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楼盘,你能“悟”到多少投资逻辑?


从一个楼盘,你能“悟”到多少投资逻辑?


楼市专家净扯淡;投资高手在民间,

—— 纯实操,讲干货,说人话,

这里是民间高手云集的【房投学堂】,

我是堂主唐宋。


今天,我想讲一个故事:

一个楼盘的投资故事。


至于从这个楼盘的故事,

你能学到多少投资知识点?

那就看各自的悟性了。


——《环松》专题之《大岭山篇》


1


一个假松湖二手盘的“气运”


所有人都知道,

东莞楼市在2015和2016经历了一轮爆涨,

在这轮爆涨中,

深圳客,买下了0.6个东莞。

今天要聊的这个楼盘的故事,

便是从那时开始说起:


这是一个在爆涨后的2016才上市的盘、

这是一个从2016-2018横盘了三年的盘、

这是一个一手业主还没赚钱的盘、

这是一个深圳客急于套现的盘、

这是一个刚刚在去年才交楼的盘、

这是一个出租率、租金都不高的盘、

这是一个旁边都在涨、它却不显涨的盘……

它,就是松湖碧桂园(非天钻)


面朝广东医学院、

一只脚站在松山湖红线、

坐享松山湖优美环境、

地属大岭山的——松湖碧桂园!


2


一手业主,为何没赚到钱?


松湖碧桂园的业主,

赚到钱了吗?

2016年,当初18000-19000的价格买入,

如今,三年过去,

二手成交价22000-23000,

涨了吗?好像也升值了,

且慢,注意,还没有算利息,

简单计算一下:

一套100方的小三房,18000买入,

首付三成,贷款126万,贷30年,

三年下来,利息近20万。

如果把利息算再加到成本里,

那么,松湖碧桂园这三年的涨幅,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象:

——惨不忍睹。


为何没有赚到钱?


问题的关键,

在于买入的“时间点”,

松湖碧桂园的买入时间是什么时候?

没错,是2016年,

在东莞待了四年以上的人应该都明白,

这个时间,东莞刚刚爆涨完一轮,

松湖碧的业主们,是在当时的最高位买入,

然后,楼市就进入了漫长的三年横盘冰冻期。

所以,“高位买入”后,再进入“楼市横盘期”,

自然,短期内,是赚不到钱的。


3

周期:“横盘期"与"爆发期"


楼市,已然进入了长周期投资市场。

长周期阶段的规律,必然面临的是,

在一次暴涨之后,

会进入一段时间的市场横盘期,

给市民以时间,来消化市场的涨幅。

且横盘期往往在三到五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

完成市民对于上涨后楼市价格的接受、

完成产业经济的新一轮财富累积、

完成人口人才向优质区域的流入、

完成新一轮成长起来的人口或流入人口对购房需求的膨胀……

然后,才会率先在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区域”,

诞生新一轮的楼市增长力,

推动楼市的新一轮涨幅。


4

出租率、租金为何不高?

松湖碧的业主,

对于该盘的吐槽,

除了涨幅不满意外,

另一个不满意的地方,

便是出租率与租金。

收楼一年半,放租信息挂到中介一年,

才发现一直租出去,

于是,业主们只好降租金,

好不容易租出去了,

签租约时到中介一查才发现,

同时放租的房源多达两三百套……


这还不算那些懒得出租的业主,

无怪乎一直租不出去,

实在是:空房源太多……

不过,说实话,这一点,

完全是一个普遍现象:

任何一个刚交楼的新盘,

都有一个空置期与住户入场的过程时间。

每个新楼盘都会历经这个阶段。

同时在这个阶段的,还有星城翠珑湾的大量待出租公寓

现在热卖的城区琥珀台,未来也会经历这个阶段。

道理很简单,一个刚收楼的大盘,

里面动辄两三千户,又都是带精装修,

可以直接入住和出租的,

在业主收楼后,

马上会有上千套待出租房源流入市场,

而住户和租客,却不可能

在短短半年到一年时间内把这些空房间填满,

所以,两到三年的入住期和填满期,是必然。


5

别的盘都在涨,为何感觉这个盘不涨?


最近,经常有关注松湖楼市的群友问:

为何感觉松山湖和周边的楼盘都有涨幅,

但松湖碧的涨幅却不明显?

是这个楼盘不好吗?


其实,不是楼盘不好,

真正的底层逻辑,

还是跟上一条同样的原因:

二手房源太多,存量太大,

市场消化需要时间。


松湖碧桂园的存量太大,

单单从贝壳的数据看,

同时挂盘出售的就多达150多套,

且并不是所有业主都会挂到贝壳,

算上周边所有中介的挂牌量,

松湖碧实际同时挂牌出售的数量,

至少在300套以上……

所以,大量的房源,

是影响小区短期上涨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举个例子来说明:

有两个品质相近、地段相临的楼盘,A和B

A楼盘同时挂牌出售的有50套房子,

挂牌价格平均分布在20000-25000元之间

B楼盘同时挂牌出售的有500套房子,

挂牌价格也平均分布在20000-25000元之间。

假设,如今,该区域进入涨幅期,

A楼盘,两个月卖出了最便宜的25套,

挂牌价格变成了22500-25000元。

B楼盘,两个月也同样卖出了最便宜的25套,

挂牌价格变成了多少?

