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纠结是否放养孩子?当务之急,你需要抓准他现阶段的成长任务

我们每个人一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垂垂老矣的暮年,小时读书,大了成家。大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动的接受成长带给我们的变化,去完成每一阶段我们该去完成的事,去体验不同的情绪变化。但其实如果我们主动去了解,就会发现每一阶段的心理成长都具有其特征,每个年龄段的我们都有需要去重点完成的“任务”,这一个个任务下来,我们才成为了现在的自己。了解它们,既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下一代,陪同他们“打通关”。

还在纠结是否放养孩子?当务之急,你需要抓准他现阶段的成长任务

0-3岁:良好心理状态的起源来自于婴儿和抚养者的安全依恋关系

著名的心理转接和情绪专家伊扎德有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现出了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这五种情绪。我国的心理学家孟昭兰的研究也指出,新生儿即已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表情。由此可见婴儿在刚出生时就具有情绪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分化,只是这还是一种最原始的本能反应,与婴儿的需求是否得以满足有关,比如饿了、渴了、尿了,它们就会通过哭泣来引起抚养者的注意。

随着婴儿成长,他们的情绪在后天环境以及本身发展趋势的作用下,产生更高级、复杂的社会情绪,在情绪社会化的同时,焦虑成为了婴儿体验到的重要情绪。而这段时间他们和抚养者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日后个体的情绪情感发展。

还在纠结是否放养孩子?当务之急,你需要抓准他现阶段的成长任务

婴儿的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婴儿在最初开始五周内的微笑是属于无分别式的微笑,这是一种纯粹的神经冲动发放引起的兴奋状态,到五个月婴儿对人的微笑也从不区分发展到对陌生人和熟悉人特别是母亲的区别对待出现,此时,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开始出现。

之所以提到这两种焦虑是因为婴儿的情绪具有社会性参照,在陌生人靠近或母亲暂时离开时,婴儿无法通过母亲的面孔来寻找信息,无法评价当时情景,对所处环境的未知会导致婴儿体验到焦虑。

因而,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对婴儿情感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与母亲之间的联系则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照顾者负责任的照顾方式,热情、温和、鼓励的态度有利于建立安全性依恋,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日后的情绪发展中能形成自重、开朗的情绪情感,否则,容易养成冷漠或者是多疑的个性。

所以,为了帮助婴儿情绪情感社会化的形成,家长要更多的施以耐心及关心的照顾,对婴儿的哭闹信号要正确且及时地理解,采取相应的行动。避免把婴儿置于一种无人照料,孤单的情境中。要学会和婴儿分享适当的情绪体验,给予积极的社会性参照,这样才可防止出现不良的情绪体验和行为方式,形成消极懦弱的性格。

到了两岁左右,就要尊重婴儿与同伴的交往,积极引导孩子的早期友谊出现,让婴儿之间形成共享、积极的情感交流。

还在纠结是否放养孩子?当务之急,你需要抓准他现阶段的成长任务

3~6岁:从游戏、评价和同伴关系三个关键词帮助幼儿养成积极情绪体验

这阶段的儿童处在自我意识形成,探索欲望增强但现有能力不足的矛盾阶段,游戏就成了他们发现世界的主要途径。

针对游戏,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依德认为游戏能够补偿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危险冲动,缓解心理紧张。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儿童情绪情感的健康发泄方式。皮亚杰的认知动力说把游戏当做有助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百家纷纭的游戏理论其共同点还是离不了游戏与情绪情感之间的联系。

游戏具有社会性,在与同伴的互动以及关系建立中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冲突和内心焦虑。

在教育影响下,幼儿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相比于婴儿时期生理性情绪体验和低级社会性情绪体验,幼儿的情绪体验社会性更加深化,产生了委屈、自尊和羞愧感(这与道德认知的出现有联系),且极易受暗示性。其中,尤其需要关注自尊。

曾经有实验发现,如果将儿童分为高自尊,低自尊和中度自尊三个组,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的满意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则与压抑、焦虑、学校生活和社会关系不适应相联系,而自尊的高低,在这阶段主要和父母对幼儿的评价有关。

