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次世界大戰: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起因

我想大家對“三十年戰爭”多多少少也聽說過,它是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因為宗教信仰不同造成的大規模混戰,長達30年之久,參與國家眾多,因此被史學界成為“第零次世界大戰”。

神聖羅馬帝國自成立以來,皇帝中央集權與諸侯自行擴張之間的矛盾就一直存在,導致帝國皇帝與波西米亞、勃蘭登堡等大諸侯之間一直存在無法徹底調和的矛盾。

第“零”次世界大戰:三十年戰爭

而神聖羅馬帝國內的部分市民,貴族不滿長期以來傳統天主教的壓迫,紛紛皈依宗教改革後的新教、天主教等,歐洲分為了天主教與新教兩大陣營,特別是神聖羅馬帝國,其國內的宗教分歧十分嚴重。以哈布斯堡王朝為核心的許多國家為了維護皇帝權威而堅守天主教,而勃蘭登堡、波西米亞等國為了反抗皇帝的威權以及教宗的教權,紛紛皈依新教。

長期未能得到解決的宗教分歧成為了這場戰爭爆發的重要推動因素。

參戰陣營

1576年魯道夫二世即位,德意志開始迫害新教徒。天主教徒與新教徒衝突過程中,形成了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治軍事聯盟。


第“零”次世界大戰:三十年戰爭

天主教方面:主要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西班牙及神聖羅馬帝國內其他支持天主教的邦國。此外還有波蘭立陶宛的支持

新教方面:主要是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支持新教的國家(比如波西米亞、普魯士、薩克森等其他小國)、瑞典。此外還得到了法蘭西(法蘭西原來支持天主教,後來轉而支持新教)、沙俄、奧斯曼土耳其的支持。

戰爭開始

1618~1624起初戰爭主要侷限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神聖羅馬帝國內天主教邦國聯盟和新教聯盟進行了交戰,波西米亞幾乎亡國,最終以天主教聯盟一方獲勝而告終。

第“零”次世界大戰:三十年戰爭

1625~1629丹麥加入新教聯盟內進攻天主教聯盟,但是丹麥最終被擊敗而告終。

1630~1635瑞典因畏懼神聖羅馬帝國染指波羅的海而向神聖羅馬帝國發動進攻。最初由瑞典領導的新教聯盟在戰爭中佔據優勢,但由於其統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陣亡陷入了頹勢,並被聯合西班牙的神聖羅馬帝國擊敗。

1636~1648法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為了遏制奧地利的崛起強大而參戰,並與瑞典組成聯軍,最終擊敗了天主教聯盟。

由於經過30年的戰爭,雙方損失慘重,尤其是奧地利遭到重創,無力再維持戰爭,最終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該合約被認為是歐洲近代化的開端,也為後來的“一戰”格局埋下伏筆,因此被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

第“零”次世界大戰:三十年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