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成一個像盧梭、尼采、薩特這樣的哲學家?

來源微

ID:ibookreview

“你就是你的食物。”

在講究生活方式的當下,每個現代人對吃什麼都有一套講究。有人要少油少鹽,有人堅持素食主義,也有人要堅持大魚大肉.......

對於思考時間萬物的哲學家們來說,“吃什麼、如何吃”這麼重要的事情,他們怎麼能沒有態度呢!今天,帶大家學習一下各位大哲學家們的“飲食之道”。

1 第歐根尼

“我不覺得吃人肉有多麼醜陋”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第歐根尼(希臘文Διογνη 英文Diogenēs,約公元前412—前324),古希臘哲學家,出生於一個銀行家家庭,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活躍於公元前4世紀,生於錫諾帕(現屬土耳其),卒於科林斯。他的真實生平難以考據,但古代留下大量有關他的傳聞軼事。

談到犬儒者,黑格爾說:“他們不配任何哲學思考”;而尼采則說,犬儒主義者是“地球上能企及的最高之物”,可見第歐根尼總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在飲食上,這位哲學家的大膽放肆也一以貫之。

第歐根尼打算“回到最初的野蠻狀態”。他反對用火,反對把普羅米修斯當作文明的象徵。犬儒主義飲食學的首要原則是生吃食物,並且第歐根尼“不覺得吃人肉有多麼醜陋,萬物在萬物中,處處如此。麵包裡有人肉,草裡有面包。”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厲害了,我們的第歐根尼,可以生吃章魚還是很威武的...

犬儒主義頌揚簡單的生活,靠採摘果腹,喝新鮮的泉水。關於第歐根尼的飲食傳說中,最傳神的是他可以生吃章魚,拒絕任何用火烹製的肉。甚至他的死也據說與此有關:死於與一隻狗爭搶“章魚”(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第歐根尼故意憋氣結束自己的生命)。

第歐根尼要求別人在他死後把他的屍體拋到外面,讓自己成為野獸的食物,成為自然循環的一個部分。第歐根尼一生的飲食是一個這樣的循環:從生吃動物的人,變成被動物生吃的人。

2 盧梭

“我們的首選食物是奶”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讓-雅克·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國十八世紀啟蒙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

與第歐根尼一樣,盧梭同樣崇尚自然樸素的生活。但何為自然樸素?每個哲學家的想法都不同。盧梭接受了火,他認為火是絕好的普羅米修斯元素,甚至是文明的象徵。他認為火為視覺、嗅覺帶來舒適,發出的熱給身體帶來舒適。不過,盧梭鞭撻在任何季節都能產出水果和蔬菜的農業生產理性化。

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盧梭推崇的食物是清淡少油鹽的蔬菜水果野菜。盧梭把素食說成最接近原始人的進食方式,他甚至非常警惕葷食者:“可以肯定,喜歡吃肉的人通常比別人更加殘酷和兇暴。”因此有了這樣的等式:肉類=力量=殘酷,蔬菜=軟弱=溫和。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奶製品和糖,是性的自然味道,象徵純真與溫和,是性的可愛點綴。”——盧梭

盧梭最推崇的食物是奶以及一切奶製品——既包括人奶也包括各種動物奶製品。盧梭認為,“乳汁雖然產自動物,但屬於素的物質;乳汁的成分分析可以證明。”而凝乳,則是奶的精華,是溫和、健康和營養的飲食代表。

除了自然而有營養,盧梭喜愛奶及奶製品還有另一個原因,他評論道“奶製品和糖,是性的自然味道,象徵純真與溫和,是性的可愛點綴。”神奇的,標誌純潔、健康和真實的食物,是奶。別的都是腐敗的。他說:“我們的首選食物是奶,對於重口味,我們只是不同程度的習慣而已,但實際上我們厭惡重口味。水果、蔬菜、野菜,最後才是不加香料也不加鹽的烤肉,這些是最早的人類盛宴。

3 康德

“醉酒是增加想象力的方式”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79歲),德國作家、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他的學說深深影響了近代西方哲學,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康德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苛刻挑剔的康德是虔誠主義者,卻也是好酒之徒。剛過三十歲的康德經常去咖啡館,在那兒他灌下了很多酒,醉得找不到在哥尼斯堡的住所。

據稱他每天晚上都玩檯球和撲克,每天中午都喝一杯葡萄酒。他說啤酒是“慢性毒藥,能致人死命”,認為啤酒是造成死亡,還是造成……痔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為什麼康德如此愛酒?理解跟古今中外的其它酒徒也差不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啊!康德這樣評論自己的嗜酒如命,醉酒是“通過身體來刺激想象力的一種方式”,增加想象力,或至少讓自己覺得更有想象力。康德承認,這些令人忘卻自我的手段可以讓人逃離粗俗的世界,“忘卻似乎從一開始就存在於生命本身的負擔”。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康德每天中午都喝一杯葡萄酒,他認為喝酒讓人忘卻煩惱,真是“我喝故我在”啊。