20250-25000元


结果就是:

同样经历了两个月的涨幅期,同样卖掉了25套,

A楼盘挂牌的最低价,从20000涨到了22500,

B楼盘的挂牌最低价,只涨到了20250。


看懂了这个例子,

你就明白了,一个库存量大的小区,

上涨为何不如旁边同品质小区的原因了。

当然,以上数学模型,只是一个纯理论的分析,

数据价格均是模拟,实际市场成交中

还会受业主心态、市场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但底层逻辑,万变不离其宗,

——供求关系,才是最核心的楼市基石。

库存量大的小区,供应量大,

涨幅自然不会在短期内就被市场吸收。

吸收,需要更多的时间。


6

两个观念


一个观念:

楼市已然进入长周期投资市场,

想在短短两三年,就有看得见的理想回报,

这个历史阶段已随2016全国疯狂一去不复返。

只有过了横盘期,

才会迎来下一波的涨幅。

而松湖碧桂园,

却刚刚好买在了爆涨期的末尾,横盘期的开头,

于是,2016-2018三年时间,

漫长的三年横盘期便成为了必然。


另一个观念:

在长周期市场下,以短短两三年的时间,

来谈一个楼盘有没有赚到钱,

还远远不到时候,

所以,松湖碧的一手业主们,

还请收起眼泪,

急用钱的,想放盘就放吧,

不急用钱的,把房源收起来,

在长周期市场下,

长期持有即可,

松山湖的远期爆发,

至少是以十年为单位的,

因此,在如今的长周期市场下,

也是以十年为投资回报期,

在短期的三五年内,

市场会逐渐消化掉这些大量的待出租房源,

出租率与租金,也会慢慢赶上来,

同时,也会消化掉一些投资客打算换仓的急售房源,

小区的放盘量,也会逐渐的正常化。


简单一句话:

淡看,短期波动,

长持,以待爆发。


7

值得入手吗?四个问题留给你思考


松湖碧,值得入手吗?

我不说答案,

提几个问题,

你来思考一下,

答案,就在其中:


1、松湖碧桂园有大量的出租房源,此前一直是供大于求,导致出租率不高,租金上不去,目前,旁边新落成的东华文泽学校、东华医院、对面正在建的商务综合体写字楼……这些新的配套,对于这个小区的租房市场和二手房买卖市场,有没有利好影响?有多大影响?


2、大库存的小区,房源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被慢慢消化到正常的供需水平吗?这个小区的价格,后期会追上周边其它同品质小区的价格吗?


3、当大岭山别的临松小区品质次新盘(如万科金域缇香、龙光君御华府),价格普遍在25000,且隔着一条(大货车每天轰轰而过的)石大路,而松湖碧桂园,直接就长在松湖里面,这个优势有多大?会让这个小区的价格,未来超过大岭山别的临松小区吗?


4、你需要先考虑好,你是准备短炒两三年就售出呢?还是打算长持10年?不同的时长,对于选择有什么影响?


老唐我分析松湖碧桂园,

不代表我推崇它,也不代表我排斥它,

松湖碧在2016年爆涨后才上市的这一波楼盘中,

很具有代表性,


只是想借用这一代表性楼盘,

多给大家正确理解楼市,分析楼盘的方法,

多一些逻辑分析,少一些直接答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可以思考一下以上4条问题,

当思考清楚了,

松湖碧对于你个人来讲,

现在值不值得买,

你心里会有自己的答案

…… ……


《环松三小强》专题之《大岭山篇》(上)结束,

下一篇,我再给圈友们聊一聊大岭山环松的另几个盘:

万科金域堤香、龙光君御、金地格林上院,

以及在售的松湖碧桂园天钻……且待后文分解


———————————————————

想学习更多房投知识,请搜索微信订阅号【房投学堂】

《房投老炮:买房限购怎么破》

《房投老炮:我的房投日记》

《在莞深,房子买哪里最赚》

《买房路上很多坑,我想帮你先填上》

《房投老炮:中介的那些套路,你中了几个》

《我买了个房,哪种还贷方式最省钱》

《四种最不适合投资的房子》

​《凤岗塘厦一线临深房产投资调研》系列专题;

《滨海湾新区房产投资调研》系列专题;

《水乡望洪枢纽房产投资调研》系列专题;

以及各热点镇区的房产投资调研专题……

………… …………

………… …………

纯实操、讲干货、说人话,不扯淡

堂主唐宋,房产投资人,著有《东莞32镇买房投资一线调研》,《房投实战技巧三部曲》,在东莞想学习更多买房投资知识,请搜索微信订阅号【房投学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