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中國古代的“千歲”


說一說中國古代的“千歲”


在一些人的印象裡,古代的君主都被稱為“萬歲”,而皇帝下面的親王,以及皇后、太后什麼的,都要被稱為“千歲”。然而,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並非是歷史事實。

在歷史上,皇帝被臣子們山呼萬歲是很常見的,但這也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做法,並沒有什麼正式的規定。有的朝代,例如清朝,臣子見了皇帝,只是請安,並不喊萬歲。歷朝歷代給皇帝上的封號,雖然都很冗長,但是裡面絕對沒有“萬歲”兩個字。

而親王、皇后什麼的被稱為“千歲”就更是沒影兒的事了。任何朝代的任何人見到了親王或是皇后,都不會高呼千歲,哪怕是親王、皇后過生日的時候,來祝賀的人也只會說“恭賀千秋”之類的話,不會說什麼千歲。

古代有一些權臣能實際上執掌朝綱,代替皇帝。他們會給自己添加一些諸如“攝皇帝”、“假皇帝”、“皇父攝政王”這樣明顯僭越的封號,但是也不會把自己稱為什麼“九千歲”、“八千歲”。

實際上,“千歲”這個稱呼來自傳統的戲曲。中國古代的戲曲都是面向普通民眾的,而普通民眾又普遍沒文化,聽不明白親王重臣們複雜的封號,所以戲曲作者們就用“萬歲”、“千歲”這樣簡單明瞭的稱呼來代替。普通的觀眾一聽到“萬歲”、“千歲”就會很方便地搞清楚臺上角色之間的關係。

戲曲中的這種做法顯然影響到了一些人,所以歷史上才會出現僅有的兩次“千歲”時代。

一次當然就是我們熟悉的魏忠賢。明朝末年的權閹魏忠賢,出身低賤,自己也沒有什麼文化。正是因為這些,所以他特別喜歡排場,喜歡炫耀。他手下的人裡,沒文化的顯然也不少,正是這些人發明了“九千歲”、“九千九百歲”這樣的稱呼送給了魏忠賢。

說一說中國古代的“千歲”

影視作品中的魏忠賢與天啟帝


魏忠賢對此欣然領受,充分說明了他的無知與淺薄。現在的影視作品普遍把魏忠賢描寫成老謀深算、詭計多端的大奸臣,顯然並不符合實際。僅僅從“九千歲”這一件事,我們就能看出魏忠賢實際上缺乏政治頭腦,絲毫不懂韜晦之術。也就是碰上了朱由校那樣的二五眼,他才會得逞於一時,換任何一個稍有頭腦的人當皇帝,都不會容忍一個已經“九千九百歲”,和自己只差一小步的人待在自己的身邊,早就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了。

另一次“千歲”時代,就是太平天國時期。

太平天國的領袖們都是些落第秀才或普通農民,顯然也是深受傳統戲曲的影響,因此,他們鄭重其事地把“千歲”作為一種制度給確立了下來。太平天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存在“千歲”制度的時代。

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初,永安封王時就明確規定:天王洪秀全萬歲,東王楊秀清九千歲,西王蕭朝貴八千歲,南王馮雲山七千歲,北王韋昌輝六千歲,翼王石達開五千歲。

說一說中國古代的“千歲”


這種每人差一千歲的規定,實際上說明了洪秀全並非太平天國真正的最高領袖,並不能統御全局。事實也正是如此。諸多“千歲”與洪秀全這個“萬歲”並列的現象,為太平天國此後的內亂埋下了伏筆。

天京事變後,“千歲”只剩下了石達開一人,而他也很快出走了。在此局面下,洪秀全曾一度發誓,再也不封王了。不過,王雖然不封了,“千歲”卻還依然存在。

1858年,洪秀全設置了僅次於王爵的“掌率”頭銜,並且規定掌率可以享有“千歲”的稱呼,不過僅限於二千歲和一千歲。比如蒙得恩,他就被封為“正掌率二千歲,爵同王位”,成為了洪秀全身邊的近臣。

1859年4月,洪秀全又打破了自己再不封王的諾言,封自己的弟弟洪仁玕為幹王,七千歲。此後,洪秀全為了維持政治平衡和收攬人心,又被迫多次封王。王封得太多了,大家誰也管不著誰,是不利於軍事指揮的,所以,洪秀全只好在“千歲”這一稱號上來區分。不同的王享受不同的千歲待遇,“千歲”多的王比“千歲”少的王地位要高。開始是有一千歲到五千歲之分的,後來,五千歲的頭銜也被突破了,洪秀全自己的兒子生下來沒有幾歲就被封為九千歲、八千歲。

“千歲”還可以晉升或被剝奪。陳玉成剛被封英王時,只有二千歲。後來,他攻破江北大營,被晉封四千歲。再後來,他又因攻破江南大營被升為六千歲。李秀成也因攻克蘇州從四千歲被晉封為六千歲。

1861年安慶失守,洪仁玕和陳玉成的“千歲”稱號都被剝奪,算是對他們的懲罰。

濫封的王位與“千歲”並不能挽救太平天國失敗的命運,只能說明洪秀全缺乏領導能力,除了濫封濫賞之外,拿不出別的手段來聚攏人心。“千歲”制也自然而然地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而消失在了中國歷史的長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