康德將飲酒的效果理論化:燒酒造成沉默,葡萄酒讓人興奮,啤酒撐飽肚子,攝入酒精“可以讓人微醺快樂,但有不同之處,狂飲啤酒更容易把人關閉在夢裡,喝啤酒的方式往往很粗魯,而喝葡萄酒是快樂的、喧鬧的,有一種精神層面的嘮叨”

除了酒,康德對於飲食的其它方面似乎沒有特別喜好或憎惡,一般是“三道熱菜(葷素皆有)、奶酪和黃油”。康德在生命的最後時期,對黃油麵包片著迷不已,當康德發現盤中食物切得很雜亂,失去規則,他喊道:“要形式,要精確的形式啊……”

4 尼采

“智力產出多、情感豐富的人,需要吃肉”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24歲時尼采成為了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語區古典語文學教授,專攻古希臘語,拉丁文文獻。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1900年去世。尼采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尼采攻擊現代人的飲食,他認為“現代人想消化很多東西,甚至要消化一切,人將一切抱負放於其上”。而“什麼都吃的人不是最精細的種類”。庸俗在於不作區分。什麼都吃,這是一種謬誤。

缺少品質,缺乏柔韌、清淡、細膩,這些都是消極飲食的特點,原型是德國菜。而素食也不是解決辦法。尼采認為,素食者“可能是需要吃補品的人”,因為蔬菜而筋疲力盡。在給朋友的信裡,尼采一開始就表達了保留意見:“智力產出多而情感豐富的人,需要吃肉。為什麼要把素食‘搞成一種宗教’,這類狂熱為什麼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素食主義呢?”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尼采喜愛吃火腿,對風行的素食主義不屑一顧,認為智力產出豐富的人必須得多吃肉。

尼采的典型飲食安排中都少不了熟肉。1880年之後,他寫給母親的信裡大多是要香腸、火腿。他抱怨火腿醃製得不細緻,請母親不要再給他寄梨子。他首先要“威魯瓦火腿”或“火腿香腸”,然後要蜂蜜、大黃塊和薩瓦糕。他一直鍾愛牛排加煎雞蛋、火腿加生蛋黃以及麵包。

雖然尼采認為吃肉是必須,但他的飲食理論也講究節制:不要過多(大米、土豆),不要過少(肉類),要有禁忌(酒精、興奮劑)。尼采認為家庭婦女們製造了一個肥膩、粗俗、臃腫的德國。

他批評“廚房裡的蠢事”,抨擊“做飯的女人”,斥責“女人用恐怖的無知完成這項任務”:為家人和一家之長做飯菜。“做飯的女人糟透了,廚房裡沒有絲毫理智,所以人的進化才被延緩了最為漫長的時間,受到最為嚴重的損害。這個狀況在今天幾乎沒有任何好轉”。

5 薩特

“我總是被龍蝦追殺”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品有《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等。

薩特是我們這些哲學家裡最不愛吃的一位,他似乎對任何食物都不感興趣,但他偏偏對“吃”這件事情聊得最多。鑑於薩特總是自帶諸多八卦屬性,關於薩特的飲食觀,咱們也多說幾句。

薩特不喜歡帶殼的海鮮,他吃了會嘔吐。在《永別的儀式》裡,波伏娃問薩特對食物有何喜惡。關於最討厭的食物,他答道:“蟹蝦、牡蠣、海貝。....這種肉塞在一個東西里,用作食物的話,就要把它抽出來吃。想到抽出來,我就覺得噁心。怪物的肉被緊緊夾在硬殼裡面,要用工具才能弄出來,而且還不是完整的剝離。”

《存在與虛無》裡的論述沒有忽視食物。在薩特最重要的這部作品裡,薩特將飲食與性隱喻

結合在一起:“有些傾向是吃這一行為的基礎,其中,填塞傾向無疑是最基本的:食物是填塞嘴巴的‘填料’;吃,就是填塞自己的嘴巴。”填塞複數的洞,既是吃,又是交配。薩特毫不猶豫地談及“女性器官的猥瑣”,他分析了吸入、吞嚥、吸收和夾緊的性。他強調,兩個洞有相似性,“毫無疑問,性器官是嘴,貪婪的嘴,吞陰莖的嘴。”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薩特厭惡食物,但對“煙”欲罷不能。

