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70年前趙老爺子的剃刀拽著牛皮,磨得發光,小刷子醮著胰子刷頭刷面,刀在臉上游走,迎著太陽,屋裡有光紋。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50年前,趙師傅在國營理髮店的小小一間堂子,為正襟危坐的“中山裝客人”理髮、修面、刮臉,“三件套”不快不慢,九分鐘完工。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到了“孫輩”趙殿兵,開過百人排隊做頭髮的最潮美髮店;國內、國際美髮大賽拿獎拿到手軟;明星、領導找他做頭髮,要提前預約……比起爺爺與父親,繼承衣缽的趙殿兵顯然光耀了門楣——最近,他被南京市美髮美容協會推薦,申報“南京工匠”,身後是南京兩萬多名美髮從業人者的激烈競爭。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南京工匠”趙殿兵

小時,趙殿兵喜歡在父親工作的國營理髮店玩。父親穿西服、扎領帶、外面套上白大褂,手動推子,手腕輕柔地旋轉,一層層的碎髮就這麼突突突地飛到空氣裡。再用大刀修面,小刀刮臉,刀片在顧客鼻樑兩邊輕捷地鏟削,恰如雙龍出水,又在顧客眼皮上輕巧地刨刮,好似月夜偷桃。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父親每一個動作,就像電影的蒙太奇鏡頭,一幀一幀地印在趙殿兵的腦海裡。

1982年,16歲的趙殿兵可以“頂職”父親,去國營理髮店做“理髮師”。彼時的子承父業,需在別處學徒練功。

南方的冬天格外清冷,趙殿兵清晨五點到店裡,先“搖手腕”。

老一輩的“剃頭功”講究手腕發力,手臂不出力。肩膀、肘、手腕平行,站直空搖兩手腕,一練至少40分鐘起;然後拿起大剪子接著搖,八十年代的剪刀大而笨拙……兩個小時的“晨功”在磨剃刀中結束。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白天一整天在店裡,燒水、打掃衛生、給客人洗頭。直到現在,他把雙手隨意攤開,就能自然形成一個標準的洗頭動作,十個手指肚,恰巧對準頭部十個穴位。無論怎樣移動,都能順應經絡,摸準穴位。

早上5點出門,忙到夜裡12點回家。回憶那個冬天,趙殿兵的腦海裡只有星星和月亮,從沒見過太陽。

那時學徒靠“偷”,師傅根本不會手把手教你。趙殿兵會粘著父親各種問,盯著父親的手出神,一步步分解,琢磨——那也是趙殿兵和父親相處最親密的時光。心底使足了勁,知道父親一退休就沒有靠山了,剪壞了也沒人給自己收拾爛攤子。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一年的學徒期後,趙殿兵正式頂替父親,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還不錯,剃頭、修面、刮臉“三件套”,九分鐘完成,下一個。

有一次父親的老主顧來刮臉,趙殿兵一緊張把人家臉刮破了。對方一把拿走了自己的剃刀。趙殿兵為此心驚膽戰了好久,請母親去老主顧家裡取剃刀,對方笑笑,說,“你兒子不錯!”

在國營店做了四五年,看著師傅們埋頭幹活,趙殿兵有點鬱悶,給10個人剪髮,剪完後發現怎麼一屋子的板寸?燙髮也全是一個模子,女士都一頭小卷,除了臉不一樣。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無意中聽父親說自己師兄弟的女兒專做女式髮型,在上海美髮比賽中拿了一等獎,趙殿兵執意離家,第一次出遠門到上海,第一次看到長髮大波浪,感覺被“電擊了”!

逛新華書店,發現一本《張學明美髮技藝》,看完再次被“電擊”。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這個張學明在上海南京路經營一家美髮店,明星都找他做頭髮。文化雖然不高,把所有心思都用來鑽研美髮,學攝影、學素描、還研究化學,燙髮藥水的成分都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可顛覆了趙殿兵的“職業三觀”,原來,做頭髮並不侷限於手的功夫,還關係各個領域!他立即報了個美術班,買各種美髮書,沒事就研究,翻著翻著,一天突然靈光乍現:為什麼不按照臉型設計髮型呢?

