個部落的首領,攻佔縣城,殺死官吏宣佈獨立。整個新疆很快陷入混亂。

胡雪巖為什麼會做到二品紅頂?

阿古柏為了保證他所宣佈獨立的王國的安全,又秘密勾結俄國,尋求他們的保護。

俄國人自然高興,就派了兵,陸陸續續進駐新疆,說要協助平靜地方。

這樣一來,如果長期沉默,無疑是在縱容俄國人佔領新疆,可是如果打仗呢?朝廷有些擔憂打他不過。

這樣一來上下都有戰事國庫空虛,眼看著主和派佔了上風,朝廷也要同意言和了。

這一天上朝,突然就有一位老臣出列,說新疆萬不可丟,那可是祖上的風脈。

在朝的兩位大臣嚇了一跳,新疆怎麼成了祖上的風脈。

原來,這老臣苦諫不成,心思憂鬱,就有一個老翰林告他回家讀讀地方誌,或許有所幫助。回到家中,秉燭夜讀,一點一點兒地翻檢有關新疆

的檔案。忽然就發現了一條證據。檔案上清清楚楚寫著,葉赫那拉氏族,祖籍新疆輪臺。

慈禧太后一聽,也吃了一驚,心想這一疏忽間,差點把祖上的風脈就斷送了,真是該死。(原來慈禧太后是葉赫那拉氏後代)

於是朝議風氣一變,一致主張開戰。主和派也已經拗不過主戰派,也都紛紛改弦更張。

左宗棠極力言戰,主和的李鴻章以東南海疆遼闊,洋人騷擾不斷為由,主張放棄西北,防好東南。左宗棠言戰,分明與李鴻章形成對壘的兩派,這是朝廷也看得清清楚楚的。

胡雪巖為什麼會做到二品紅頂?

要入新疆,以左宗棠的意思,仍是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不求速定,但求穩當。這樣一來,戰事恐怕就又要長了。

胡雪巖聞此消息,明白自己也要跟著忙了。

果然,左宗棠來信要他專程去營中一見。“我找你來,仍是希望你能幫我籌措軍餉。”

“那籌餉之途呢?”

“籌餉之途,無非有二。第一仍由東南各省協餉,第二就是借洋款。”

協餉只是有名無實,無法保證餉源。這一點,連朝廷也非常清楚。

“自曾相去後東南各省都在李鴻章把持下,協餉一途,我也不再去想。

我現在是想和你商量一下,籌借洋款。”左宗棠對胡雪巖道。

“朝廷不是不同意嗎?”胡雪巖問。

“現在由不得他們了,社稷不保,還空談什麼面子。我已經上了奏摺,這一次斷無駁掉之理。”

“那麼籌集多少呢?”胡雪巖問道

“我準定以十年為期,每年的餉銀是這個數。”

左宗棠作了個手勢。胡雪巖道:

“30萬?”

“300萬。”左宗棠道。

“300萬?”胡雪巖簡直不相信自己了。一年是300萬,十年豈不就是

3000萬。

“怎麼要這麼多?”胡雪巖問。

“多嗎?不多。整個新疆值多少錢?祖上的風脈,要是斷了,那可不是這個數能補過來的。”左宗棠道,“而且我新疆,不但要剿,還要撫,剿撫並用,才能見效。”

胡雪巖憂心道:“這麼大的數目,恐怕幾個洋行合起來也湊不齊。”

左宗棠道:“不用急,先湊齊了第一年的餉,後邊的陸陸續續到了就可。”

胡雪巖回去後去找匯豐銀行接洽,結果以一分五釐誠議。分十年還清。

回報左宗棠後,左宗棠嫌息稍高。{回報具體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中間肯定差價是少不了的,還是那句話商人嘛,利字當頭是肯定的}呵呵

胡雪巖解釋道:

“左大人,這是第一筆款子,兩家初次交道。他們已經答應,後邊的幾筆就放低一些。”

借款成功,也開了我華人向洋人借款的先例。

左宗棠有了這一筆款子,便整頓人馬,開拔新疆了。

為了顯示平定新疆的決心,左宗棠要人去治一口棺材來,說要抬著棺材入疆。

幕僚們嫌太晦氣,便勸左宗棠打消這個念頭。

羊左宗棠一聽又來了騾子脾氣,拍著桌子大罵“格老子,我都不嫌晦氣,你們倒嫌晦氣。”

左宗棠果然治了一口棺材,讓幾個士兵臺在軍隊前,一路前往新疆....

