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鳳凰城 源於寧晉多皇后

晉武帝皇后楊芷

得名鳳凰城 源於寧晉多皇后

晉武帝皇后楊芷,廮陶縣塔冢村人(今寧晉縣北塔莊村)。《晉書》:“武悼楊皇后,諱芷,字季蘭,小字男胤,元后從妹。父駿,別有傳。以咸寧二年立為皇后。婉嫕有婦德,美映椒房,甚有寵。生渤海殤王,早薨,遂無子。太康九年,後率內外夫人命婦躬桑於西郊,賜帛各有差。”

楊芷(259年—292年),是西晉晉武帝的皇后,字季蘭,小字男胤,西晉太傅楊駿與嫡妻龐氏之女,武元皇后楊豔堂妹。咸寧二年立為皇后,史稱“婉嫕有婦德,美映椒房”,得寵於晉武帝。生渤海殤王,早薨,之後再無生育。由於其父楊駿擅權引起皇后賈南風忌恨,賈南風聯絡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發動血腥政變,殺死楊駿,並唆使大臣上書狀告楊芷謀反,讓晉惠帝司馬衷將其貶為庶人,押到金墉城居住,於元康二年二月一日(公元292年3月6日)凍餓而死,死時三十四歲。

康熙《寧晉縣誌》卷之五,《戚里》:“楊太后,晉武帝后也。後父墳墓在縣北塔冢村,其所居之裡悉不可考,後以武帝鹹熙二年立為皇后。後惠帝登基,尊後為皇太后。至元康中,竟為惠帝之賈后所弒,趙王倫、孫秀等勒兵正其罪。”

北魏宣穆皇后劉氏

得名鳳凰城 源於寧晉多皇后

宣穆皇太后劉氏,寧晉縣南曹村人,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夫人,生育了華陰公主和明元帝拓跋嗣,被尊為宣穆皇太后。明《隆慶趙州志》寧晉縣分志:“宣穆皇后,元魏太祖道武帝后也。後姓劉氏,後家墳墓在縣東八里南曹村,碑有記。知後為寧晉人。後在太祖時未在後位,以生皇子拓跋嗣是為太宗,太宗嗣位,乃尊皇妣劉貴人為宣穆皇后。”《魏書》卷一三《皇后·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傳》:“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劉眷女也。登國初,納為夫人,生華陰公主,後生太宗。後專理內事,寵待有加,以鑄金人不成,故不得登後位。魏故事,後宮產子將為儲貳,其母皆賜死。太祖末年,後以舊法薨。太宗即位,追尊諡號,配饗太廟。自此後宮人為帝母,皆正位配饗焉。”

北宋曹皇后

曹皇后(1016-1070),延白村人,乃北宋樞密使曹彬之孫女、吳王曹玘之女。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在寧晉,曹芸的父親及以上曹氏諸人死後均葬於其原籍延白村曹氏祖塋。曹皇后,性慈儉,重稼穡,出身將門,熟讀經史,善飛白書(書體之一)。她歷三朝,克盡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職責。宋英宗即位後,她以皇太后身份處理軍國事,治平二年(1065年)撤簾還政,終年64歲,諡號為“慈聖光獻皇后”,葬永昭陵。

得名鳳凰城 源於寧晉多皇后

延白村原來有武恵王祠,曹玘墓、曹皇后的看花臺、梳妝樓。明《隆慶趙州志》載,武惠王曹彬祖墓在寧晉縣東30裡延白村,即光獻皇后之祖父,曹玘之父。清雍正版《畿輔通志》:

宋曹玘墓 在寧晉縣東三十里延白村,光獻皇后之父,武惠王彬祖墓也。明邑人御史蔡靉置祭田。

延白村東北角有座梳妝樓遺址,有寧晉縣政府於1992年所立“曹皇后梳妝樓遺址”碑文。

明萬曆皇帝之母李娘娘

得名鳳凰城 源於寧晉多皇后

李娘娘,寧晉縣大康莊村人,明朝神宗朱翊均之母,太師李良之女。原配一頗有才華的庶人,由於貌美,被當朝皇帝穆宗朱載重看中,招進宮封為豔妃。李豔妃進宮得寵,生子朱翊均。不久,穆宗朱載重晏駕。權貴紛爭,李良逼宮政變,李豔妃識大體顧大局,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置親情度外,力排混亂,關鍵時刻維護了政局穩定,攜年幼的萬曆(3歲)登基,扶佐朝政,忠君惠民,以致國家長治久安(萬曆在住48年),深得民心。

相傳,李豔妃在深宮中寡居無聊,想到小南海觀花遊玩。由 太監內侍陪同起駕到小南海,遊玩時坐化昇天,這一天是農曆四月十五日。明神宗朱翊均為江山社稷政局穩定和贏取民心,大舉孝事,撥以重金按照北京故宮的模式在寧晉縣孟家莊小南海天仙觀的基礎上建造娘娘廟。由於為李豔妃(朝臣稱李娘娘,民人稱李奶奶) 而建,又座落在小南海,民間流傳為小南海奶奶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