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我市力爭實現中藥種植年產值50億元

 白芍、牡丹、菊花……它們不僅開出來的花美,還是我市的道地中藥材。近年來,我市以道地藥材生產為重點,加強技術服務,強化質量控制,完善中藥農業生產體系,持續推進中藥材種植規模化、規範化發展。

  據瞭解,2019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20.4萬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20萬畝的100.3%;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36.01萬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36萬畝的100%;中藥材種植業產值36.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36億元的101.4%。在我市,中藥材種植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成效已經初步顯現。

2030年我市力爭實現中藥種植年產值50億元

  在譙城區十八里鎮的協和成中藥材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給白芍除草。基地負責人介紹,白芍的藥用部位為根部,生長過程中重點要對地下害蟲進行防治,從而保證中藥材的品質。基地與安徽省農科院聯合,研發了新型農藥並投入使用,不僅能有效消滅地下害蟲,也減少了農藥的殘留。

  在蟲害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礎上,基地又引入了合理密植的方式,由原先一畝地種植2500株白芍,增加到一畝地3200株,使得產量從原來的一畝地只能收穫1噸白芍,提高到了現在的一畝地可以收穫2到3噸的白芍。

  同時,企業運用物聯網技術,對中藥材生長環境及加工生產操作環節進行全程信息採集,嚴格按照GAP種植規範,從源頭上提升中藥材品質,實現質量可追溯。

2030年我市力爭實現中藥種植年產值50億元

  近年來,我市通過強化科學種植技術研發、推廣,加大生產支持力度等措施,大力推進中藥材種植規模化、規範化發展。我市亳白芍、亳菊、丹皮上榜安徽省“十大皖藥”,我市已獲得資質認定的“十大皖藥”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單位共有7家。

  同時,依託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基層技術人員素質提升等項目,我市每年舉辦有中藥材標準化栽培技術培訓課程的培訓班20期左右,培訓人員2000人次左右;與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合作開展科技服務活動40餘次,培訓、指導基層農技人員和規模種植大戶、農戶500餘人次,不斷擴大種植技術培訓覆蓋面。

  2020年,我市將實施中醫藥農業壯大工程,持續推進中藥農業種植由分散化向集聚化、加工由小作坊式向規範化發展,建成中藥材初加工產業園區,新增中藥材種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家以上,規範化種植面積超2.5萬公頃,構建中藥農業全產業鏈協調發展新格局。力爭到2030年實現中藥材種植面積140萬畝、中藥種植年產值50億元、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面積60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