據波伏娃透露,只要身體健康,薩特常忘記講衛生,也忘記身體的節奏,忘記飲食這一文化儀式必然要用來超越自然的必需。“我覺得完全無所謂,”他寫道,“中午或晚上跳過一頓,或者一天跳過兩頓,只吃麵包就行,或者連麵包都不用吃,只吃沙拉也行,要麼餓一兩天也行。”

波伏娃證實他吃得隨便,時間隨便,方式也隨便。

鄙視自我,把身體當物品使用——自我厭惡的變異,這在薩特身上體現為煙和酒的雙重面孔。安妮·科恩索拉爾總結了薩特一天當中消化的東西:“捲菸兩包,是味道嗆人的玉米紙捲菸,菸斗數支,抽棕色菸絲;酒一升多,有葡萄酒、啤酒、白燒酒、威士忌等等;安非他命兩百毫克;阿司匹林十五克;巴比妥數克,還有咖啡、茶,以及日常飲食裡的油膩食物。”

薩特的酗酒是確鑿無疑的。幾次酩酊大醉都記錄在波伏娃的回憶錄裡,最有名的一次發生在莫斯科,那是1954年春天,他住了十天院。好心的傳記作家們都指責蘇聯主人對他壓酒……在一次問診之後,薩特意識自己應該戒酒了,他喊道:“我這是在跟我生命中的六十年光陰永別。”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龍蝦,是薩特的噩夢。

在《存在和虛無》中,薩特說出一個小小的吸菸理論:吸菸,是實踐一個儀式,將肢體動作戲劇化、儀式化,也是“融入身體的摧毀性反應。菸絲是‘據為己有’的存在的象徵,因為隨著呼吸的節奏,它被一種‘持續摧毀’的方式摧毀,經過我的身體,固體消費成了煙霧,這種象徵方式表現出變化。”這個“火葬式犧牲”,薩特說它本身就是整個人類的犧牲遊戲,“整個世界的一種據為己有式的摧毀。我吸菸,菸絲變成氣體又被我吸收進身體。”吸菸和吃飯,是同一邏輯的兩種方式。

在薩特仔細解剖自我的試驗檯上,興奮劑、酒精、菸草還是不夠。薩特希望在自己身上測試致幻劑對個體的圖像形成會產生什麼效果。波伏娃描述薩特向她彙報的幻覺:“他身邊和身後,躦動著螃蟹、章魚和麵目猙獰的東西。”水生甲殼動物的報復:薩特認為自己被龍蝦追殺。當波伏娃在電話裡擔心實驗進展的時候,薩特用驚魂未定的聲音回答說,她的“召喚讓他擺脫了跟章魚的纏鬥——他肯定不佔上風”。後來在街上,麥司卡林已經沒有延遲效用了,可薩特仍然“十分確信有隻龍蝦一跳一跳地跟在自己身後”。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薩特似乎沒什麼喜歡吃的東西,西紅柿,他則尤為討厭。

薩特承認自己沒什麼喜歡的東西。除了果斷排斥海產品,他還厭惡西紅柿,拒絕吃西紅柿的酸果肉。總的說來,被他稱作植物的東西他都不喜歡。他從來不吃天然狀態的水果:水果的罪在於水果是偶然的產物,是跟人距離過遠的外在之物。薩特是極佳的反第歐根尼者,他憎恨天然的東西,只對製造加工過的產品有興趣,只喜歡人造之物。

薩特明確說:“食物必須經過人的勞動產生。麵包就是如此。我常常想,麵包是跟人的一種關係。”他曾經喜歡肉類,但後來不喜歡,理由是素食者很看重的:吃肉就是咀嚼死屍。

水生甲殼類動物總是薩特的噩夢,他在《文字生涯》中說到別人排斥自己時,比喻自己變成了螃蟹:“突然間,我失去了人的外貌,他們看到一隻螃蟹倒退著要逃離這個如此人性的大廳。現在,被揭開面具的闖入者逃跑了:大廳裡的事繼續著。”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哲學家的肚子》

作者: [法]米歇爾·翁弗雷(Michel Onfray)

譯者: 林泉喜

版本: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7月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如何吃成一个像卢梭、尼采、萨特这样的哲学家?

課程特色

多學科交叉

哲學、歷史、文學、法學

關鍵詞

公民、城邦、民主、國家、共和、君主、革命、政黨

人物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托克維爾、韋伯等

解讀著作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西塞羅《論義務》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霍布斯《利維坦》

盧梭《社會契約論》

韋伯《學術與政治》等25部重要著作

梳理邏輯

波斯、雅典、羅馬、美國、法國等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