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缺啥補啥,企業復工復產迎“及時雨”

萬物生長離不開土地的滋養,企業的成長則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構建。


送政策、送資金、送服務……在疫情來臨時,我市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四送一服”提供精準服務,採取“缺啥送啥”模式,主動出擊,傾心相幫、傾力相助,讓企業能夠及時走出困境,從而為地方經濟社會的復甦注入了強勁動力。


亳州:缺啥補啥,企業復工復產迎“及時雨”

濟人藥業疏風解毒膠囊正在裝車


圍繞企業需要“指哪打哪”


“及時、高效、精細,經歷了這次疫情,讓我發自內心地為我們的政府點贊!”日前,位於渦陽縣的中俄國際醫學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梅福緣說起疫情期間政府對企業的幫扶,連連豎起大拇指。


27歲的梅福緣之前在北京經營醫療器械,兩年前響應“亳州老鄉請你回家”號召,回到老家渦陽縣創辦了中俄國際醫學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一次性醫學口罩等醫療用品。


疫情期間,口罩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了中俄公司的產能。公司庫存的原材料基本用盡,口罩生產即將停滯。渦陽“四送一服”辦得知情況後多方聯繫,得知湖州市一家公司有無紡布貨源。大年初三,渦陽縣“四送一服”辦負責人和梅福緣連夜趕到浙江省湖州市,採購了20多噸口罩生產原材料,初步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中俄公司每天的口罩產量從1萬個提升到3萬個,但仍滿足不了需求。想要擴大產能,必須增加生產設備。渦陽縣“四送一服”辦又通過省經信廳,和廣東省相關部門取得聯繫,最終與東莞市一家口罩生產設備廠商達成購買意向。大年初八,“四送一服”辦和梅福緣又趕往廣東省東莞市訂購了10臺口罩生產設備。經過產能擴大,該公司每天產能已達到8萬隻,有力助力了戰疫。


隨著產能的不斷提升,該公司的資金又出現緊張。渦陽縣“四送一服”辦積極協調渦陽農商行,48小時內為企業發放3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


接下來,市“四送一服”辦還將督促部門兌現政策紅利,幫助梅福緣和他的公司輕裝上陣,開足馬力,加大生產。“政府傾情傾力地幫扶,企業得以輕裝前行,關鍵時刻,貼心的服務溫暖著企業,也照亮了我們的前行路。” 梅福緣說。


跨區域協調供應商復工復產


在幫扶企業的過程中,除了傾情傾力以外,我市的做法還體現在一個“實”字上。


安徽濟人藥業的疏風解毒膠囊被列入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四、五、六、七版)後,市“四送一服”辦多措並舉,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由於道路管控導致濟人藥業的運輸車輛無法通行,亳州市運用“四送一服”機制向省經信局彙報,第一時間為濟人藥業車輛辦理了省應急指揮部下發的通行證,讓藥品順利保障湖北等地。在疏風解毒膠囊主要原材料虎杖和包裝材料因庫存不足告急時,譙城區“四送一服”辦及時協調聯繫金寨縣虎杖供應商和寧波市江北區包裝公司,讓供應商得以立即復工復產。而寧波包裝公司復工後由於當地政府管控政策,員工不能正常上班生產,譙城區政府又緊急向江北區政府發函給包裝公司員工辦理通行證,讓包裝公司得以正常復工復產。


健全項目綠色通道。為保障供應,提高生產產能,濟人藥業計劃開工建設年產5億粒疏風解毒膠囊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和新建年產1億袋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線建設項目。市政府負責人實行“一對一”幫辦服務,譙城區成立項目專班,在大力推行並聯審批的基礎上,建立綠色通道,容缺受理,採取邊施工邊辦手續,力爭儘快投入使用。


濟人醫藥集團行政總監張文廣說,“2020年一開局,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政府的服務從實處著手,舉措相當硬核,這給企業增添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


全方位服務實體經濟


“平日裡,營商環境聚焦於‘放管服’改革;當下則是對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的全方位檢驗。”市“四送一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亳州營商環境的“作業本”,主要體現在打通“堵點”、補上“斷點”、消除“痛點”12個字上。


打通“堵點”。面對疫情,服務的通道不能堵起來,要更有力地打通才行。為此,我市突出高位推進和包保幫扶,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市企業復工復產領導小組,並且實行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市“四送一服”辦聯合辦公,形成合力。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每2天調度一次、分管負責同志每天調度一次,重點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各類難題,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工作。截至目前,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共聯繫走訪企業565家,通過“四送一服”專項行動解決企業用工、用能、資金等復工復產相關困難和問題612個。實施“一幫一”“點對點”的精準幫扶,建立了“四級包保”工作機制,落實一家企業、一個專班、一組政策、一套服務“四個一”,並在全市99家重點工業、服務業和重點建築業企業派駐聯絡員,開展聯絡幫扶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補上“斷點”。突然而至的疫情沖斷了正常的企業運營秩序,不少企業的資金也面臨巨大壓力,怎麼辦?只有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為企業發展提供安全的運營保障,同時拿出真金白銀做好對企業的融資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我市層層壓實責任,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物資短缺、用工、資金等困難。全市新增疫情防控方面相關授信13284筆、72.71億元,發放相關貸款19110筆、60.92億元,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消除“痛點”。面對疫情,項目推進和企業復能達產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針對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項,我市搶抓國家、省政策機遇,及時開展項目謀劃申報,全市共謀劃了13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65億元,涉及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醫療物資儲備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積極申請列入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同時,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產、早見效。在抓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基礎上,我市注重對復能達產加強調度、專班跟進、強化服務。從稅票情況看,2月10日至3月13日,全市開具增值稅發票企業數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3.8%,開票金額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0.6%;全市167家中醫藥製造企業開票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5%,同比實現增長的企業有73家,其中25家企業增長超1000萬元。


“優”無止境,好上加好。市“四送一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持續推出優質服務“升級版”,讓實體經濟輕裝上陣,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