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疯狂生,到不想生

孩子‖从疯狂生,到不想生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生育制度和生育观念的变化。

我们先从历史的维度上讲讲生育制度和生育文化。总的来说,我把中国在生育问题上的文化变迁分成三个阶段,就是古代、现代和当代。


01:古代

在古代,我国基本上是一个鼓励生育的文化,尤其是在先民社会,生存的物质环境非常艰苦,人的死亡率极高,那个时候人均预期寿命也就三四十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嘛。如果不大量地生孩子来补充族群,那就有可能灭种。当时的人有这种切近的危机意识。

比如越王勾践时代的越国,当时就有鼓励生育的措施:如果一家生了男孩,奖两壶酒、一条狗;生了女孩,奖两壶酒、一头猪;要是生了三胎,官府会给这个家庭派乳母,帮你养孩子。这都是鼓励生育的措施。

当时的人们为什么鼓励生育呢?

  • 一是害怕种群、部落的整体灭绝;
  • 二是越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希望国家人丁兴旺,变成一个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国家。
孩子‖从疯狂生,到不想生

02:现代

在现代,生育制度是随着人口状况的改变而调整的。由于中国古代的生育文化是鼓励所有人拼命生,结果导致了人口爆炸,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就有一些知识精英开始呼吁计划生育了,例如马寅初、邵力子等人。

马寅初还专门写了一本《新人口论》,是借鉴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发展而来的。《人口论》的一个主要论点是:粮食是以算术的级数增长的,而人口是以几何的级数增长,所以当人和粮食的比例不相匹配时,就会发生战乱和饥荒,人口过多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就是饥荒和战争这样的灾难性事件。

孩子‖从疯狂生,到不想生

插图来源于网络‖马寅初•著名人口学家

他们呼吁了很长时间,到 20 世纪 70 年代,这个想法才进入决策层,然后全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就是要求城市每家生一个孩子,农村每家生两个孩子。由于计划生育与传统的家庭价值和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反差太大,一时间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难。

大家当年都看过小品《超生游击队》,就是宋丹丹演的那个。夫妻俩生了几个孩子,这个叫吐鲁番,那个叫海南岛,都是各地的地名。因为到处都在搞计划生育,孩子生不下来,就到处游击去生孩子,这种人以“超生游击队”闻名于世。

孩子‖从疯狂生,到不想生

插图小品||《超生游击队》

当时为了搞计划生育发生了一些极端的事情,你要是超计划生育了,就把你的牛牵走,把你的家具、家电拿走,甚至拆了房子。我在河北农村调查的一个地方,遇到特别搞笑的事情:有一户人家,儿媳妇怀了孕跑掉了,村干部就把老爹绑在树上打屁股。

你看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蛙》,写的就是有一个搞计划生育的农村女干部,她逼着想超生的妇女打掉了 2000 多个孩子以后,就开始做噩梦,听到青蛙叫,她就害怕,觉得是那些被打掉的孩子在哭叫。

孩子‖从疯狂生,到不想生

从这些事例上都可以看出来计划生育的实施有多难,因为它跟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鼓励生育的文化完全相反,与深入人心的生育观念和家庭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与人们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害怕绝种的想法完全相反。


03:当代

再看当代中国,大家突然发现,在计划生育搞了四十年之后,国人真的开始不想生孩子了,有的人在这个新鲜事面前变得惊慌失措,甚至都提出来要鼓励生育了。

2011 年,全国普遍实施双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第二胎了。

孩子‖从疯狂生,到不想生

观察了一段时间,原来担心人口反弹得太厉害,后来发现没怎么反弹,又在 2013 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就是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就可以生二胎。看了看还没有反弹,就在 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孩了。

放开以后,符合生二孩条件的人里真正生了二胎的只有三成,每年新出生婴儿数仍在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