他立即素描設計了各種髮型圖紙後,開始實踐。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趙殿兵早期臉型&髮型手繪圖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蘇北國營理髮店,如此先鋒的實踐並不被允許。趙殿兵“停薪留職”出來,租了一間30多平米的門面,買來四把椅子,取名“新潮理髮店”。裝了水晶球吊頂,一進門感覺閃閃發光。

趙殿兵長得好看,細皮嫩肉,瘦削,像書生一樣。話也不多,輕聲細語地說話,客人有什麼要求交代了,他就埋頭擺弄,手指格外輕柔,看得人覺得像在彈鋼琴。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他開始按每個人的臉型剪頭髮;給長髮及腰的女孩做大波浪;為想擁有靈動短髮的,先燙卷,再剪短碎髮……鎮上沒有一個美髮師這麼幹的!沒多久,趙殿兵就小有名氣,一傳十十傳百,姑娘們都慕名而來,看看到底自己能有多“新潮”。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尤其到了年底,“新潮理髮店”里人滿為患。客人一大早來看見一屋人,說先回家幹活;下午幹完活再進門,發現人更多了,還是老老實實排隊吧!

世紀之交,“髮型師”們蜂擁湧入一線城市。上海的徒弟打來電話:“師傅為啥還在老家做啊?您那麼好的手藝能賺好多錢啊。”

跟趙殿兵學藝一年就去了上海,這位徒弟已經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

趙殿兵沒多想!

老一輩講話,趙殿兵太“磨”(四聲),幹嘛都精細,就像他的長相。直到學美容的妻子一次到南京進修美容,回去之後對他說,“南京髮廊的髮型師剪頭髮跟你不一樣!”

趙殿兵這才關了店,到南京,先在江蘇天鷹美髮美容技術培訓學校深造。

2000年左右,行業大洗牌,標榜、沙宣都進入中國美髮市場,催生各種新式剪法,大眾的美髮需求也日益旺盛。趙殿兵再次有了“電擊”的感覺,一頭扎進去,研究沙宣髮型的技術要點、託尼蓋的修剪技術。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很快,他發現並不能單純模仿這些舶來技術,因為亞洲人的髮質條件和歐洲人的不一樣。比如沙宣經典髮型波波頭,一味模仿,很容易做成“劉胡蘭髮型”。

怎麼辦?

趙殿兵嘗試對髮型長度和重量進行精準控制,長度精確到毫米,每減一毫米都要仔細考量。點、線、面、空間,依據頭髮生長的走向,確定好每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的結合點,先“大刀闊斧”地把大致髮型結構、輪廓引出來,然後再次洗淨,吹乾後精雕細琢地做打薄修飾處理。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趙殿兵美髮作品

“我覺得髮型是有生命力的。就像蓋房子和裝修,框架有了之後,還要進行裝修。一個好的髮型,必須反覆地雕琢,我多做一步,多用一點心,客人回家就會更好打理一些。”這種精細的美感最“搭”趙殿兵的性子。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一次晚會上,趙殿兵負責幫主持人楊瀾做造型。楊瀾的頭髮細軟而且髮量不多 ,所以一直保持短髮。以往造型師都是簡單給她用吹風機吹順,但趙殿兵認為,楊瀾的造型需要讓人感覺頭髮多,而且有紋理感。因此他先用電棒卷將頭髮夾卷,然後再用吹風機吹梳整理紋理,最後噴上幹膠定型。看到鏡中的自己,楊瀾非常滿意。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滿頭是璇,自來卷……越是遇到難理的頭型,我越是興奮。每一種頭型在我心中都是一個作品,精雕細琢,做出精品,這才能心安。”趙殿兵說。

進修結束,天鷹美髮學校請求他留校任教。擺在趙殿兵面前兩條路,一條是,自己開店,憑手藝自然不愁客人;另一條路:站上三尺講臺,培養美髮師。

髮型師隻影響客人,不過癮;做老師可以影響整個行業!趙殿兵這麼一想,就開始了美髮教育的生涯。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趙殿兵

在其他美髮師做客人賺錢的時候,趙殿兵總結歸納技術,編教材,梳理自己的理論體系,修煉基本功和精準度,帶學生參加比賽,做比賽的評判長,出考試題庫,培養殘疾人美髮師,把學校變身國家殘聯基地……一晃,20年過去了,趙殿兵的稱呼從“趙老師”變成“趙校長”。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每學期開學第一課,趙殿兵都會跟學生們聊聊自己爺爺、父親輩“揚州三把刀”、“三件套九分鐘”、“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老故事,讓他們對自己即將學習的手藝,形成一種新的敬畏!因為在趙殿兵看來,除了技術與藝術,美髮師的匠人精神更關乎“心術”。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前不久,趙殿兵看有報道說北京有位,理髮師80多歲了還在為老主顧理髮——

徒弟在浦東買了好幾套房,他還只願做“剃頭匠的老師”

“哪天我老得教不動書了,也會像他那樣!我想要一輩子和頭髮打交道。”

於趙殿兵而言,美髮手藝,已經融入血液,心生喜悅,不單停留在頭髮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