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对表妹宝钗不冷不热了?看看宝钗四次提及凤姐都说些什么

虽说王熙凤和薛宝钗是表姐妹,然红楼梦中两人哪怕同处一处,却从未出现过直接对话。然而凤姐对于钗黛的称呼却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偏爱:

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人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一个林丫头一个宝姑娘,感情亲疏一目了然。

凤姐对表妹宝钗不冷不热了?看看宝钗四次提及凤姐都说些什么

说起来,凤姐对宝钗不冷不热,那宝钗对待凤姐又如何?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贾母听说,便答道:“我的儿!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宝玉被打后,想吃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因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做,凤姐顺势儿弄些让大家都吃吃。惹的贾母大乐,“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做人情”。宝钗见机插上一句“二嫂子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

凤姐对表妹宝钗不冷不热了?看看宝钗四次提及凤姐都说些什么

这话让人怎么评价呢,以宝钗的身份和年纪说这样的话实在是有些怪异。一来,凤姐是她表姐,年长有七八岁左右,宝钗其实没资格替凤姐谦虚那么一下。二来,贾母是长辈,正常人谁会拿一个风华正盛的年轻妇人和一个子孙满堂的老者相较?就算是比较,也通常是“某某有你当年风范”、“某某你教的好”、“某某比你当年略逊一筹”此类型。要么说长辈教的好,要么拿晚辈和长辈年轻时相较,没有说拿晚辈和长辈比,比的还是一个“巧”字。

宝钗这话实在是有踩着凤姐向贾母献媚的嫌疑。凤姐平时喜欢插科打诨,奉承老太太,此时听了宝钗的话却不置一词,想来凤姐对宝钗的言辞也不感冒。而贾母也很给凤姐面子:我都老了,巧什么巧?

凤姐对表妹宝钗不冷不热了?看看宝钗四次提及凤姐都说些什么

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二嫂子嘴里也就尽了,幸而二嫂子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儿。”

凤姐在家时不识得几个字,然理家久了,字也算是认熟了。最起码,众人联句时,凤姐也可起一句“一夜北风紧”。众人听说,都相视笑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抄检之时,凤姐看着司棋的信件也可以流畅地念出来。

还是那句话,宝钗又忘了自己的身份。贾母可以替三春谦虚一波,说她们不过是识得几个字,但宝钗却不该替凤姐谦虚一波,说凤姐不认得字。在一众精通诗书的妯娌小姑面前,恐怕凤姐对于“不识字”这一项也颇为忌讳,更何况凤姐真的不是不识字,最起码 比分不清唐寅庚黄的薛蟠强吧。

凤姐对表妹宝钗不冷不热了?看看宝钗四次提及凤姐都说些什么

宝钗忙走过来,摸着他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三姑娘说一套话出来,你就有一套话回奉,总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们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

宝钗对于平儿的说辞可以说是十分不以为然,觉得都是平儿在替凤姐狡辩。宝钗为人向来谨慎,凤姐评价她“不关己事不开口”。当初迎春被奶娘婆媳俩欺压至那般地步,姐妹们皆为迎春不平,唯宝钗一言不语,甚至眼色示意黛玉、湘云勿得罪奶娘。可此时宝钗却大剌剌地说明凤姐根本没想过这些,都是你在替你们奶奶撑面子,岂不奇怪?

再说凤姐真没想过这些?看凤姐与平儿的对话:“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背地里不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有大小事儿,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

果然探春、宝钗管家后出现不少问题:姑娘们的蔷薇硝不够用了,只能四处借;婆子们也不尽心伺候了,只一心守着自己的地盘:今天你骂她折柳条,后头她骂你摘杏儿,这种乱象对于国公府而言,确实是个笑话了。

凤姐对表妹宝钗不冷不热了?看看宝钗四次提及凤姐都说些什么

宝钗笑问他:“这天还冷的很,你怎么倒全换了夹的了?”岫烟见问,低头不答。宝钗便知道又有了原故,因又笑问道:“必定是这个月的月钱又没得,凤姐姐如今也这样没心没计了。”

凤姐因管家不知得罪多少人,想着自己毕竟是大房儿媳,何苦在二房这里做个恶人。想明白后,就借着生病一事丢开手,这才有了李纨、宝钗、探春管家一事。可宝钗开口就是凤姐的错,全然忘了,月钱已经不归凤姐管了。要说凤姐也是真的冤,见岫烟艰难,她还拿出自己的衣服救助呢。

虽说凤姐对宝钗不冷不热,但也未曾贬损了宝钗。可宝钗提及凤姐,总是给人一种怪异之感。今日说你巧不过老太太,明日提你不识字,今日话里话外说你管家不当,明日说你没发月钱。若说是长辈对晚辈,宝钗的话倒还说得过去。只是宝钗作为表妹,这般说年长七八岁的表姐,却是一言难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