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悲劇的誕生與夢境的模仿


尼采,悲劇的誕生與夢境的模仿

1900年的8月25日,尼采終於與這個世界正式告別,精神錯亂、中風等病痛的折磨讓他曾痛不欲生。他留下的膾炙人口作品,比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瞧,這個人》等等。在隨後的二十世紀的哲學思潮,或多或少的鉻上了尼采的精神意識。

尼采,悲劇的誕生與夢境的模仿

尼采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的精神有一些不穩的狀態,行為也越發讓人難以理解,甚至可以用“發瘋”來形容。其中有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說得是尼采在意大利的廣場上,看見一馬伕正在用力鞭打馬,尼采不忍心,突然上前抱住馬的脖子放聲痛哭起來,並大喊的說道:“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啊!”。接著就整個人癱倒在地昏迷過去了。

尼采,悲劇的誕生與夢境的模仿

從這個事件後,尼采的精神一直處於崩潰的邊緣,從他給身邊的朋友寫下的書信就可以看出來。一封封“發瘋的信件”正式記錄下此時尼采的激烈的思想。比如他曾在信中寫道:“我已經被套上腳鐐了。去年我還被那些德國醫師折磨,讓那些反猶太主義者都被廢止吧!”

在最後的歲月裡,尼采一直在他妹妹身邊,直到離開。這些天才的哲學者在落寞後,被葬在自己的家鄉。在一段這樣的詩句描述:“銀白的,輕捷的,像一條魚,我的小舟駛向遠方。”。

尼采在哲學史上的獨特地位,不僅僅是因為他對後世思想的深遠影響,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獨樹一幟無法歸類。大家公認的歸類方法,以某某學派的思想家,而這種歸類不能很清楚的標明哲學立場。而尼采對傳統的觀念總是抱著非常批判的態度。

尼采,悲劇的誕生與夢境的模仿

尼采在他26歲時,寫出了《悲劇的誕生》這部著作。他早期是叔本華哲學的支持者,不過在生的時候,尼采著作並沒有受到關注。尼采認為悲劇精神的落寞始於希臘三大劇作家之一的歐里庇得斯。

喜劇的出現,直接取代了悲劇。而在美學上,凡是美的都必須可被理解。歐里庇得斯在受到此類探問精神的影響,他改變了創作思路,讓劇本對話寫得更為理性和貼近現實。從而導致喜劇的出現,取代了悲劇。

尼采的《悲劇的誕生》非常大膽的顛覆了當時人們對古希臘文化的重新認識。但是逾矩的同時,也受到同業的攻擊,連他的恩師李秋也沒有對作品給出好評。尼采在隨後的時間裡,進行了自我批評。在1886年再版時,他曾說這個早期的作品“寫得差”邏輯不清晰。不過,對於喜歡閱讀尼采的讀者來說,《悲劇的誕生》可以是必讀的。

在《悲劇的誕生》一書中,尼采所表達的悲劇思想有4個:第一,藝術是對夢境的模仿,悲劇藝術代表著希臘人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第二,藝術歡樂源於酒神狂醉的忘我體驗。人們在悲劇裡獲得個體生命消失的體驗。第三,希臘悲劇是舞臺形式和思想內容的結合。第四,悲劇的功能在於以審美的態度對待人生,獲得暫時上的解脫。

在原文中,尼采寫道:“只要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忍受和製造苦難,我們就不可能幸福。只要人類事物的進程取決於暴力、欺詐和非正義,我們就不可能高尚。只要全人類沒有開展智慧的競賽,以最明智的方式引導個人生活和求知,我們就不可能聰明。”

尼采,悲劇的誕生與夢境的模仿

“在每一個被拋入現時代的真正的藝術家的生活道路上,充滿著危險和失望。他能夠用多種方式賺取榮譽和權力,安寧和滿足也一再垂顧於他,但永遠只是在那種形態之中,這種形態是現代人所熟知的,面對於誠實的藝術家來說,它必將化作令人窒息的烏煙瘴氣。”

“我們整個藝術知識根本上就是一種完全虛幻的知識,因為作為知識者,我們與那個任務——他作為那部藝術喜劇的唯一創造者和觀眾為自己提供一種永恆的享受——並不是一體的和同一的。唯當天才在藝術生產的行為中與世界的原始藝術家融為一體時,他才能稍稍明白藝術的永恆本質;因為在這種狀態中,他才奇妙地類似於童話中那個能夠轉動眼睛觀看自己的可怕形象;現在,他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既是詩人、演員又是觀眾”

我們應當要意識到,一切產生出來的東西都必定要痛苦地沒落,我們不得不深入觀察個體實在的恐懼——而我們卻不瀅因驚恐而發呆:一種形而上學的慰藉會讓我們暫時掙脫變化形態的喧囂。在短促的瞬間裡,我們真的成了原始本質本身,感受到它無法遏制的此在慾望和此在樂趣;

現在我們以為,既然突入生命之中,並且互相沖突的此在形式過於繁多,既然世界意志有著豐沛的繁殖力,那麼,鬥爭、折磨、現象之毀滅就是必須的了。在我們彷彿不可估量的此在之原始快樂合為一體時,在我們預感到狄奧尼索斯式的狂喜中這樣一種快樂的堅不可摧和永恆時,在這同一瞬間裡,我們被這種折磨的狂怒鋒芒刺穿了。儘管有恐懼和同情,我們仍然是幸福的生命體,不是作為個體,而是作為一個生命體——我們已經與它的生殖快樂融為一體了。

《悲劇的誕生》是尼采在美學上的代表作,它深入的解構了尼采的唯意志論,超人哲學,非理性主義等傾向。奇怪的是在尼采生前並沒有產生影響,直到他走後,才為後人所重視,對於西方現代美學產生非常重要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