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想要炒的脆不能忽略这些细节,懒人快手菜脆炒莲藕的做法解析

嗨大家好,我是优质美食领域原创作者快乐敏姐。有粉丝私信问敏姐有没有既好吃,做法又简单方便的懒人快手菜呢?回答是有的。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以及美食的热爱者,会推荐一道做法简单又美味爽口的脆炒莲藕正符合这所有的条件。为什么要选择莲藕做原材料呢?因为莲藕浑身是宝。莲藕原产于印度,在我国莲藕的主要产地在江苏、湖北、山东、河北、广东等地,因为莲藕适应性强,所以在大部分水域中均可生长,其中江苏宝应县、河北磁县的莲藕更是全国闻名的。


莲藕想要炒的脆不能忽略这些细节,懒人快手菜脆炒莲藕的做法解析


古书上记载莲藕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含糖量也很高,生吃鲜藕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用新鲜的莲藕榨汁功效更好。煮熟的莲藕味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有消食、止渴、生津分功效。在块茎类食物中莲藕含铁量较高,对缺铁性贫血有实质的作用。因此也是药食同源的滋补食材。莲藕中还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含有的涩液成分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建中。所以说经常食用莲藕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


莲藕想要炒的脆不能忽略这些细节,懒人快手菜脆炒莲藕的做法解析

说到用莲藕做菜,这款做法简单方便的脆炒莲藕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美食中的懒人快手菜了。烹饪莲藕要想做的好吃就一定要凸显莲藕与生俱来的优势——脆嫩。那如何才能把莲藕做的脆嫩好吃呢?那先得从莲藕的选材开始,挑选品质好的莲藕尤其重要。外形上要选择粗壮、短节的莲藕比较适中,味道和口感都会更好。观察莲藕的两端藕节处,尽量选择两边孔洞被封住的藕节,因为这样不容易进入脏东西及泥巴,清洗的时候也会更容易些。有时在市场上会看到类似特别白的莲藕,快乐敏姐建议大家不要去买,这样的莲藕并不好。正真好的新鲜莲藕外皮是有一点淡黄色的,而且闻起来会有一股清香味并不是那种刺鼻的怪味。


莲藕想要炒的脆不能忽略这些细节,懒人快手菜脆炒莲藕的做法解析

在处理莲藕时同样也要注意以下这四点:1.切莲藕的时候尽量不要切的太小块,由于莲藕含有丰富的淀粉成分,一旦大面积的暴露在空气中是非常容易氧化变色,这和切苹果的原理是一样的。2.刚切好的莲藕一定要马上浸泡在清水漂去表面的淀粉,减少淀粉对空气的氧化而引起变色反应,这样后期在烹饪的时候就不会发黑。3.入锅翻炒莲藕的时候千万不能用铁质锅具。莲藕中含有较多抗氧化成分涩液与铁接触就会生成黑色单宁酸铁,不但会让莲藕的颜色发黑变得难看,还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虽然对身体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出于对美食制作的高要求那还是尽量的避免为好。4.建议莲藕在炒制前最好在煮沸的水中焯水半分钟去除一些内部的淀粉含量,同时也能缩短烹饪的时间达到脆口的目的。焯水时间不宜过长,三至四层熟即可。以上这四点是快乐敏姐多年来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心得和感悟。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快乐敏姐再分享一个用莲藕做的懒人快手菜脆炒莲藕。这道菜的特点充满的体现出,就是一个脆。


脆炒莲藕

准备用料:

1.新鲜莲藕 120克

2.芹菜段 80克

3.胡萝卜丝 30克

4.黄甜椒丝 半个


准备调料:

1.生抽 3大勺

2.盐、糖 各一小勺

3.香醋 1大勺

4.植物油 少许


烹饪方法:

1.将莲藕清洗干净、去皮切成丝浸泡在干净的水中去除外表的淀粉,芹菜去掉老叶清洗干净切成小段。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细丝备用。锅中水煮沸放入浸泡好的莲藕快速焯水半分钟后沥水捞出。


莲藕想要炒的脆不能忽略这些细节,懒人快手菜脆炒莲藕的做法解析

2.另起油锅,放入少许植物油倒入莲藕丝及上述全部调料大火快速翻炒。


莲藕想要炒的脆不能忽略这些细节,懒人快手菜脆炒莲藕的做法解析

3.翻炒一分钟后一起加入芹菜段和胡萝卜丝略微翻炒均匀即可。


莲藕想要炒的脆不能忽略这些细节,懒人快手菜脆炒莲藕的做法解析

小贴士:

1.这道菜的特点就是脆嫩爽口,要做到这个程度必须要注意快乐敏姐上述的这四点注意事项。

2.整个烹饪时间不宜过长,翻炒不宜超过三分钟,时间长会影响口感和营养的吸收。

3.在添加调料的时候,香醋尽量放在最后加入。因为醋在高温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挥发,加早了会流失醋的香味和酸味。

以上是快乐敏姐对制作脆口莲藕的一些心得和感悟,只要注意文中提示的这些要点就能很轻松的做出酸甜脆口的家常快手菜——脆炒莲藕。简单的辅料搭配和操作步骤是不是很适合喜欢美食的懒人使用呢!对白天在公司忙碌了一天后,下班回家还要赶制晚餐的上班族来说也是一道很不错的快手菜。只要简单的操作后十分钟内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美味营养晚餐,酸酸甜甜还十分的开胃。也不用担心摄取高热量引发的肥胖问题。希望大家能喜欢快乐敏姐关于如何脆炒莲藕的分享,大家也可以观看快乐敏姐脆炒莲藕的相关视频。同时也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的留言区里和敏姐一起交流一下你们对莲藕制作上的一些心得和感悟,感谢大家的阅读和聆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