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露“犬牙”的鹿,宛如劍齒虎,原來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獐

電視劇《花姑子》裡有這樣一個情節:當花姑子被道士打回原型後,就會變成一種動物。小時候非常不解,為什麼這種動物像鹿又沒有角,仔細看嘴角還有鋒利的犬牙,這到底是什麼動物?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種動物不是鹿,而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獐。

外露“犬牙”的鹿,宛如劍齒虎,原來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獐

無角鹿,名副其實

獐[zhāng],乍一聽感到十分陌生,但實際上它很常見。簡單的說它是一種沒有角的鹿。但與鹿不同的是,它們四肢修長且相當發達,耳朵大而眼睛小,整體身形看呈現斜一字型,前高而後低。全身被黃棕色濃毛覆蓋,特別是尾部,常常因為濃密的毛髮而被遮擋,從而被誤以為是天生無尾的動物。

外露“犬牙”的鹿,宛如劍齒虎,原來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獐

犬牙撩人,你真的是鹿?

它們主要以青草樹葉為食,常活動於樹林、草原和丘陵地區,是一種溫順的食草性動物。不僅僅有溫柔的內心,還有可愛的外表。但仔細一看,為什麼嘴巴下面長有一對尖而向外突出的犬牙呢?就像劍齒虎一樣,這太不符合邏輯了吧,食草動物怎麼會這樣?難道它們也是一種食肉動物?

其實這個“犬牙”的特點需要從作用和進化兩部分談起。

  • 作用

我們都知道一點,諸如麋鹿在求偶或者打架時,會利用又大又長的角互相撞擊,以此來尋得與雌性的交配權。同樣,獐雖然沒有角,但它有牙啊。獐通過自身的獨特犬牙,在交配季節不斷進行決鬥,從而贏得這場"愛情守衛戰。而且,這犬牙還能用來區分領地。它們利用犬牙的尖利,在樹皮上磨出痕跡。從而標識自己的屬地。

  • 進化

從動物進化的角度看,鹿類動物的進化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有犬牙無鹿角、有犬牙有鹿角和無犬牙但是有鹿。像獐類就屬於第一種(有犬牙無鹿角),而像麋類,就屬於第二種;我們常見的麋鹿、馬鹿這些就在第三類行列中,沒有犬牙但是有鹿角。

所以,獐雖然有犬牙,但是這與麋鹿的角一樣,不會形成傷害,僅僅是進化中不可避免的形態而已。

外露“犬牙”的鹿,宛如劍齒虎,原來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獐

"獐頭鼠目"何解?

如果你不喜歡一個人,或者覺得他長的醜,就會用"獐頭鼠目"來形容。這我就要替獐鳴不平了,怎麼能把它跟四害之一的老鼠混為一談,一起列入貶義詞呢?

我們先來說說長相,獐的頭部尖而長,尤其從眼部到嘴部逐漸變小變尖,形成一個倒三角形。老鼠呢,眼睛又黑又大。這兩種外形從相學上都是典型的壞人特徵。

《相理真衡》中就說道:"男子頭尖,福祿不全,鼠目獐頭,富貴難求。"

如果長得眼睛是獐眼,相書中說的話就更難聽了,說的是:"眼如三角上紋長,黑淡睛斜白帶黃。無故咬牙平亂視,此人大詐欺君王。"認為獐頭的人,喜歡欺上瞞下,愛說謊,比較容易出叛徒,對國家君王都不利。

而鼠目則表達更準確:頭偷視意彷徨,妒人妒物還多害,偷竊營生沒住場"。說的就是長著鼠目的人,愛嫉妒,多為社會病害,喜歡偷竊。

所以說,獐頭鼠目,僅僅是相學上看。獐顯然有點被"冤枉",但老鼠卻是實至名歸。其實,有這個詞,也僅僅是源於外形,與本質無關。

外露“犬牙”的鹿,宛如劍齒虎,原來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獐

共居神墓,此為神獸?

在古代,許多動物都被冠以神獸的象徵。許多考古發掘出來的墓地都有很多關於動物的圖案器皿或者衣物飾品。而在大汶口出土的墳墓中就有著這樣的怪事:

在多具屍體中,有一神秘男屍手中僅僅握著不是金銀珠寶而是獐的牙齒。

  • 推測與古代文化有關

在古時候,古人都有將動物的骨頭或者牙齒用來當飾品的習慣。像野豬的獠牙、老虎的牙齒等等。獐牙自然也在其中。上述我們就提到過,獐的牙齒又長又尖,很適合作為一種飾品被保存下來。

  • 辟邪

古對於無法科學解釋的現象都視用迷信解釋。獐牙被認為辟邪驅鬼的器具。在死後為了能夠得到安寧,不被邪魔外道干擾,自然就握著獐牙,祈求保護。

  • 代表勇氣

古代人在狩獵後喜歡取獵物身體的一部分作為自己勇氣的紀念,就像老虎皮就是如此。同理,獐的牙齒自然就是紀念的首要物件。可以說,一定程度上墓地男屍生前可能是一個勇士。

外露“犬牙”的鹿,宛如劍齒虎,原來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獐

獐死於麝[shè],鹿死於角

經常聽到這句話:獐死於麝,鹿死於角。解釋為獐因為麝而死,鹿因為角被殺。麝究竟是什麼呢?

原來獐的體內會分泌出一種叫“麝”的物質,這種物質加工後就變成我們熟悉的麝香。雖然麝香對於香薰室內環境有相當作用,但為了增加其效率和效益。不顧動物感受,採取慘無人道的方法,

即接固定在抓麝者的腿上,略剪去覆蓋著香囊口的毛,酒精消毒,用挖勺伸入囊內徐徐轉動,再向外抽出,挖出麝香。手段極其殘忍可怕。

在貪婪的驅動下,我國獐的數量也岌岌可危。犬牙被用於裝飾,皮毛在市場上則被許多人青睞,捕獵後的肉則作為日常飲食,為了麝香而大肆捕殺的更是數不勝數。根據統計:1987年11月3日普查時,獐有百萬餘隻,1988年冬季幾乎全部捕盡,1989年後已很難發現有獐。獐在許多分佈區內消失。

好在如今獐已經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全國也建立起了許多野生生態保護圈,獐數量也逐漸得到了控制。

外露“犬牙”的鹿,宛如劍齒虎,原來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獐

人類雖然處在生態圈的頂層,但如果生態失衡,一樣會波及自身。大自然既然賦予動物生存的權利,那我們就有義務遵從大自然的法則,而不應該為了貪念去破壞。這樣的後果只能是作繭自縛。維持生態圈的平衡,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