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之——达原饮

“达原饮”一方出自《温疫论》一书,该书成书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作者吴又可(1582-1652)是明朝晚期人,祖籍江苏吴县,相当于今天的江苏苏州。明朝末年,战争连起,灾荒不断,全国各地特各种传染病不断流行,尤其是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吴又可的家乡也不例外,据《吴江县志》记载,在成书的1642年前后,吴县连年发生疫病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作者在自序中也提到了:“崇祯辛巳(1641),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于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之——达原饮

温病、伤寒等疾病在中医都归属于外感热病,然而医生们都没有很好的区分伤寒和温病,导致治病不分轻重缓急,用药错于寒热温凉,造成无数瘟疫患者因误治失治而丧命,对此吴又可深感当时医学的不足,又对于数千年来生民的不幸感到心痛,他亲历每一次疫情,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将温病与伤寒明确区分开来,并将温疫再从温病中划分出来,提出“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吴又可将这种异气命名为“戾气”,并且戾气的侵入途径是从口鼻而入,且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开创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之——达原饮

吴又可认为,疫气从口鼻进入人体之后,既不在肌肉皮肤成为表邪,也不在脏腑经络成为里邪,而是藏于膜原,也就是半表半里的地方(这个地方很重要,但是也很隐蔽,如果在表,发发汗就好了,如果在里,采用泻下法拉拉肚子,也容易好,唯独在半表半里,发汗也不行,泻下也不行),故创制“达原饮”调畅气机,透达膜原,其组成为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该方的含义在于用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将敌人赶出身体,这3味药是主将!),是以为达原也。知母、芍药滋养耗伤的津液和阴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和中顾护脾胃。

其中前三味是除病之药,后四味是调和之药。达原饮主要用于传染性疾病的开始阶段,症状为:先是身体怕冷,而后发热,之后只发热而不再怕冷,全天都发热,但是下午3-5点时热势会加重,同时伴有头痛、身体疼痛、胸闷脘痞,呕恶。该方应用的最关键一点是舌象——舌苔白厚如积粉,满布舌上,而且很干,只有舌边露在外面,比正常要红,提示主要病机是湿热。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热蕴湿中,难分难解不说,还易凝滞为痰,所以治疗时既不能单纯清热,又忌片面燥湿,还需化痰,宣透伏邪。

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之——达原饮

达原饮是目前治疗流感的主要方剂之一。当前的新冠肺炎,中医专家有寒湿疫、湿热疫之争,实际上是寒是热并不在于病毒本身,而在于患病的人对病毒的反应,阳热体质的多表现为湿热,道理就这么简单。

怎么样?您对达原饮了解了吗?不过,还是建议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应用。

撰稿:李瑞祺 徐浩

美编:刘启予


本头条号已开通私信输入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欢迎在私信对话框中输入“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颤”、“心梗”、“心动过缓”、“心肌炎”、“神经官能症”、“颈动脉斑块”、“动脉硬化”、“糖尿病”、“眩晕”、“心悸”、“亚健康”、“穴位”、“检查”、“用药”、“中药”、“预防”、“饮食”、“养生”、“运动”、“睡眠”、“住院”、“就诊”、“挂号”等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或相关提示信息。

注意:咨询具体病情的问题,因涉及病史、症状、检查、用药、诊疗经过等详细资料,故不能在此处回复,请在徐浩大夫网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传相关病历资料后咨询,谢谢您的理解!

关注“徐浩大夫”今日头条,了解更多健康科普!

专 家 简 介

徐浩,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联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入选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荣获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衰、早搏、心动过缓、阵发房颤、心肌炎后遗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斑块、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失眠、头痛、眩晕、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盗汗等内科杂症及亚健康状态的中药调理。

  •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周三下午
  •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