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貿區沙區板塊要建“內陸開放自由港”

本月,中國(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運行三週年,三年來都結下了哪些“碩果”?

4月21日,在重慶市商務委的組織下,重慶多家市屬媒體記者團一行來到了位於沙坪壩區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一探究竟。

作為重慶自貿試驗區西永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自貿區沙坪壩板塊將對標上海、新加坡、韓國等港城發展路徑,佈局“國際物流新城”規劃建設,打造帶動開放的內陸開放自由港。

整車進口 保持內陸第一口岸地位

重慶自貿區沙區板塊要建“內陸開放自由港”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是中歐班列(重慶)、陸海新通道等國際班列的始發地,是重慶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主戰場之一,是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重慶鐵路口岸等國家級平臺於一體的內陸開放型園區。

據重慶自貿試驗區沙坪壩板塊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沙區板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6億元,同比增長66%,2019年鐵路口岸實現進出口11.47億美元,2019園區實現整車進口7316輛,同比上漲327%。

重慶自貿區沙區板塊要建“內陸開放自由港”

在園區內,界面重慶看到百餘臺穿著白色“車衣”的待檢車輛,整整齊齊地停放在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內的進口車檢測線的廠房外。這個口岸構建起了整車進口、展示展銷、維修保養等進口整車全產業鏈,2014年獲批至今累計進口整車15841輛,繼續保持內陸第一整車進口口岸地位。

園區還引進了保時捷西南分撥中心,爭取到德國保時捷常態化運輸項目落戶於此,去年4月,項目啟動正式運輸,佔據了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量的1/10,2019園區實現整車進口7316輛,同比上漲327%。

“消費者從下單到提車,大概只需要一個半月時間,比走海運節省一半時間。”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整車進口負責人崔松柏說。

在貨源組織過程中,園區也積極創新貿易模式,去年3月成功操作了全市首票保稅平行進口業務,相比之前進口汽車“落地徵稅”,為企業節省更多成本,簡化了手續。同年10月,園區與巴博斯總部直接合作的零部件保稅進口項目也正式啟動,首批價值26萬歐元的德國原產汽車零配件當月通過中歐班列裝箱運抵重慶。

開放通道 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體系

重慶自貿區沙區板塊要建“內陸開放自由港”

圖蟲創意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羅書權介紹,“依託自貿區,中歐班列(重慶)開行的班次和貨值有明顯提升,2020年已開行340班,歷年累計開行5053班,貫穿境外多個物流節點。”

目前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已經建立起五條國際通道。向西中歐班列(重慶)已成為內陸與歐洲重要的陸上通道,向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貫通渝、黔、桂等地成為內陸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向北中歐班列(重慶)北向通道聯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向東打通了渝甬、渝深兩條鐵海聯運通道。

園區還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實施對象,成功推進了定製化班列、海運原箱運輸、鐵路箱下海出境等物流方式,打通了“一箱到底”全程多式聯運,園區已全國率先實現海運箱和鐵路箱的自由交換流動。同時,成渝兩地鐵路港日前共同開行第10000列中歐班列(成渝),西向通道也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多向的國際物流通道體系形成了“磁場效應”,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沙坪壩板塊已入駐企業2300餘家。

金融創新 引進內陸首個“美元快付”

重慶自貿區沙區板塊要建“內陸開放自由港”

羅書權說,近年來園區以拓展鐵路物流貿易大通道為基礎,著力打造國際鐵路物流樞紐和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內陸國際貿易中心、供應鏈物流金融中心,並積極探索陸上貿易規則。

為破解陸上貿易的融資難題,2018年5月,園區全國率先實現了鐵路信用證的批量化使用,形成了首創性成果。目前,全市鐵路提單累計簽發鐵路提單47份,貨值達4億元人民幣,應用於信用證、託收、匯款等各種結算方式的融資結算,主要服務平行進口車,並逐漸向木材、食品、奶粉、生鮮及汽車零部件等進口貨品拓展。

“與傳統的鐵路運輸融資模式相比,鐵路提單信用證將海運規則沿用到了陸路運輸,其融資和結算具有很大優勢。”羅書權說。2019年7月,在國家商務部召開的專題新聞發佈會上,這一創新正式入圍國家第三批自貿試驗區31個最佳實踐案例之列,並面向全國推廣。

另個,園區還引進內陸首個“美元快付”項目,實現美元運費境內線上結算,解決了傳統美元結算業務需頻繁往返銀行、提交紙質發票、辦理環節繁雜等問題,進一步提高了業務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目前已累計實現交易額超1.23億美元。

兩港軸心 推進成渝鐵路港融合

重慶自貿區沙區板塊要建“內陸開放自由港”

在成渝合作方面,園區也在積極響應。3月27日,園區與成都市青白江國際鐵路剛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成渝兩大鐵路港戰略共振、行動同頻的融合發展。

協議將通過通道口岸互聯、產業招商互補、開放創新互享、機制協調互促四大領域20個具體方面具體怎麼個融合法?羅書權將主要的內容概括為幾個關鍵詞,“線路共開,箱子共用、倉庫共裝、價格同放。”

共同提高以兩港為軸心的內聯外通水平,服務區域產業錯位發展、有序競爭和相互融合,實現成渝開放平臺聯合攻堅的點上突破,高格局驅動區域間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國際物流城產城生態更新,實現戰略賦能。

此外,羅書權提到,還要做好成渝兩地的產業佈局,人才機制體制的共同協商。“現在我們保持的是一個月溝通一次的節奏。”他認為,成渝經濟圈建立的‘相通、相暢、相開放’的體系。在交通、通信、物流方面強強聯合,最重要的是在十四五規劃中拿出合作成效。

未來構想 打造內陸開放自由港

關於下一步的構想,羅書權說,將按照產城景融合發展的思路,對標上海、新加坡、韓國等港城發展路徑,佈局“國際物流新城”規劃建設。

未來,重慶自貿區沙坪壩板塊將聚焦國際貨物集散、綜合自由貿易、口岸特色金融、智慧信息技術、創新智能製造等重點產業,打造輻射亞歐、全國領先的口岸經濟新示範,建設服務西部、引領重慶的經濟發展新引擎,形成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內陸開放自由港。

文|曹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