胡雪巖在上海,既為左宗棠籌借洋款,又為左宗棠購買軍械。胡雪巖經手,一共籌措了6筆款子,總額為1700萬兩,而利息累計高達800萬兩,胡雪巖個人從中得到的好處甚多,淨獲利約200萬兩銀子。連胡雪巖自己也不知道財富因何而來。(這就是商人,既中飽私囊也名利雙收)

左宗棠初入新疆,阿古柏的人馬因為有俄國作為後盾,大多騎馬作戰,而且裝備西式武器,左宗堂人馬吃虧不小。

左宗棠加急遞信上海,催促胡雪巖無論如何,定要選購洋人最先進武器,押解入疆。胡雪巖購來大批大炮,左宗棠的人馬一路遇到叛軍守堡壘不出時,便架起大炮,連番轟擊,挺近新疆。

胡雪巖為什麼會做到二品紅頂?

當時的堡壘,一般只能做到防火防箭,再堅固一點兒的,也只是能防了馬步槍,哪能頂得住新式大炮的連番轟擊。守壘的軍士只見火光一閃,

原來以為固若金湯的堡壘早已炸開了一個缺口,嚇得如遇天神,紛紛投降。

左宗棠對胡雪巖採辦的兵器甚為得意,在上奏摺片中專門向朝廷描述:

“如前購之布洛斯後膛螺絲開花大炮,用攻金積堡賊巢,下堅堡數百座;攻西寧之小峽口,當者辟易。俄夷震懼無措,賊畏之如神。

後邊又用數語誇讚胡雪巖籌款之苦:

“至臣軍餉項,全賴東南各省關協款接濟,而催領頻仍,轉運艱險,多系胡光墉一手經理。遇有缺乏,胡光墉必事先籌措,借湊預解。洋款遲到,即籌借華商鉅款補之。臣軍倚賴尤深,人所共見。”

胡雪巖身為商人,自然做事要從其商業角度考慮。不過平實而論,左宗棠西北建功,保住西北大片領土,使之不致落入外敵手中,這份功績,當然也有胡雪巖的一份兒。左宗棠以朝廷重臣之身份,褒獎胡雪巖:

“此次新疆平定,核其功績,實與抵敵將領無殊。”並且還以個人人格作保證。特別是話中的(抵敵將領無殊)

不過當時就有人對胡雪巖借籌款之便利中飽私囊有議。與左宗棠不合的人更是直接奏對,借攻胡雪巖之弊要攻倒左宗棠。

只是新疆初定,舉國歡騰,左宗棠立下了蓋世之功業,朝廷不願拂了他面子,就把攻胡雪巖的奏對都一一壓下,稍言辭平和一些的,也抄了副本,送與左宗棠。

左宗棠見朝中有人議論,便借了機會問胡雪巖可有此事。

胡雪巖也算坦白,承認按西人借款習慣,雙方執事之人都有彩頭在

不過他又暗示,他自己所得之份,大都又捐助出去,真正個人所得甚少。

這話又對又不對。的確在好多關鍵時刻,胡雪巖自己掏腰包墊支了餉銀和還款,這一點左宗棠是知道的。而且北方每遇饑荒,胡雪巖多有報效,這一點左宗棠也知道,所以他沒再多說什麼。做什麼事總有人滿意,也總有人不滿意,這個道理,做了這麼多年官的左宗棠深有體會。(你又不是人民幣,不是人人都喜歡對吧,總有人怎麼都看不慣)

“看挑擔的不知挑擔人之苦”,恭親王也曾經這麼對左宗棠說過。

左宗棠只是告誡胡雪巖,諸事上要適當小心,以免積怨太多。

左宗棠平定西北,胡雪巖立了大功。論功行賞,在左宗棠的力保下胡雪巖得以為正二品,戴上頂戴,成為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朝廷又賞他穿黃馬褂,騎上馬繞皇城轉三圈兒。

{穿黃馬褂是清朝官員們夢寐以求的榮耀,沒有特殊功績的人,皇帝是不會賞穿的。胡雪巖既戴上了紅頂子,又穿上了黃馬褂,可謂集榮華富貴於一身,在清代沒有哪一個商人享有過他這樣的殊榮。}雖說每個人的成功不可複製,但或多或少也有些異曲同工之處。不一定得複製一遍,也可以借鑑學習。

胡雪巖為什麼會做到二品紅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