同伴关系也是幼儿获得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不良的同伴关系造成社会适应不良,消极情绪出现。有研究表明,在班上没朋友的儿童大多有孤僻、退缩、冷漠压抑等心理障碍。

因此,在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的关键词是游戏、评价和同伴关系。父母的教育风格和重要他人的评价能影响儿童高自尊的形成,在此阶段父母应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养方式,给予儿童适当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儿童形成合适的自我评价。此外,尊重儿童的交往,多带领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友好,温和的相处方式的榜样,幼儿会极易受到暗示。

还在纠结是否放养孩子?当务之急,你需要抓准他现阶段的成长任务

小学时期:发展友谊是孩子们的重要成长任务

小学时期儿童进入学习阶段,大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因而同伴关系是帮助儿童情绪情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这个时期的同伴交往开始建立友谊,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亲密关系,提供了儿童体验情绪的途径,对以后人际关系提供基础。

友谊可提供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可缓解儿童在生活中形成的情感压力,良好的友谊能形成积极的健康心理、很强的自我价值感、与配偶亲密牢靠的关系。反之,没形成友谊的儿童对于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表达会很不善于,日后无法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不利于儿童全面健康的成长。

皮革马列翁效应显示,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情绪情感也有影响。教师高的期待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兴奋度,更能有助于儿童对自己形成高的评价。教师温和友善的态度对有儿童的情绪情感有相互影响的作用,学生在这种良性的互动模式下更容易走向亲和、乐观、满足的情感空间。

儿童自身发展的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包括对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有研究指出,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在小学阶段呈很高的一致性,所以在这一阶段,儿童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发展密切相关。

这一阶段,父母与儿童的相处时间变少,儿童也不再像以往依恋家人,但自我评价仍然与家庭教育风格有重大联系。此时的父母职责在于在一定距离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时刻保持这鼓励与积极的态度,不要故意挫败与嘲笑儿童,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同时,当孩子与同伴交往,可适当引导儿童的交往模式,与老师交流,让老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但不可过多时干涉孩子的交往,多给予尊重和鼓励。

还在纠结是否放养孩子?当务之急,你需要抓准他现阶段的成长任务

青少年:平安度过情绪成长的风暴期,培养自我同一性

这个阶段是继婴儿期外又一生理高速发展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速度的不协调自然导致一系列矛盾冲突出现,这一时期在发展心理学上又被叫做风暴期。

青少年的身体外形变化、第二性征出现,体内机能增强,性的发育和成熟这些生理上的转变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成人感,急于摆脱家人的控制,走向成人的领域,但心理尚幼稚,这种不平衡给青少年带来的冲击不小。反抗心理表现在大多数青少年身上就是逆反性,这是青少年自我意识高涨的表现,他们渴望独立,但又受到自身条件和外在的约束难以得到满足,所以极易产生极端而强烈的情绪体验。

这一阶段的情绪体验表现为两极性,即强烈风暴和温和、细腻共存,内向与表现性共存。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高,生活经验的累积使得他们认识到不同情绪的作用,便懂得了在不同场合表现不同的情绪,使得情绪的表露失去了以往的自然流露性。

另外,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期,是自我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自我、人生的思考变多,烦恼接踵而来,也会产生孤独感。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就把这一阶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会使他们产生不安,对于自己越来越多的需求,显示无法得到满足,由此而产生压抑感。

青少年的这一阶段会让很多家长处于为难的阶段。这一时期,家长应给予理解,适当放开手给青少年独立成长以及释放个性的空间,但不可放任不管。沟通、交流、理解是这个阶段最需要的,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充分的信心,要知道过多的框架只会局限花草的成型,在尊重他们成长的同时加以引导,这个时候陪伴比控制更加重要。

还在纠结是否放养孩子?当务之急,你需要抓准他现阶段的成长任务

综上,不同时期的儿童面临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而家长也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任务,孩子的情绪情感在人际关系成熟中逐步走向社会化,并对日后的个性养成以及人际交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认清每个时期儿童的情绪发展的特性,改善相应的抚养方式,方式各有不同,但不变的是需要家长们耐心、尊重、鼓励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