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瘋狂生,到不想生

孩子‖從瘋狂生,到不想生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生育制度和生育觀念的變化。

我們先從歷史的維度上講講生育制度和生育文化。總的來說,我把中國在生育問題上的文化變遷分成三個階段,就是古代、現代和當代。


01:古代

在古代,我國基本上是一個鼓勵生育的文化,尤其是在先民社會,生存的物質環境非常艱苦,人的死亡率極高,那個時候人均預期壽命也就三四十年,人生七十古來稀嘛。如果不大量地生孩子來補充族群,那就有可能滅種。當時的人有這種切近的危機意識。

比如越王勾踐時代的越國,當時就有鼓勵生育的措施:如果一家生了男孩,獎兩壺酒、一條狗;生了女孩,獎兩壺酒、一頭豬;要是生了三胎,官府會給這個家庭派乳母,幫你養孩子。這都是鼓勵生育的措施。

當時的人們為什麼鼓勵生育呢?

  • 一是害怕種群、部落的整體滅絕;
  • 二是越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小國,希望國家人丁興旺,變成一個人口規模比較大的國家。
孩子‖從瘋狂生,到不想生

02:現代

在現代,生育制度是隨著人口狀況的改變而調整的。由於中國古代的生育文化是鼓勵所有人拼命生,結果導致了人口爆炸,我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從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就有一些知識精英開始呼籲計劃生育了,例如馬寅初、邵力子等人。

馬寅初還專門寫了一本《新人口論》,是借鑑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發展而來的。《人口論》的一個主要論點是:糧食是以算術的級數增長的,而人口是以幾何的級數增長,所以當人和糧食的比例不相匹配時,就會發生戰亂和饑荒,人口過多問題的最終解決辦法就是饑荒和戰爭這樣的災難性事件。

孩子‖從瘋狂生,到不想生

插圖來源於網絡‖馬寅初•著名人口學家

他們呼籲了很長時間,到 20 世紀 70 年代,這個想法才進入決策層,然後全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計劃生育最嚴的時候,就是要求城市每家生一個孩子,農村每家生兩個孩子。由於計劃生育與傳統的家庭價值和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反差太大,一時間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難。

大家當年都看過小品《超生游擊隊》,就是宋丹丹演的那個。夫妻倆生了幾個孩子,這個叫吐魯番,那個叫海南島,都是各地的地名。因為到處都在搞計劃生育,孩子生不下來,就到處遊擊去生孩子,這種人以“超生游擊隊”聞名於世。

孩子‖從瘋狂生,到不想生

插圖小品||《超生游擊隊》

當時為了搞計劃生育發生了一些極端的事情,你要是超計劃生育了,就把你的牛牽走,把你的傢俱、家電拿走,甚至拆了房子。我在河北農村調查的一個地方,遇到特別搞笑的事情:有一戶人家,兒媳婦懷了孕跑掉了,村幹部就把老爹綁在樹上打屁股。

你看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作品《蛙》,寫的就是有一個搞計劃生育的農村女幹部,她逼著想超生的婦女打掉了 2000 多個孩子以後,就開始做噩夢,聽到青蛙叫,她就害怕,覺得是那些被打掉的孩子在哭叫。

孩子‖從瘋狂生,到不想生

從這些事例上都可以看出來計劃生育的實施有多難,因為它跟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鼓勵生育的文化完全相反,與深入人心的生育觀念和家庭價值發生了很大的衝突,與人們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多子多福、害怕絕種的想法完全相反。


03:當代

再看當代中國,大家突然發現,在計劃生育搞了四十年之後,國人真的開始不想生孩子了,有的人在這個新鮮事面前變得驚慌失措,甚至都提出來要鼓勵生育了。

2011 年,全國普遍實施雙獨二孩政策,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可以生第二胎了。

孩子‖從瘋狂生,到不想生

觀察了一段時間,原來擔心人口反彈得太厲害,後來發現沒怎麼反彈,又在 2013 年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就是夫妻雙方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就可以生二胎。看了看還沒有反彈,就在 2015年之後全面放開二孩了。

放開以後,符合生二孩條件的人裡真正生了二胎的只有三成,每年新出生嬰兒數仍在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