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古代神童的基本素養

你有神童的潛質嗎?曾經的你是否也是神童呢?

讓我們來聊一聊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童吧,看看他們有哪些基本素養,讓他們成為神童!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人年少成名,其聰慧、能力異乎常人,“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冊府元龜·總錄部·幼敏》)的兒童同一般兒童區別開來,把他們稱之謂神童,有時也稱為聖童、奇童。

秦有甘羅12歲為相;漢有張堪才高美、何晏七八歲便慧心大悟為曹操解兵書、曹衝稱象;唐有幼慧者最多,駱賓王七歲詠鵝,權德輿四歲能賦詩,蕭穎士四歲能屬文,七歲誦數經,十歲以文章知名。令狐楚五歲能詞章。杜甫七歲屬辭。李百藥、徐彥伯、張九齡、裴敬彝,皆七歲能文。韋溫七歲、日誦數千言,十一歲舉兩經及第。孔穎達八歲,記誦日千餘言,暗記《三禮義宗》,劉晏八歲,獻東封書,拜秘書省正字。王勃九歲作《漢書指瑕》,十三作《滕王閣序》。張童子九歲明二經,與韓愈同舉禮部,拜衛兵曹。李泌九歲賦方圓動靜。李白十歲觀百家,十三能文史。郗士美十二通五經,《史記》《漢書》皆能成誦。柳公權十二工辭賦。元稹十五擢明經。常敬忠十五七,過誦萬言。如意中七歲女子,賦《別兄詩》。宋元明清神童也屢有聞名。

細數這些神童,其流傳久者甘羅、曹衝、駱賓王,分析其能力:

一、甘羅者12歲,出使趙國秦得城16座,完成出使!能力一、膽,無膽怯場,膽來自對自我能力的自信!能力二、辯才,也就是口才,思路清晰,邏輯有理,說服趙王。三、才學,才學是根,有才才思路清晰、擁有自信!

管中窺豹:古代神童的基本素養

二、曹衝,曹衝曹操之子,被曹操視為接班人。流傳事蹟:一、稱象!二、智救庫吏!能力一、稱象需要物理精通、學以致用!二、智救庫吏,表明識見通達。

管中窺豹:古代神童的基本素養

三、駱賓王,七歲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寫此詩需要有一、觀察力。二、詞彙量。沒有精確的觀察力難以撲捉鵝的特點,沒有詞彙量更難以把觀察的景物用詳實的語言描述出來。

管中窺豹:古代神童的基本素養

以此三者,對比史書其餘神童,不難發現所有神童擁有的第一個特質是:以詞達意

,語言表達能力顯著。這或許與古代對文學的重視有關,但神童們才十歲以下,足見對事物的認識之深刻!第二大能力:觀察力。快速精準的觀察力,駱賓王對鵝的觀察,以及此後以寫詩作對的神童無不擁有強大的觀察力!第三大能力:學以致用!不管是甘羅為使、曹衝稱象,都是對自身學識語言文字以外的應用!學習了,能在日常之中使用,需要大腦反應敏捷、舉一反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神童的道德必須過關!

所以在古代想成為神童必須擁有一、觀察力,在《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可以看到格物是基本要求,古代的格物就是觀察力的鍛鍊,就是對事物的認識。同事格物也包括了以詞達意的語言功底,但放在現代語言功底來自於閱讀、寫作,沒有大量的閱讀、揣摩、寫作,難以訓練出精準的語感!二、勤學習,無論語言功底還是學以致用,其根本在於學!三、道德修養及格!

現代的神童要求遠遠高於古代,學科細分,單科的突出最多是天才,全部都優於常人才是神童,但現代神童、天才往往忽略了道德建設。才學與道德是兩條腿,兩條腿同樣長才走的遠!傷仲永之鑑,猶在迴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