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漫談丨嗅覺篇

五感漫談丨嗅覺篇

每次從冰箱裡拿出牛奶,你都要先聞一下。看是不是有變酸的跡象?如果是,你就直接把它扔進垃圾箱了。

我們的嗅覺能幫助我們選擇新鮮的食物以及避開發黴的食物。每一份被我們放進購物車的水果或者肉類都成功地通過了我們的嗅覺測試。

嗅覺是一種最接近本能的感覺

嗅覺器官既是人的頭號感覺器官,也是最早形成的器官。從解剖學角度看,嗅覺連接海馬體和杏仁核,是唯一一種不需要經過中轉,就能和大腦的記憶系統互動的知覺。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的感覺器官都是大腦思考過後才有反應,只有對氣味是先反應再思考。


嗅覺也是一種最難忘的體驗

在所有感覺記憶中,氣味感覺最不容易忘記。研究表明:當人們回想1年前的氣味,準確度可高達65%,而回憶3個月前看過的照片,準確度僅為50%。

五感漫談丨嗅覺篇


食品感官檢測嗅覺與食物的關係

感官與美食食品本身所固有的、獨特的氣味,即是食品的正常氣味。嗅覺是指食品中含有揮發性物質的微粒子浮游於空氣之中,經鼻孔刺激嗅覺神經末梢,然後傳達至中樞神經所引起的感覺。人的嗅覺比較複雜亦很敏感。


同樣的氣味,因各人的嗅覺反應不同故感受喜愛與厭惡的程度也不同。同時嗅覺易受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溫度/溼度/氣壓等)人的嗅覺適應性特別強,即對一種氣味較長時間的刺激很容易順應。但在適應了某種氣味或氣體之後,對於其他氣味仍很敏感,這就是是嗅覺的特點。

食品的氣味的產生途徑生物合成,係指食品本身在生長成熟過程中,直接通過生物合成的途徑形成香味成分表現出香味。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都是通過感官來完成的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感官都連接著我們的記憶、深入我們的情感。


比如一個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春日有一股令人振奮的氣息。那麼就會有很多製造商都希望把這種“富有活力的幸福空氣”蒸餾進自己的氣味產品中,所以就有了清新劑、香皂等讓大家一聞就可清晰辨知的記憶性產品。

再說到電影院,你又會想到什麼氣味?是電影膠片嗎?還是人山人海的汗臭味?都不對,應該是爆米花。夾雜著奶油香氣的爆米花味和看電影這項活動似乎有天然的聯繫,如果不是這個氣味的話,你甚至不會意識到你在電影院。

五感漫談丨嗅覺篇

再看看你正在讀的白紙黑字,假如我們生活在黑白世界,你又怎麼像別人解釋什麼是紅色?這絕對是一個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